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藥物化學論文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藥物化學實驗論文
1當前存在的問題
1.1硬件條件不足
我院實驗中心現有藥物化學實驗室、儀器室、準備室各一間,近120m2,能夠滿足教學實驗場地的需求。然而,實驗裝備陳舊且不足,基本都是老式的機械攪拌器、電熱套、水浴鍋等,連基礎的實驗要順利完成都存在問題。例如,合成對氨基水楊酸鈉的實驗中,在用水重結晶時,稍微過量的水都使晶體不易析出,這時需要減壓蒸除多余水分的基本操作(濃縮)在藥物化學實驗室都不能完成,影響實驗的成功率,進而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消極影響。
1.2教學內容孤立
目前,我院開設的藥物化學實驗均為對理論知識的驗證,內容單一、孤立,缺乏連續性、探索性和創新性。每次實驗課,教師都會對實驗目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項等進行詳細講解,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能順利完成實驗,不需要過多的思考。對實驗中出現的異?,F象,很少有學生能獨立分析原因,而總習慣依賴于教師?,F行的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對學生思維方式和潛力的開發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十分不利。
2改革方法與措施
2.1更新添加常規性實驗儀器設備
藥物化學論文投稿問題思考
一、資料與方法
選取ChineseChemicalLetters期刊2015—2017年藥物化學專業稿件中退稿(或大修)稿件328篇。根據審稿專家意見、副主編意見和編輯專業知識,按照退稿原因進行分類和分析,歸納總結并提出具體建議和措施。
二、問題與分析
(一)摘要(Abstract)的信息量不全
摘要的內容是全文的核心內容,在文獻檢索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摘要應該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并且具有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2,3]。但是有些論文的摘要不能體現全文的主要內容,信息量偏少,要素不全,論述方法或結果太籠統。一般情況下,摘要由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與結論(Conclusions)四部分組成,各部分應該具體明確,并且應該給出主要的實驗結果和結論。
(二)引言(Introduction)部分的設計思路不明確、重點不突出
引言部分要求重點突出,避免空泛,通過研究相關文獻后直接引出需要解決的問題[3]。如何指出當前研究的不足并有目的地引導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是引言寫作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引言的撰寫要有一定的邏輯性,并且不能出現較多語法錯誤。引言一般應該與結論相呼應,在引言中提出的問題,在結論中應有解答或討論說明。如果作者未能在論文的引言部分就其分子設計思想提出有說服力的依據(例如藥效團的拼合并非隨意組合等),并且對母體藥物的結構活性關系(SAR)沒有給出必要的說明,給讀者的印象是拼合片段的選擇存在隨意性,這樣就會降低審稿專家對論文創新性的評價。其次,在生物活性篩選中雖然發現了一些與陽性對照藥物作用強度相近的新化合物,但是作者對這些新化合物的優勢或潛在優勢沒有提出有說服力的觀點。文章的結論僅限于對實驗結果的一般性概括,不能體現論文實驗結果的重要性;另外,如果論文的英文寫作語法錯誤還較多,這樣的稿件一定會被退稿。例如有一篇抗菌藥物合成的論文,審稿人提出:(1)在設計思路上,作者采用片段拼合方法設計新化合物,依據不充分。建議作者在分析具有明確抗菌活性化合物藥效團基礎上,采用結構多樣的片段與藥效團接合,獲得新化合物。(2)英文撰寫需要修改,過多重復,并且存在很多語法錯誤。再例如對于4-苯氨基喹唑啉類激酶抑制劑的報道已經很多,如果還是利用該骨架進行衍生合成新化合物,關鍵是要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如果對于化合物的設計思想并沒有給出充分的理由,對于取代基的性質和種類也沒有進行詳細的研究,這樣的論文會讓審稿專家和讀者感覺化合物設計比較盲目,沒有創新的設計思路。如果根據母藥或已有藥物(leadcompound)設計新化合物,設計思想要有事實依據,指出候選藥物的不足要有文獻或數據支持,不能猜想,不然審稿人就會認為設計思想的基礎不可靠。如果發現化合物體外(體內)活性與化合物結構不符一定要分析具體原因,否則審稿人也會提出疑問。最終設計的化合物要向著活性更好的化合物結構靠近。
