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醫兒科護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住院患兒,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齡0.5~12歲,平均年齡(5.36±2.33)歲;疾病類型:小兒腹瀉病21例,衣/支原體肺炎18例,支氣管肺炎33例,新生兒黃疸8例,所有患兒均接受藥物治療,無心腦血管、肝腎等嚴重疾病患兒,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參考組,各40例,兩組患兒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參考組患兒入院后接受藥物護理、飲食護理、疾病針對性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臨床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患兒入院后醫護人員對其相關疾病的相關文獻、教科書、資料等進行研究并根據中醫文獻為患兒制定相應的診斷治療方案。通過飲食、治療、護理、宣傳教育、出院計劃等全面的治療護理方案。②患兒入院后實施中醫臨床路徑管理,每天每項均精確治療及護理,通過望診、指紋觀察等對患兒病情進行觀察并給予相應的護理及治療;并在每天晚上對當天臨床路徑實施的效果及出現的異常進行統計分析。③患兒出院時根據其病情給予飲食健康教育、行為健康教育等,從而保證患兒能夠更好的痊愈。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對其平均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藥品、檢查費用及總住院費用)進行觀察。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組患兒住院期間出現3例肺部感染,經積極處理后均消失,并發癥發生率為7.5%,參考組患兒住院期間出現7例肺部感染、3例尿路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觀察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治療費用分別為(14.08±0.71)d、(2657.55±154.12)元,參考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治療費用分別為(23.69±1.31)d、(3832.71±276.52)元,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更加注重患者的利益,在醫療方案的制定中通過綜合考慮患者的疾病、環境及心理等因素,并通過有效措施對護理活動、診療療程等進行標準化管理,從而保證患者的安全,并盡可能的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干預。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采用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如下:①疾病觀察,通過觀面、辨痰、察舌、察鼻等對患兒病情進行觀察,面色蒼白、神疲肢厥時說明患兒氣虛,甚至出現驚厥等,而舌質紅赤、少苔則說明患兒疾病為外感所致,患兒平時無痰,突然有痰則考慮為哮喘、呼吸道感染等,通過臨床診斷給予患兒相關治療;患兒住院期間常出現肺炎等疾病,因此需要加強對患兒病情的觀察,防止出現內閉外脫、心陽虛衰等嚴重癥候。②飲食護理,患兒飲食以清淡為主,盡量食用半流食、流食等,嚴禁食用生冷瓜果、葷腥油膩等,針對患兒病情給予不同的飲食方案,如脾虛患兒可食用山藥粥,濕熱類疾病患兒可飲用橘子水、淡綠茶,寒濕瀉患兒可食用生姜糖茶等。③針對患兒病情給予針灸、按摩、推拿等治療,注意寒暖變化,經常幫助患兒改變體位。④患兒治療時根據其疾病情況給予針對性的中藥治療,告知患兒家屬嚴格遵照醫囑給藥,嚴禁私自加藥、減藥等;患兒住院期間可給予玉屏風口服液等,從而有效預防感冒的發生;對于痰多患兒可給予鮮竹瀝、魚腥草等治療。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在護理其中采用中醫臨床護理路徑治療,結果顯示患兒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參考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均少于參考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患兒住院期間給予其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能夠減少患兒并發癥發生率,縮短病程,有著重要價值。
作者:呂明遠 單位:鄭州市中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