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臨床護理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觀察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筆者所在醫院的婦產科患者200例,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實施傳統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人性化護理干預,觀察并比較兩組護理舒適度、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心理、生理、環境、社會文化等各項護理舒適度均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心理疏導、健康教育、治療環境、治療性護理、服務質量等各項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較治療前均有明顯提高,且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婦產科臨床護理使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患者護理舒適度,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高,臨床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婦產科;應用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醫療水平不斷進步與創新,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傳統的臨床護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醫學模式的需求[1]。人性化護理是以生物-醫學-心理模式為基礎的經過一系列轉變的新型臨床護理手段,該護理模式強調在為患者提供救治的同時為患者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服務,從真正意義上將“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2]。婦產科護理對象較為特殊,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易受到社會、家庭、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應凸顯出護理的人性化及人文素質[3]。本文就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筆者所在醫院的婦產科患者200例,納入標準:(1)無內分泌系統疾病;(2)精神狀態正常,無嚴重意識障礙;(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衰竭者;(2)合并嚴重免疫系統疾病者;(3)嚴重溝通障礙,無法正常配合研究者;(4)既往有精神疾病史者;(5)合并嚴重血液性疾病者;(6)中途退出研究者;(7)出院后存在嚴重并發癥者。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年齡22~40歲,平均(31.51±4.57)歲;疾病類型:40例子宮肌瘤,22例盆腔炎,38例宮頸炎。觀察組年齡21~42歲,平均(31.41±4.62)歲;疾病類型:36例子宮肌瘤,24例盆腔炎,40例宮頸炎。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知情同意,且本研究經筆者所在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1)對照組實施傳統護理干預,包括用藥指導、基礎護理、健康教育等。(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人性化環境護理:患者及家屬入院時,護理人員主動幫助患者辦理住院手續,為其介紹住院環境及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生活必需品,在語言交流時做到表情溫和,態度誠懇親切,使患者感受到尊重感,消除其陌生感,并告知患者醫院住院的相關規章制度,聽取患者意見為其安排床位;保證病房內的干凈整潔,定期開窗通風,并實施空氣消毒,為患者實施私密部位檢查時,關好門窗,利用床單等物品將私密處進行遮擋,尊重患者隱私;定期為患者更換床上用品;控制每天陪護人員數量,叮囑配合家屬交談時盡量放低聲音,并規定探視時間,保證患者足夠的休息時間。②人性化健康教育:為患者講解相關疾病病理機制、治療方法、治療注意事項及自我護理方法等,促進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度提升,為患者發放健康小手冊,并于走廊宣傳欄張貼健康宣教相關知識海報,提升患者健康知識及自我護理意識,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對其不理解的護理方法一一介紹。③人性化心理護理:在實施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始終做到主動與患者交流,給予患者安慰及鼓勵,耐心傾聽患者訴求,對其心理狀態實時掌握,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做到細心、耐心、同情心,對患者不良認知予以糾正,指導患者通過聽音樂、看電視、深呼吸等方式緩解心理壓力;為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樹立患者治療信心,促進治療依從性及配合度的提升;此外,對家屬實施認知干預,鼓勵家屬對患者給予關心與支持,獲得家人及社會支持可促進其治療信心及配合度的提升。④人性化生理護理:護理人員在為患者實施私處護理時,應注意對患者的隱私部位實施遮擋,避免患者產生窘迫、難堪、尷尬的情緒;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要求盡量滿足,叮囑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營養均衡,多食用高纖維、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指導患者規律作息,白天避免睡覺,促進夜晚睡眠充足,保證有效的睡眠質量。⑤人性化出院指導:患者出院時,對其進行出院護理指導,告知其出院后注意事項、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意義,對相關出院注意事項進行指導,并發放指導手冊,告知其若出現異常及時來院檢查或電話咨詢,促進預后。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利用Kolcaba(簡化舒適狀況量表)評價患者護理舒適度,量表包含心理、生理、環境、社會文化4個維度,各個維度分值分別為:36、32、16、28分,分值越高舒適度越好[4]。采用筆者所在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問卷調查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問卷包括心理疏導、健康教育、治療環境、治療性護理及服務質量5個方面,每方面分值為20分,分值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采用筆者所在醫院自制生活質量量表調查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量表包含生理、心理、社會、健康等8個項目,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舒適度比較
