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分層次管理法在臨床護理管理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在臨床護理管理中應用分層次管理法的價值及作用。方法選擇該院內86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對于以觀察組與對照組表示這些護理人員,對照組中護理人員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組中護理人員實施分層次護理管理,觀察兩組護理人員的管理情況。結果通過一段時間管理,對兩組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評分、操作技能評分以及理論知識評分等方面進行觀察比較,結果觀察組中護理人員各個方面平面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患者對兩組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對照組中的滿意度為83.20%,觀察組中的滿意度為93.0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護理管理中應用分層次管理法具有比較理想的效果,可使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提升。
[關鍵詞]臨床護理;護理管理;分層次管理
在臨床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臨床護理管理屬于十分重要的一項任務,對于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有利于臨床護理質量的提升,因而有效開展臨床護理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必須要求。在目前臨床護理管理工作過程中。分層次管理法屬于現(xiàn)代化的一種管理模式,可使臨床護理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促使臨床護理工作更好開展,因而有效應用分層次管理法十分必要。該文研究中選擇該院內86名護理人員,分別對其實行常規(guī)臨床護理管理與諷刺管理,并且通過管理之后,對兩組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工作情況進行分析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該文研究中所有對象均來源于該院的86名護理工作人員,這些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將護理人員分別以觀察組與對照組進行表示。在對照組中護理人員人數(shù)為43名,護理人員的年齡均在20~45歲之間,其年齡大小平均值為(30.5±2.5)歲,護理人員中主管護師共10名,護師人數(shù)為25名,另外8名為助理護士;在觀察組中所納入護理人員共43名,該組中護理人員的年齡區(qū)間為21~46歲,護理人員評價年齡為(31.6±2.6)歲,其中主管護師人數(shù)為8名,護師任何為30名,助理護士人數(shù)為5名。護理人員在年齡與職稱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者之間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選擇常規(guī)護理管理方式,也就是科室內護士長對不同護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及工作經驗等相關具體實際情況充分了解,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日常護理工作的合理分配。另外,依據(jù)患者病情變化特點及不同科室在護理工作方面的具體要求,對護理人員進行科學指導,使其能夠合理制定護理方案,合理實行彈性排班制,以使得護理人員工作量能夠科學合理調節(jié)[1]。觀察組中實行分層次管理法,其具體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①制定分層次管理結構,即對于護理工作人員,依據(jù)醫(yī)院護理工作開展實際需求,以及護理人員職稱、學歷及綜合素質等相關情況,將其分為4個層次,分別為護士長、高級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以及基礎護理人員,對于每個層次工作人員,其在實際工作中負責對象就是上級與下級,具體而言就是指在臨床護理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對于上級工作人員的護理工作開展,需要給予一定輔助,而對于下級的護理工作需要給予一定指導。②護理工作人員培訓,這一方面主要就是由護士長組織相關護理工作人員定期開展相關培訓活動,培訓的內容主要就是日常護理工作開展中的相關具體操作,不同科室內有關疾病知識等相關內容。③在培訓工作結束之后,可利用臨床實踐考核方式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效果進行評價,而護理人員層次設定,可依據(jù)護理人員實際學習情況及進步情況適當進行變更。④對于不同科室內相關護理人員,應當加強溝通及交流,在探討學習過程中獲取相關護理知識及技巧。⑤構建科學合理激勵機制,對于臨床護理工作人員,在對其實行分層次管理過程中,應當注意構建科學合理激勵機制,在此基礎上促使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能夠得以有效提升。具體而言,在實際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可構建科學合理的薪資獎勵制度及晉升機制,依據(jù)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得到的結果,將更理想工作平臺及進一步學習深造機會向其提供,從而對護理工作人員能夠產生激勵,使其能夠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強化自身護理技能及科研能力,從而使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能夠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2-4]。在對護理工作人員實行4個月管理之后,對兩組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工作情況進行觀察比較,其觀察指標主要包括護理人員工作質量評分、護理實踐技能評分以及護理理論知識評分,還包括患者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滿意度。其中,護理工作質量評分、護理實踐技能評分及護理理論知識評分等相關數(shù)據(jù)主要通過考核方式獲取,而患者護理滿意度主要通過問卷調查方式獲取。
1.3統(tǒng)計方法
選擇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工作具體情況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于結果結果中相關計量數(shù)據(jù)利用均數(shù)±標準差(x±s)進行表示,對于結果中有關計數(shù)資料,利用(%)進行表示,并且分別對其t檢驗及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兩組護理人員護理情況
在經過4個月時間管理之后,對兩組患者實行考核評價,主要就是在護理工作質量、理論知識水平及實踐技能水平方面對其實行評價,獲取具體評分,并且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中護理人員各個方面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觀察兩組護理工作滿意度
在臨床護理工作管理結束之后,通過問卷調查方式對兩組護理人員所獲得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觀察比較,結果顯示對照組中非常滿意25例,滿意10例,不滿意8例,滿意度為83.20%,觀察組中非常滿意30例,滿意10例,不滿意3例,滿意度為93.02%,觀察組中護理人員所獲得的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比較高,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06,P<0.05)。
3討論
在目前醫(yī)院臨床工作開展過程中,臨床護理工作屬于十分重要的內容,也是解決患者疾病及預防潛在風險的關鍵,保證護理工作質量是實現(xiàn)臨床護理工作更好開展的基礎,在滿足患者生理及心理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提升起到很大幫助作用,因而臨床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十分必要。隨著目前醫(yī)療水平及醫(yī)療服務理念的不斷提升,在臨床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以患者為中心已經成為重要主題,常規(guī)臨床護理管理也逐漸面臨越來越嚴峻挑戰(zhàn),因而實施科學有效臨床護理管理也就十分必要。在傳統(tǒng)臨床護理管理工作開展中,對于護理工作人員,均安排相同工作,未考慮其年齡及學歷、職稱等方面問題,也就無法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這對于護理工作的開展及護理質量的提升十分不利[5-8]。近幾年來,分層次管理法在臨床護理管理中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并且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臨床護理工作質量及水平的有效提升。通過分層次管理法的應用,不但可充分調動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及主動性,并且使工作人員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使護理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得以增強,促使工作人員成就感提升,在此基礎上促使護理工作效率及質量實現(xiàn)有效提升,從而使護理人員能夠更好為患者服務,使患者需求能夠得到較好滿足。另外,在分層次管理法有效運用的基礎上,可使適當?shù)男匠戟剟钪贫鹊靡詷嫿ú⑼晟疲瑢⒉煌瑣徫弧⒉煌瑢哟渭安煌氊煹挠嘘P薪資待遇確定,對于責任較大及護理工作較復雜的一些工作人員,可提升其工資待遇,不但能夠實現(xiàn)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使能夠使護理人員凝聚力增強,激發(fā)其工作積極性及主動性,對其新知識及新技能不斷進行探索,使工作人員護理業(yè)務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此外,通過對分層次管理模式進行河流應用,還能夠使醫(yī)院整體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使培訓體系得以健全,提升護理人員整體水平,使其出錯率降低,從而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使醫(yī)院獲得更好的口碑,有利于其更好發(fā)展[9-12]。綜上所述,在臨床護理管理中應用分層次管理法具有比較理想的效果,可使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提升,有利于臨床護理工作的更好開展。
作者:李景云 單位:鄄城縣人民醫(y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