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基于臨床護理的兒科護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CNP的概述
CNP是美國20世紀80年代推行的一種標準化護理工作模式,同時也是一種新的護理質量管理方法,它是針對特定的病人群體,以時間為橫軸,以各理想護理措施為縱軸的日程計劃表,是有預見性地進行工作的依據。現今,我國許多醫院已將其運用到疾病護理、健康宣教、臨床教學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運用
2.1教學對象及教學內容
隨機抽取本校統一招收的2011級護理專科兩個班級分為實驗組(65人)與對照組(65人)。兩組均已完成基礎醫學課程(護用解剖、生理病理學、護用藥理、基礎護理技術、健康評估、護理心理學等)的學習,學生的年齡、授課教師以及以往各科成績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教學內容選擇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專科規劃教材《兒科護理學》中新生兒及新生兒疾病的護理。
2.2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課前預習、課堂講授、課后復習、期末考核。實驗組采用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具體方案如下。(1)教師通過集中授課的方式向學生講授相關理論知識;(2)教師和臨床護理專家集體備課,選擇臨床典型案例,提煉護士的工作任務,并將其轉化為學習任務,形成以任務為引領的教學模式;(3)在理實一體教室,讓學生按照臨床路徑表完成學習任務。以“早產兒的護理”為例介紹具體實施情況。
3教學效果評價
3.1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評價3教學效果評價
3.1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評價
兩組學生在本單元(新生兒及新生兒疾病的護理)學習結束后,由兒科護理教研室主任組織學生進行理論與操作考核。理論考核選取2013年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護考急救包”中有關本單元的內容,共選用50道題,每題2分,共100分;操作考核采用場景設置的方法進行新生兒護理操作(如保溫箱、藍光燈的使用及小兒頭皮靜脈穿刺等)考核,考核標準相同。理論、操作考核各占總評成績的50%。
3.2學生對教學模式的評價
單元學習結束后,采用自制的“教學方法及效果評價調查表”對兩組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及時了解兩組學生對本組教學方法的評價。評價內容共7項,包括教學方法6項、教學內容1項。共發放問卷130份,回收有效問卷12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8.46%。
3.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4討論
4.1開展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的必要性
兒科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僅要系統地掌握好兒科的護理知識,還應對臨床實際護理工作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特別是對臨床護理的特點和制度要有深刻認識。近年來,CNP在護理領域廣泛開展,為護理學科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但我國護理教育教材中卻幾乎沒有提及CNP理論,也沒有有關如何將CNP在臨床實施的教學內容,這顯然有悖于職業教育的理念。作為護理教育者,我們有必要讓學生認識這種新的護理理論與方法,使學生進入臨床時具備運用CNP的能力,縮短教學與臨床之間的距離,從而為學生步入臨床護理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4.2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實驗組階段考核總評成績優秀率(38.46%)明顯高于對照組(10.77%),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分析原因:任務引領教學法具有“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教師引導學生去探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以教學內容為依據,結合學生實際,圍繞教學目標這個大任務與學生一起提出并分析小任務,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采用不同的引導方式,使學生在完成小任務的過程中逐步學會新知識和技能。學生的知識框架是由學生自己主動建構起來的,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CNP是針對某一疾病制作護理日程計劃表,對病人何時該做哪項檢查、治療、護理,何時出院等進行詳細描述、說明與記錄。在授課前,將此表提前發給學生,使學生學習有計劃性、預見性、目的性、系統性,有利于學生系統掌握臨床知識。
4.3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能夠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
實驗組學生對本組采用的教學方法在激發學習興趣方面的評價優于對照組(P<0.05);在理論聯系實際、鍛煉臨床護理能力、熟悉臨床護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評價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這表明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能將學生引入臨床,體會不同階段臨床護理工作的動態變化,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融會貫通臨床技能、形成職業意識均有重要作用,能夠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通過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模式,實驗組學生對CNP的認識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能夠縮短學生的臨床準入時間,使其能更好更快地適應臨床工作。
5結語
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醫療費用、節省衛生資源、提高病人滿意度、促進醫護間的相互協作。自20世紀90年代引入我國以來,CNP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國衛生部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組織各試點醫院開展臨床路徑工作。隨著醫療體制和醫保制度的不斷完善,作為一種先進的質量效益型醫療護理質量管理模式,CNP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應用。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能夠使學生掌握疾病知識,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護理實踐能力、臨床護理能力等多種職業核心能力,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林秀芝 王慧玲 于彩霞 趙秀麗 單位: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