觀察組心理、生理、環境、社會文化等各項護理舒適度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心理疏導、健康教育、治療環境、治療性護理、服務質量等各項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較治療前均有明顯提高,且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隨著社會發展,環境污染加劇,加之日益增重的生活壓力,各種炎癥、月經不調、婦科腫瘤、內分泌失調等婦產科疾病發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女性婦科疾病常常涉及私密部位,不僅為女性帶來生理上的痛苦,同時也加重其心理負擔[5],因此,針對女性婦科疾病患者這一特殊人群,在實施護理時,常具有護理風險大、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高、護理技術含量高等特點[6]。針對婦產科患者采用何種護理手段,以降低護理風險,提升護理舒適度及患者滿意度,一直是婦產科護理的研究重點。傳統的護理干預僅僅注重患者疾病康復情況,護理實施過程中始終將疾病作為護理中心及出發點,往往忽視了患者的主觀意識及護理舒適感,常導致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感受不到尊重、關心與呵護[7],如傳統護理干預在為患者實施私處清潔或檢查時,醫務人員僅僅關注檢查的效果,并未注重對患者隱私的保護與尊重,患者在檢查及護理過程中常感到窘迫、尷尬,對常規的私處護理及檢查產生抵觸感[8]。加之醫護人員不重視,常對醫護人員產生敵對情緒,護理及治療依從性差配合度低;此外,傳統護理在實施過程中往往存在患者在院內恢復好,出院后就無需護理的錯誤觀點,在患者出院時并未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項、用藥方法、護理方法及復診時間,導致患者回家后對出院后的護理并不重視,從而引起不必要的并發癥或復發等不良情況發生,患者護理滿意度低,嚴重影響醫院聲譽及形象[9]。人性化護理與傳統護理模式不同,該模式是一種個體化、整體、有效且富有創造性的護理模式,是以傳統護理為基礎,并對傳統護理進行人性化處理后的新型護理模式,護理實施的整個過程始終將患者具體需求及利益作為一切護理工作的落腳點及出發點,將責任心及愛心融入每一個護理工作中,是一類為患者提供心理上、精神上、情感上的護理服務[10]。本研究對觀察組100例婦產科患者在實施傳統護理基礎上加入人性化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心理、生理、社會等護理舒適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各項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上述研究結果同高彥[11]研究結果相一致,均表明為婦產科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可提升患者護理舒適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原因在于人性化護理干預較傳統護理干預更具人性化,整個護理過程始終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圍繞患者從環境、心理、健康教育、日常行為、出院指導等方面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保證病房環境干凈整潔,常為病房實施通風及空氣消毒,并限制病房探視人數,對患者隱私進行保護,有效保證患者睡眠質量,良好的住院環境可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提升[12];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可促進患者對自身疾病的掌握度,減少其焦慮、害怕等情緒,幫助患者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實施心理護理,對患者心理狀態及時掌握,對其負性情緒進行開導,紓解其心理壓力;為患者介紹成功病例,可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13];在為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同時,也對家屬實施相應的心理指導,告知其疾病治療及護理的意義,鼓勵其對患者給予支持及鼓勵,患者得到親人的關心與支持后,可有效減輕其心理負擔,提升治療依從性及配合度[14];對患者日常行為進行干預,可幫助其改正錯誤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用藥及作息規律,促進機體免疫力提升,提升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15];給予積極的出院指導,幫助患者明白自我護理的重要性,減少并發癥發生,促進疾病更好的恢復,患者滿意度高。綜上所述,婦產科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有效促進護理舒適度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護理滿意度好,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葛靜玲,范玲.以倫理層面解析婦科腫瘤患者臨床護理人文關懷的定位[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36):2816-2819.
[2]蔣兆楠.人性化護理措施在婦產科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6):95-97.
[3]王中君,李敏香.柔性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對比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2):300-303.
[4]王慶捷.人性化護理對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4):1578-1580.
[5]王萍,劉俊.人性化護理干預結合濕性愈合療法在預防乳腺癌住院患者壓瘡中的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3):428-431.
[6]張文艷,張月,高丹.人性化護理措施對于提高宮頸糜爛患者治療效果的臨床觀察[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5,36(8):165-168.
[7]聶芹.產科分娩室人性化護理服務對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0):75-78.
[8]王紅.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產后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3):341-343.
[9]劉東彥.人性化護理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情緒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13):2078-2079.
[10]李俊萍,豐淑英.人性化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17):2135-2136.
[11]高彥.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18):2298-2299.
[12]胡娟.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干預在腹腔鏡膀胱腫瘤切除回腸代膀胱手術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11):1236-1238.
[13]路雅芝,奚建媛.人性化護理對急診急腹癥患者滿意度和護理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4):437-440.
[14]王華.手術室實施人性化護理對乳腺癌患者手術效果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9):1386-1388.
[15]崔志清,付琳,岳也,等.以人為本管理方案在產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23):2977-2979.
作者:王藝羨 王鵬 墻燕 單位:廈門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