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兒科護理學課程綜合改革效果評價,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為了通過《兒科護理學》課程綜合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在2016級護理學專業中隨機抽取1個班47人作為試驗組,通過理論授課、實踐教學以及考核評價等方面對《兒科護理學》課程進行綜合改革;另1個班46人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課程結束后,對兩組護生的考核成績及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結果表明,試驗組護生的病例分析能力、溝通能力、技能操作能力等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郵引可以得出,《兒科護理學》課程綜合改革有助于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兒科護理學;課程綜合改革;效果評價
《兒科護理學》是一門護理專業必修課程,內容較多,但課時相對較少,比起《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這些大課,許多護生思想上不夠重視;再加上兒科護士風險大、護患關系緊張,工作辛苦且收入相對較少,許多護生畢業后不愿意從事兒科護理工作,導致護生對《兒科護理學》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降低,教學效果較差。因此我們對《兒科護理學》從理論授課到實踐教學進行了課程綜合改革,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我校護理學院2016級護理學專業2個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1個班護生47人為試驗組。另外1個班護生46人為對照組。兩組護生在生源、年齡、性別、專業基礎課的學習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授課:1次實訓在實訓室進行,流程為護生預習-觀看視頻-教師示教-護生練習;2次見習在醫院進行,由教師帶領護生在床旁對病人進行護理評估,然后講解具體護理措施。試驗組進行綜合課程改革:理論教學改革包括兩方面,一是整合課程,和《內科護理學》授課教師商討部分重復內容進行調整;二是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如PBL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模擬教學法等。實踐教學改革包括兩方面,一是實訓教學,流程為護生預習-護生自己準備用物-護生演示-護生指正-教師總結-教師示教-觀看視頻-護生練習;二是見習教學,即先去幼兒園見習,了解正常兒童的生長發育情況,練習和兒童溝通技巧和健康教育的能力。再去臨床見習,采用以團隊為基礎的TBL教學模式,首先將學生分為7-8人一組,各小組針對一個病人進行收集資料,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得出護理診斷及制定出護理措施,最后由一人進行匯報。由帶教老師總結點評[1]。考核評價方式改革:采用“理論考試50%+平時成績10%+綜合技能考核40%”模式。平時成績包括平時作業、課堂表現等。綜合技能考核包括個人操作考核10%,社區幼兒園健康教育10%,小組病例匯報10%,臨床見習護理病例書寫10%四部分。
1.3評價指標
課程結束后,采用主客觀綜合評價指標對改革效果進行評價。以理論考試(滿分100分)、病例分析(滿分100分)和實踐技能考核(滿分100分,包括溝通能力40%,技能操作能力60%)作為客觀評價指標。對試驗組護生進行問卷調查作為主觀評價指標,集中無記名填寫并當場收回,全部有效,回收率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
2結果
2.1兩組護生《兒科護理學》考核成績比較
病例分析成績、溝通能力、技能操作考核成績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試驗組護生對課程改革效果的評價
絕大部分護生認為本次課程綜合改革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實踐動手能力,優于傳統教學方法,希望繼續開展。
3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現代社會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培養綜合能力強的實用型護理人才成為護理教育的目標[2]。因此必須對護理課程進行綜合改革,以適應護理高質量人才培養的需要。本研究顯示95.7%的護生認為優于傳統教學,希望繼續開展。一是有利于提高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兒科護理學》課程改革后的理論教學將課程進行整合,節省了學時。各種教學方法的采用更能調動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護生學習的主體地位。PBL教學法通過以問題為基礎的病例討論以癥狀為切入點,可以促進多系統知識的融合[3],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本研究顯示100%的護生認為可以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有利于提高護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改革后的實訓教學要求護生進行用物準備和演示實訓內容,所以護生首先必須認真預習,考慮需要準備哪些物品,對實訓步驟熟記于心。其次是護生演示實訓內容,大家仔細觀察并記錄錯誤操作,演示完后統一指正;接下來教師示教完整的正確步驟,護生就會集中注意力聽講,觀看視頻時進一步進行知識的鞏固;最后護生自己練習,對于易錯的地方進一步避免,完整高效的達到對知識掌握的目的,從而提高其實踐操作能力。本研究顯示試驗組的技能操作成績大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95.7%的護生認為可以增強其實踐技能操作能力。三是有利于提高護生的溝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幼兒園見習使護生和幼兒園健康的兒童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兒童的生長發育規律及心理發育特點,試探打開兒童內心的方式,從而為進一步與患兒溝通奠定基礎。本研究顯示試驗組的溝通能力大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95.7%的護生認為可提高其溝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四是有利于提高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臨床見習采用TBL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分小組進行資料收集,鍛煉護生的護理評估的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組還有利于提高護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能力[4]。本研究顯示試驗組的病例分析成績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且91.5%的護生認為可提高其臨床思維能力。五是有利于全面評估護生的綜合能力。多元化考核形式能全面評估護生的綜合能力,由評分機制為導向激勵護生注重綜合實踐能力的學習和提高,從而為其進入臨床實習打好基礎。68.1%的護生對多元化考核評價方式持滿意態度。綜上所述,本次《兒科護理學》課程綜合改革從理論教學、實訓、見習、考核等多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改革,護生的滿意度很高,教學效果好。
作者:郭小蘭 姚潔 王萍麗 郭妍 單位:陜西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臨床護理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