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護理層級管理對消化內科護理管理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層級管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方法及應用作用。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消化內科收治的患者200例,等量性的將患者平均劃分為常規組和試驗組,各100例。常規組應用常規護理,試驗組應用護理層級管理,比較兩組不同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等。結果試驗組投訴率1.00%、不良事件發生率3.00%、護理質量安全檢查合格率99.00%,均優于常規組的12.00%、8.00%、78.00%,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總滿意率99.00%,高于常規組的83.00%(P<0.05)。結論護理層級管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用更好,護理人員的總體操作能力和專業水平高,也顯著改善了護患關系,臨床應用推廣的價值高。
[關鍵詞]護理層級管理;消化內科;護患關系;專業水平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研究顯示,醫院消化內科每年接診的患者人數不斷增加,消化內科疾病患者的疾病類型以及病情程度等均不同,但均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在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采用合理有效地護理方法,否則容易產生醫患糾紛。考慮到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操作技能、水平等均存在明顯的差異性,為了保證護理質量,醫院消化內科需要運用護理層級化管理的方法進一步強化對護理人員的管理,使其護理技能等不斷提高。關于護理層級管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相關應用均需要結合實踐展開研究探討[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消化內科收治的患者200例。男101例、女99例,年齡22~62歲,平均(57.5±15.3)歲,其中慢性胃炎40例、急性腸炎38例、黃疸52例、消化道出血36例、胃潰瘍34例。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對精神病史、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意識障礙以及無法配合臨床護理研究工作的患者均予以排除。等量性的將患者平均劃分為常規組和試驗組,各100例。常規組男48例、女52例,年齡22~62歲,平均(57.2±16.1)歲,其中慢性胃炎14例、急性腸炎22例、黃疸32例、消化道出血17例、胃潰瘍15例;試驗組男53例、女47例,年齡22~60歲,平均(56.8±15.7)歲,其中慢性胃炎26例、急性腸炎16例、黃疸20例、消化道出血19例、胃潰瘍1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法,主要由護理人員為患者辦理住院手續,對患者進行常規性的檢查;記錄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謹遵醫囑對患者實施用藥指導等,同時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對其進行生活護理。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護理層級管理[2]。本科有N0\N1\N2\N3\N4護士,在層級分類中,N0級主要為經過崗前培訓處于第1年期的護士,N0級護士仍舊為試用期,因而科室主要對其進行基礎護理知識和護理操作技能培訓,使其掌握規范化的護理操作方法;N1級護士為成長期的護士,可以由N2級成熟期護士帶領巡查病房,由N2級成熟期護士示范正確的護理操作,并指導N1級成長期護士對的臨床護理操作。科室內部可以組建專門的護理小組,由N3級骨干期護士擔任小組副組長,對各級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病房任務和排班等進行合理的分配,監察了解各級護理人員在臨床實踐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研究。N4級護理專家為護理小組的組長,主要就小組臨床工作展開專業化指導,提出改進意見,同時還要做好規章制度的制定工作。在層級化管理中為了全面提高各級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醫院消化內科可以對護理人員進行合理的排班安排,輪流安排專業培訓,在此過程中可以安排資歷和經驗較為豐富的N3、N4級護理人員對N0、N1、N2級護士進行專業指導,糾正其在護理實踐工作中的各種不規范操作,例如儀器設備使用不規范、用藥不規范和急救搶救操作不規范等,專業指導工作可以使科室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均能夠得到顯著的提高[3-4]。醫院及科室還可以分層級的定期組織安排各種專業實踐學習活動,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講解,同時增加技能培訓,讓護理人員針對消化內科科室中的常見疾病以及相關護理方法、護理經驗等展開交流、探討,使護理人員在相互借鑒中熟悉護理流程以及標準化操作方法,讓各級護理人員都能夠正確、有效地把握消化內科疾病患者的病情情況。為了保證臨床護理工作的有序、規范化實施,需要在建立健全層級化的管理制度,對不同級別以及崗位的護理人員主要職責和工作任務等均予以明確。同時還要對不同級別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對其專科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醫療器械設備的正確使用、疾病護理要點以及不良反應的處理辦法等均進行考核打分,考核成績納入綜合考評范疇,并將最終考核成績與護理人員的績效考評相掛鉤,使其提高臨床培訓的積極性和重視度。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不同護理方法,并對患者的護理投訴率、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護理質量安全檢查合格率等進行統計計算;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滿意+較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指標對比
試驗組投訴率1.00%(1/100)、不良事件發生率3.00%(3/100)、護理質量安全檢查合格率99.00%(99/100),均優于常規組的12.00%(12/100)、8.00%(8/100)、78.00%(78/100),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試驗組總滿意率99.00%(護理滿意59例、較滿意40例、不滿意1例),高于常規組的83.00%(護理滿意46例、較滿意37例、不滿意17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方面也在不斷改革,從飲食結構來看,人們日常飲食的種類愈加豐富,充分滿足了人體營養需求。但是這種多元化和較為繁雜的飲食內容也給人們的消化系統帶來較大負擔,飲食方法不當或人體自身消化系統功能較弱等都會導致患者存在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消化內科疾病類型較為多樣,且病情變化快,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操作中要按照標準化的流程和方法對患者實施有效管理[5]。護理層級管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主要是根據科室護理人員的不同資歷和級別,將護理職責全面落后,由經驗豐富人員指導資歷少的護理人員,通過這種分級護理管理形式,可以增長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護理常識,保證各項護理管理措施均得到充分的落實。臨床實踐證明,護理層級管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使患者的投訴率和不良事件發生率均顯著降低,且患者的綜合護理滿意度較高,因而臨床應用的總體效果較好,值得做進一步的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劉萌萌.護理層級管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7):190-191.
[2]王華,張懷鳳.護理層級管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9):7-8,11.
[3]宋曉艷,趙爽,朱曉麗.分層級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皮膚病與性病,2018,40(3):465-466.
[4]楊暐,楊昕,陳霞,等.護士分層管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5):166-167.
[5]龐玉玲,蘇春慧,張艷,等.無縫隙護理管理在消化內科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藥,2016,26(9):1074-1076.
作者:唐素芬 段家麗 汪春枝 單位:四川省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