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婦產科引導式護生臨床實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目的]觀察婦產科引導式教學對護生臨床實踐的影響。[方法]將80名實習護生按入科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42名)和觀察組(38名),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模式,即言傳身教,一對一跟班次實習模式,觀察組由帶教老師實施引導式帶教,進行以護生為中心的理論和臨床實踐、護理查房及出科考核,比較兩組護生出科各項考核成績和滿意度情況。[結果]兩組護生理論、操作、綜合素質、護理查房4項出科考核成績及滿意度比較,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引導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可提高護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理論水平及護理實踐能力,同時可提高護生對臨床教學模式的滿意度。
關鍵詞:
引導式帶教;臨床實踐;護生
護生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關鍵環節,是護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階段,也是護生向護士角色轉化的重要途徑[1]。角色轉變對實習護生在今后臨床實踐影響深遠,臨床護理教學對護生來說是由課堂式教學轉為臨床實踐的重要一步。帶教老師不僅需要較高自身素質與豐富的理論知識,還應不斷學習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實踐摸索出一種適應本科室專科特點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本研究旨在探討引導式教學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5年7月—2016年4月入婦產科護理專業護生共80名,包括中專20名,大專40名,本科20名,年齡18歲~22歲。將80名護生按入科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42名)和觀察組(38名),兩組護生年齡、文化程度及實習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
對照組:①護生實習第1天由科室帶教老師統一進行入科介紹,然后分配老師。②根據班次安排相應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帶教。③由總帶教老師為護生進行理論授課,根據婦產科病例完成常見疾病的護理查房。④實習期間帶教老師不定期抽查帶教計劃落實情況。觀察組:①護生實習第1天由科室帶教老師統一進行入科介紹。②第1周由帶教老師為護生進行理論授課,進行引導式教學。首先以理論授課形式學習婦科常見疾病的病理、護理要點及圍術期完整的治療、護理過程,將護理要點講授給護生。然后發放編制好的臨床護理病例,護生通過已知的病理及護理要點提出相關治療護理方案。最后帶教老師為其補充、總結,明確婦科圍術期病人的主要學習問題,為護生歸納出護理重點。③第2周要求護生將上周所學到的婦產科圍術期病人的護理過程運用于臨床實際病例。為婦科擇期手術病人進行圍術期護理及健康教育宣教;第2周末帶教老師組織護生互相交流,談體會及操作經驗,帶教老師進行總結,并引導護生反思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④第3周掌握儀器設備操作、專科技能操作,掌握婦科急救藥物、常見藥物的藥理作用及用藥時機。⑤第4周將前3周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運用于臨床護理病例中為病人提供整體護理服務。
1.2.2評價方法
實習結束最后一天參加科室組織的出科考核,內容包括:①理論考試,包括基礎護理知識、婦產科專科護理知識、健康教育;②專科操作技能考核;③護理查房;④綜合素質評分,包括學習態度、儀容儀表、服務態度、心理素質、溝通能力、組織紀律6項,由總帶教教師從6方面對護生進行優、良、合格、差4級,分別計4分、3分、2分、1分,最后核算6項累計所得總分。帶教滿意度調查:出科考試后給兩組護生發放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對帶教模式、帶教效果、自我評價是否滿意,計算兩組的各項滿意率。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t檢驗、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3.1提高了護生理論水平和臨床實踐技能
作為三級甲等教學醫院,我院每年要承擔多所本科、大專及中專院校的實習護生帶教任務。目前,臨床帶教多采用傳統一對一帶教模式,護生從入科到出科都由同一老師帶教,可能會導致部分護生知識掌握不足,不能全面了解專科特點[2]。而引導式教學以引導護生為系帶,將興趣作為學習的基礎,把學習重點設置成有意義的問題情景,護生會更加主動地掌握知識技能,通過讓護生合作解決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本研究發現,觀察組護生的出科理論、操作、綜合素質、護理查房成績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引導式教學可提高護生理論水平及護理實踐能力。
3.2有利于培養護生的自學能力及評判性思維能力
護理病例問題的提出可激發護生的散發思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積極分析問題可活躍氣氛,提升護生人際交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理論知識與臨床護理實踐相結合,其過程正是檢驗理論的有效性,從而不斷提高臨床實踐能力。
3.3提高了護生的滿意率和帶教教師的整體素質
在臨床教學中帶教多沿用“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方法,帶多于教,對結合臨床病例進行啟發、指導和培養護生主動思考、學習的能力明顯不足[3]。引導式教學給帶教老師增加了一定的帶教壓力,促使其加強對自身新理論、新業務、新技術的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在臨床護理中的教學意識、教學技能、教學方法和理論素養,提高其帶教水平。觀察組護生對帶教模式、帶教效果和自我評價的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作者:胡恩夢 楊紹平 單位:四川省醫學科學院
參考文獻:
[1]方秀新,郝玉玲.護理臨床教學[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4:1.
[2]勾忠杰,李金林,韓愛華,等.兩種教學方法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7):8451-8453.
[3]余詠,胡華,郎紅娟,等.應用PBL教學法進行臨床護理帶教的嘗試[J].護理研究,2003,17(6):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