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優質護理服務與婦產科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產婦共88例,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其中觀察組年齡21歲~39歲,平均年齡(28.9±5.1)歲,初產婦35例,經產婦9例;對照組年齡22歲~40歲,平均年齡(28.6±5.3)歲,初產婦34例,經產婦10例。2組產婦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采取傳統的普通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
1.2.2觀察組
①轉變護理服務觀念。
在傳統的常規功能制護理中,護士的工作主要以護士長排班,發藥、打針也是遵醫囑進行,其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較低,直接影響護理質量及產婦滿意率。優質護理服務工作首先要求通過學習、培訓、討論等形式,轉變護理人員的護理觀念及言行,提高其護理工作中的主動意識,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全面為患者服務,以提高患者滿意度為護理工作目標,全方位提升婦產科護理服務內涵。
②提升護理人員整體素質。
研究發現以往護理人員除了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外,還存在操作技能不嫻熟、責任不明確、對患者缺乏了解等現象。醫院需從制度、物質等各層面深化優質護理的內容和職責,通過定期的、規范化培訓及操作技能訓練,提高各級護理人員業務素質,使其熟練掌握相關臨床護理操作技能尤其是急救技能,為人性化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提供保障。同時安排護理人員認真學習與貫徹《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中的有關內容,提高護理人員積極參與意識,全方位提高護理質量。
③改造護理環境,創建溫馨病房。
保持病房和走廊的整潔、干凈、空氣清新,整齊擺放各種物品,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溫暖的住院環境。病房內可適當粘貼一些宣教的文字、圖片等,擺放一些指導性小冊子,讓產婦和家屬更多了解相關保健知識,緩解產婦焦慮、恐懼心理。護理人員每天微笑服務,定時更換被服、掃床,保持床單和物品整潔,衛生間標有一些防跌防滑、防止意外的安全溫馨提示,床頭設有護士呼叫燈。盡可能為產婦創造一個溫馨、整潔的病區環境,讓患者得到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④改變排班模式、優化工作流程、落實各班責任。
改變以往功能制護理模式,結合科室具體情況重新制訂各班排班模式及工作流程,實施護士小組責任制護理模式,對患者從入院至出院、從治療至康復均提供連續的、全程的、無縫隙的規范護理服務。各護理小組內根據護士個人能力、性格特點合理安排護理工作,高年資護理人員負責病情較復雜較重的患者,低年資護理人員負責病情較簡單較輕的患者。在患者較多的時候,酌情增加護理人員,以緩解緊張局面,避免出現護士手忙腳亂的情況,影響護理質量。明確各小組、各護士的責任,通過明確的分工來修訂工作流程,規范工作秩序,使得整個護理工作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地進行,確保優質護理貫穿整個護理過程,使患者得到最高質量的服務。
⑤加強護患交流與溝通。
護理人員需加強與產婦的交流與溝通,通過交流了解產婦情況、文化程度、性格特點等,從而實行針對性的心理安慰與疏導,緩解和消除產婦焦慮、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同時講解相關分娩、康復知識,讓產婦充分意識到分娩是個正常的生理過程,消除其思想負擔,幫助產婦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順利度過分娩期與產褥期。
⑥實行績效考核制度。
通過績效與責任相掛鉤的績效管理,使護理人員的工作評價變得更加公開、透明,根據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工作量、護理質量及患者的滿意度等作為考核指標,將護理質量與獎金發放相結合,體現優勞優得、多勞多得。從而增強護理人員責任心、工作積極性和學習積極性,將護理人員的被動護理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優質護理服務,最終提高護理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使患者從中得到實惠。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滿意率為97.72%,對照組滿意率為84.09%,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50,P=0.026)。觀察組患者投訴率為0,對照組投訴率為9.09%,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90,P=0.041)。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為(94.13±3.26)分,對照組為(87.94±2.88)分,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279,P=0.000)
3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對醫療護理服務水平和服務態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對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功能制護理模式進行改革,使之向“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模式轉變,以滿足社會和患者的醫療需求。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開展能有效提高醫院的綜合護理水平,減少醫患糾紛、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患者醫療負擔,同時提高了患者護理滿意度。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大大拓展了護理服務的內容,首先要求護理人員通過加強自身素質及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培訓,使其從以往被動式服務轉變為主動式服務,患者從來院、住院至出院得到全程連續的、無縫隙的、責任制整體護理,真正做到最大限度滿足患者需求、以患者為服務中心。盡管婦產科護理工作繁重、風險高、壓力大,本文結果顯示,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后,觀察組患者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投訴率為0,對照組投訴率為9.09%,此外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也較對照組有了明顯提高(P<0.05),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我們認為除了護理人員專業水平提高、責任心和主動意識增強外,有效的績效考核管理也發揮了很大作用,通過績效與責任相掛鉤的績效管理,使得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增強、工作和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得到提升,最終使得患者從中得到實惠。
4結語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開展,提高了我院婦產科整體臨床護理質量,有效保障了醫療安全,改善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和家屬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毛艷梅 單位: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