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護理標識管理中兒科護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兒科接受治療的480例患兒。男280例,女200例;月齡(75.9±12.3)個月;疾病分類:呼吸系統疾病202例(42.1%,包括肺炎、支氣管炎、哮喘),消化系統疾病121例(25.2%,包括腹瀉,腹痛,腸易激綜合征等),耳鼻喉疾病84例(17.5%,包括中耳炎,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皮膚疾病73例(15.2%,包括蕁麻疹,皰疹,皮炎等)。入選標準:非手術患兒,具有活動能力;無精神疾患;發育正常,無先天性畸形或疾病;親屬陪同住院。按照數字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40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大體相似。
1.2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患兒常規護理,如指標監測、癥狀觀察、用藥督導、飲食護理、衛生護理、安全管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
1.2.2觀察組
1.2.2.1護理標識
在對照組護理內容的基礎上加用護理標識,采用腕帶卡片,選用專門的防水軟質塑料制成,表面光滑,對皮膚摩擦小,采用防脫落式設計,扣上后患兒不能輕易自己打開。腕帶卡片上記錄有患兒基本信息,包括住院號、病房號、床號、姓名、年齡、疾病類型、陪同者聯系方式(主要為患兒父母)。由護士和患兒家屬確認無誤后,在家屬的幫助下給患兒佩戴。
1.2.2.2建立患兒檔案
為每位患兒建檔,具體包括:①基本信息:除腕帶上的信息外,還包括患兒性格、體質狀態、病史(護士通過直接觀察,與患兒交流,與患兒家屬溝通等方式獲得)。護理信息包括基本護理項目和重點護理項目;②基本護理:根據患兒病情,在何時實施何項護理,每落實一項,則記錄一項;③重點護理:包括衛生護理、病菌感染和過敏患兒的護理,如肺炎、支氣管炎、哮喘、蕁麻疹等,這些患兒要避免交叉和繼發感染,重點做好患兒個人衛生和病房環境衛生;④用藥管理:用藥種類較多或用藥頻繁的患兒,注意藥物配伍禁忌、特殊藥物的使用方法和藥物不良反應;⑤其他護理:對性格活躍的患兒以及睡眠不安穩的患兒,輸液治療期間需特別注意防止輸液管道受壓或脫落、墜床、跌倒等意外。
1.2.2.3準確施護
①將基本護理信息制成表格,同時發放給患兒家屬,以便在要對患兒實施護理時,家長能將患兒召喚至施護地點(主要為病房),護士能及時施護,減少護士尋找患兒的時間;②護士根據患兒檔案和腕帶,核對患兒姓名和病床號,以迅速確定施護對象;③根據檔案上患兒的病情信息、當前狀態、服用藥物和相關檢查,準確完成對癥施護,提高護理效率;④護士向患兒家屬介紹醫院環境及其住院期間注意事項,如開水房、藥房、食堂、相關的檢查科室等,告知患兒在其年齡段可能具有的潛在住院風險,如跌倒、墜床、誤食、誤吸、亂跑等,讓家屬加強對患兒的防范。
1.3效果評價
統計兩組護理意外發生率,每例患兒每天平均護理時間,家屬滿意度等。家屬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4分為滿意,3分為比較滿意,2分為部分滿意,1分為不滿意,0分為非常不滿意。
1.4數據處理
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u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意外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發生意外拔管1例(0.4%),及時發現后得到妥善處理;對照組發生護理意外8例(3.3%),其中3例意外拔管,2例采血錯誤,3例遺漏服藥,均在當日核查中發現,并及時得到糾正。兩組護理意外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8,P<0.05)。
2.2每例患兒每日護理時間及家屬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每例患兒每日平均護理時間低于對照組,家屬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顯示了更好的護理效果。
3討論
兒科患者由于年齡的特殊性,發生護理意外的可能性比成年人要高。成年患者可以通過相關的健康教育告知其注意事項,即使成人患者有不確定的疑問時,也可以通過詢問護士得到解疑,從而自覺地遵守相關注意事項。小兒的理解能力發展不完善,相關的健康教育不能準確理解。另外,患兒的叛逆心理較強,對健康教育內容的遵守缺乏自控能力,也是導致護理意外事件發生的原因。本次對照組相關護理意外均在當日核查中得到發現和糾正,從而避免了不良后果的進一步擴大。但糾正問題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成本和精力,兒科護理量本來就較大,護理工作煩瑣,糾正問題的過程會不同程度的降低護理效率。從我們的臨床體會來看,提高護理工作的針對性,采用護理標識的方法,對特定對象及時,準確地施護,可以減少護理意外的發生,提高護理效率。皮英等采用腕帶標志,但其腕帶上所記載的信息量較大,這會增加腕帶卡片的面積,降低患兒的可接受性,施護時要在卡片上閱讀大量信息,不利于及時把握關鍵信息。我們在腕帶卡片上記錄患兒的少量基本信息,便于快速閱讀,掌握關鍵信息,其實只需要及時準確找到患兒就足夠了。然后將患兒的其他信息記錄在我們為之建立的護理檔案中,根據具體情況分為基本護理和常規護理,具有較好的條理性,可以較快和準確施護,對于提高護理效率和減少護理差錯具有積極意義。設立環境護理標識臨床上也有報道,對衛生間,床頭等增加說明性標志。我們認為,這類標志的閱讀者主要為患兒家屬,患兒對此不一定能準確理解,事實上患兒家屬主要是在開始階段對醫院環境不熟悉,通過一兩次說明性的指導后,會迅速適應醫院環境,所以我們對這類標識未過多涉及。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意外發生率和每例每天平均護理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家屬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顯示了更好的護理效果。我們認為,鑒于兒科患者年齡的特殊性及護理工作的繁重性,采用腕帶卡片和患兒檔案的護理標志方式,并請家長加以配合,對于提高護理效率和降低護理意外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孟鶴萍 單位:浙江紹興諸暨市人民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