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丙泊酚婦產科手術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來我院就診的自愿接受無痛人流術患者100例,用計算機軟件隨機分為A組(50例)和B組(50例)。所有患者無心血管、呼吸系統疾病,亦無不良嗜好和特殊并發癥;年齡在19歲~38歲之間。2組患者在年齡、體重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麻醉方法
麻醉前應保證常規禁食禁飲,且麻醉前未用任何藥物。A組只注射丙泊酚2mg/kg進行術前靜脈麻醉;B組先誘導靜脈注射氟芬合劑2mL,20s后靜脈緩慢注射丙泊酚2mg/kg進行麻醉。
1.3觀察指標
注射給藥后,密切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四肢反應,詳細記錄呼吸抑制時間和清醒時間(以輕聲呼之眼睛正常睜開且大腦運作正常為標準),呼吸抑制時間的記錄頻率以30s為單位,大于180s為呼吸抑制延長,需要進一步治療。抑制呼吸的程度以無法自主呼吸,或呼吸頻率較慢,呼吸頻率波動差異偏低須輔助呼吸為標準。清醒時間以1min為測量單位,以注射藥物3min起為標準計時,若6min以上仍未清醒,應做輔助檢查。術中四肢反應分4個等級,0級反應,重按之,患者無明顯感覺;1級反應,重按之,患者有輕微感覺,但無疼痛和觸壓感,對手術無影響;2級反應,重按之,患者有觸壓感和中度疼痛感,醫師不能單獨進行手術;3級反應,有明顯的觸壓感和疼痛感,且四肢活動幅度較大,必須追加藥物才可進行手術。所有患者須留院觀察3h以上,以確保安全無誤后,方可離開。
1.4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A組單用丙泊酚麻醉鎮痛效果較聯用氟芬合劑的B組差,但B組患者的呼吸抑制時間和清醒時間明顯長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因丙泊酚在體內的血藥濃度與注射速率與程度呈正相關,故其顯效快,且可通過控制輸注速率來調控患者的麻醉程度,從而減少并發癥和副作用的發生,常作為婦產科靜脈麻醉的首選。但據研究顯示,在丙泊酚的基礎上,加用阿片類鎮痛藥則可減輕由于丙泊酚用量較大而導致的低血壓和短暫性呼吸暫停,并且對保持麻醉狀態的平穩有很好的臨床效果。余帆和謝紅春等人的報道均可以證明此點,結果與本文相同。而田悅和黃亞輝等人也證實使用氟芬合劑可以提高丙泊酚混合液的pH值,并可增強抑制丙泊酚注射所引發的疼痛感。因此,此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推廣。
作者:王文萍 單位:忻州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