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標準化護理管理體系在精神科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觀察組標準化護理管理體系在精神科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56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均為28例),護理管理中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管理體系,觀察組應用標準化護理管理體系。結果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和對照組依次為92.86%、71.43%,2組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風險事件的總發生率依次為7.14%、2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于精神科護理管理中應用標準化護理管理體系能有效提高護理管理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
【關鍵詞】精神科;護理;標準化護理管理體系
本文以我院精神科收治的5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28例患者于護理管理中應用標準化護理管理體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56例精神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1]。其中,男25例,女31例;年齡18~62歲,平均(34.21±5.45)歲;病程3個月~3年,平均(8.66±1.61)個月。臨床分組采用隨機數字表法,56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病例數均為28例。在包括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2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28例患者于護理管理中應用常規護理管理體系。觀察組28例患者于護理管理中應用標準化護理管理體系。具體管理措施如下:(1)健全護理規章制度。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范,成立護理質量管理督導小組,制定健全的護理規章制度,包括護理人員準入制度、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疾病護理常規、各級護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度、護理核心制度、護理查對制度、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住院患者應急預案等等,確保各級護理工作有制可查,有章可循。(2)建設護理質控體系。成立由護理部、科室護士長、病區質控員、各護理小組組長組成的四級護理質量控制體系,重點對護理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護理質量控制措施實施情況和護理質量改進措施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督查,實施層級管理,落實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措施。(3)建立績效考評機制。通過護理工作任務、責任輕重和技術難度等要素的綜合分析,建立合理的護士績效考評機制,并將績效工資、晉升機會將與考核結果緊密聯系,以提高護士工作積極性,提高護理工作質量[2]。
1.3觀察指標
1.3.1護理滿意度
以患者家屬為調查對象,由科室自行編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由患者家屬評價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滿意度評價標準分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級別,滿意率、較滿意率之和為護理滿意度。
1.3.2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
于2組患者住院期間,對護理工作發生的差錯、護士與患者/患者家屬之間發生的糾紛及被投訴事件的發生率進行統計。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版本號為SPSS20.0,計數檢測數據的表現形式為(n,%),數據之間的比較檢驗方法采用x2,P<0.05提示數據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滿意20例,較滿意6例,不滿意2例,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2.86%;對照組滿意12例,較滿意8例,不滿意8例,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1.43%。2組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
可以看出,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風險事件的總發生率依次為7.14%、2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精神護理管理中應用標準化護理管理體系以提高護理管理水平為突破口,從規章制度、機制體系等全方位著手,完善科室質控管理,使護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進而提高臨床護理質量[3]。本研究中護理管理中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管理體系,觀察組應用標準化護理管理體系。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于精神科護理管理中應用標準化護理管理體系能有效提高護理管理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
參考文獻
[1]肖銳.精細化護理管理在精神科安全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9):174.
[2]武東莉.探討風險管理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1):5+8.
[3]魯宇豐,袁妙鋒.責任分組護理在精神科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0):200-201.
作者:蒲星鑫 李靜 單位:民康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