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金課下對婦產科學教學的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本科教育是引導學生求知和探索實踐的重要時期,作為教學過程的引導者和推動者,每一位高校教師都應當把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擠“水”添“金”,打造“金課”,成為目前高校教學改革極為重要的工作之一。“金課”已經成為了每所本科高校每一門本科課程的建設目標,打造“金課”亟須解決的迫切問題是探索科學的建設路徑。本文結合婦產科學課程及臨床醫學生培養模式特點,從金課的“兩性一度”標準出發,進行了幾點教學思考。
關鍵詞:婦產科學;金課;臨床醫學生;培養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各本科高校要實現把低階性、陳舊性、不用心的“水課”真正向高階性、創新性、用心的“金課”進行轉變,目的在于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有效的增加學業負擔,改變容易畢業的情況。教育部隨后印發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對每門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全面梳理,通過“以教為中心的教學”向“以學位中心的教學”轉變,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建設高水平的本科教育。至此,全國吹響了打造“金課”的集結號。什么是“金課”?就是具有含金量的高質量課堂。“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是金課的特性,簡稱為“兩性一度”[1]。本科教育是引導學生求知和探索實踐的重要時期,作為教學過程的引導者和推動者,每一位高校教師都應當把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擠“水”添“金”,打造“金課”,成為目前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金課”已經成為了每所本科高校每一門本科課程的建設目標,打造“金課”亟須解決的迫切問題是探索科學的建設路徑[2]。《婦產科學》是臨床醫學的四大主要學科之一,也是各個醫學院校臨床醫學的必修課程和主體課程,由婦科學、產科學、計劃生育及輔助生殖四大部分組成,主要是研究女性非妊娠期生殖系統的病理改變、診斷及處理;研究妊娠、分娩、產褥全過程,同時各階段的生理及病理變化的診治和預防;計劃生育及婦女保健;女性生殖內分泌及不孕等內容。打造婦產科學金課,對醫學生的臨床培養尤為重要。本文結合婦產科學課程及臨床醫學生培養模式特點,從金課的“兩性一度”標準出發,進行了以下幾點教學思考。
一、如何實現金課的“高階性”
所謂高階性,指通過知識能力與素質能力的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臨床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臨床思維。培養一成不變的醫學生不是本科醫學教育的最終目的,醫學人才的培養應是著眼于醫學生的自學能力、善于發現問題、勇于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更加強調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培養,以勝任醫學崗位能力為培養目標,也就是說,學生的主體性應充分體現在整個醫學教學過程中[3,4]。婦產科學作為一門專業性強的學科,其教學對象前期已完成了多門基礎橋梁課程的學習,即將走上臨床實習階段,但是由于剛接觸臨床,對婦產科疾病的臨床診斷,尚缺乏系統性、整體性思維。如果僅是簡單的知識傳授,無法培養醫學生所必須的臨床思維。要打造“金課”,傳授的知識是我們首要重視的問題。而傳授知識就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即以“問題的產生、問題的剖析、問題的解決”為主線,指引學生探索知識的本質[5]。因此,要打造“金課”,對任課教師的知識體系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可以運用多種形式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在課程教學設計上,秉著“緊扣大綱、緊貼專業、靈活運用”的教學目的,將傳統的記憶、領會、應用的初級認知,上升為以分析、評價及創造為主的高級認知,側重于學生臨床思維以及解決臨床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的培養,通過醫學人文、溝通技巧及信息化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素養。比如在實現課程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建立婦產科思政教育體系,既能幫助學生掌握常見病初步診斷要點與預防,又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也助于學生從單一學科向多學科多專業拓展,提高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政治思想素養。
二、如何實現金課的“創新性”
所謂創新性,指課程內容反映醫學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體現先進性和良好的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以往的傳統教學以課堂授課為主,但其缺點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傳統教學模式是單方向的溝通,填鴨式教學強調知識點的記憶,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輸,缺乏教、學之間的溝通,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必然受到影響;其次,固定的,抽象的教科書式教學,學生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導致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偏低,嚴重影響了學習效率,造成高分低能現象。要打造“金課”,需通過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中心”和“自主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理論授課仍以教材為藍本,同時注意梳理課本知識與科學前沿的聯系,課堂穿插婦產科學的最前進展、新指南、新技術以及相關時事新聞,縮小醫學生與科技前沿的差距,進一步拓寬學生們的科學視野,與此同時,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研能力。學生課前可借助國家級共享平臺如中國慕課網、愛課程APP、學堂在線APP等資源,以及我們原創微課平臺進行課前線上自主預習,課堂上,通過視頻、情景模擬導入典型病例,提出問題,展開基于問題的探索性學習,課堂結合多媒體課件、臨床圖片、視頻資料等進行授課,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以及自由回答問題,結合導入的典型病例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借助雨課堂、問卷星等提出問題,現場完成小測驗,檢測現場聽課效果,最后幫助同學們歸納總結,通過多形式的教學手段,同學們既能學習了知識,也能培養了較好的臨床思維。基于理論課的見習課需注重培養學生認知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意識。由于婦產科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在婦產科實踐過程中難免會涉及到患者的隱私;另一方面,患者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造成婦產科臨床教學較其他學科要困難得多,傳統臨床見習帶教的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和適應現代醫學教育的標準和要求,在患者身上進行“練習”也難以使每一位學生的各項臨床技能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因此,要打造“金課”,除了繼續加強和完善床旁教學建設,還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教學仿真模型向學生們清晰展示婦產科學的每一個解剖部位,同時使得學生們有機會開展實際的動手操作和測量練習,常用操作如婦科雙合診三合診檢查、產科四步觸診法、骨盆外測量等,都可以借助仿真模型進行操作并對學生考核。另外,還可以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翻轉課堂、教學模擬、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及病例導向學習(Case-basedLearning,CBL)等多種教學方法。在授課過程中,不僅教知識,而且教方法,培養學生們觀察事物、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明顯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增強師生間的互動,讓學生們對理論知識得以學習和融會貫通,提高他們的臨床診療技能和動手能力,有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臨床思維模式,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確處理醫患關系等,比傳統的教學方式具備更為明顯的優勢。
三、如何實現金課的“挑戰度”
所謂挑戰度,指課程具有一定難度,其難度所反映出的高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得著,對老師備課和學生課下有較高要求。要打造“金課”,需適當提高老師課程的難度。適當提高難度,課程不再局限于“課堂”與“教材”,拓寬知識面,讓學生愛上學習,學會學習,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婦產科臨床知識,提高課程的“含金量”。這對教師備課時對教學的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包括內容新活,方法多樣,同時把控好進度,還要達成最終效果。設置的難度需要學生思考分析,同時要鑒別討論。學生課下花時間通過討論、辯論及分享等多種形式對所學內容進行探索、研究。比如在不孕癥章節,可以讓學生把不孕癥的病因和妊娠生理聯系起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動畫的形式加深對排卵、受精、著床等抽象、難以理解的基本概念,從而加深學生對受孕必備條件的認識,更易于理解和記憶。通過這種方式教學,既復習了舊識,又增加對新內容的掌握。總之,婦產科學作為一門重要的臨床學科,打造具備“兩性一度”的專業金課是形勢所趨。我們要以金課為契機,掀起婦產科教學改革的高潮,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具有職業素養和專業素養的合格人才。
作者:黃千貽 徐紅 范江濤 王素梅 單位: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