實驗過程管理藥物化學實驗論文
1實驗前
1.1實驗教材教具的準備工作
選擇與本校實驗條件相匹配的實驗項目及教材,是保證藥物化學實驗效果的前提條件。教材或實驗講義中應避免含糊不清的字眼或有歧義的實驗流程,加強實驗設計及規劃,明確每次實驗的知識點、操作技能點、實驗目標與要求。編排好與理論內容銜接的實驗進度,藥物化學本科教學實驗內容應向藥物的質量控制、配伍禁忌、生產及儲存保管等更貼近生活、符合工作崗位需求方面的內容傾斜,注重實驗內容的實用性,確保實驗項目對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融合。重視多媒體、視頻教學在實驗講解中的作用,在實驗過程中那些比較復雜的裝置和實驗現象,如果單憑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可能會耗費不少時間和精力而效果并不理想,采用多媒體及視頻錄像輔助教學,使實驗講授更加生動、形象,使學生感受直觀,記憶深刻,學習效率提高而不良習慣、不規范性操作大大減少。
1.2實驗儀器設備及耗材的準備工作
實驗員對儀器要進行日常保養、常規檢查,使用前對儀器進行調試,保持儀器的良好運行狀態,不可用的儀器設備及時報廢并重新申請購買;對藥品、試劑及時盤點并按要求新鮮配制,確保其有效性和濃度的準確性;對實驗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險隱患進行排查,確保實驗室水、電、通風狀況良好;實驗員應提前準備實驗,并隨時在崗,對學生所需的部分實驗耗材隨時提供和補充。
1.3帶教教師的教學觀念的更新與轉變
教師是實驗教學的引導者、策劃者和監督者,在實驗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實驗態度很容易受到帶教教師的影響,教師教學態度嚴謹與否將直接影響實驗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態度的重要性,重視實驗在職業素質養成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其思想品德、群體合作性、工作習慣、學習創造力的培養。
天然藥物化學教學論文
1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天然藥物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培養他們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作者發現,在對不同章節的講授過程中,在不脫離教學大綱范圍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選取重點、熱點等前沿問題,適當地列舉出相應的實例,能加深學生對相關章節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講授第一章緒論部分為例,可引入生活當中一些熟悉的例子,讓學生對天然藥物的作用、提取分離的方法等有直觀的認識。以日常使用的化妝品為例,相宜本草潤白滋養面膜中含有當歸提取物,因為當歸水溶液能抑制黑色素形成,具有抗衰老和美容作用,而起這些作用的是其中的維生素、有機酸等有機成分及微量元素;碧歐泉男士熾能醒膚爽膚水中含有人參精華,人參浸出液中的多種皂苷和多糖類成分可達到擴張皮膚毛細血管、增加皮膚營養的功效。再如目前市場上出售的中藥減肥膠囊,大多含有山楂、三七、黨參等中藥提取物,山楂中的黃酮類熊果酸、齊墩果酸等可降低總膽固醇,脂肪酸可促進脂肪氧化;三七中的三七黃酮A、三七氨酸降膽固醇效果顯著。通過這些熟悉的實例,學生探究天然藥物化學的欲望被激發起來,很自然地感受到學習這些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改革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和難點
學生在初學天然藥物化學時可能會對該門課程產生繁多、復雜的印象,而實際上該門課程具有極強的規律性。提取分離和結構鑒定是天然藥物化學的核心內容,在授課時針對不同章節著重講授各種類型天然藥物的理化性質、提取分離及結構鑒定的方法,但每一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又不盡相同。如在講授蒽醌類化合物這一章節時將提取分離作為重點,結構鑒定作為輔助知識來講解;黃酮類化合物在講授時其理化性質、提取分離及結構鑒定均是重點內容,其中結構鑒定更是要作為難點內容來講授,并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適當調整課時,學生在掌握并牢記黃酮類化合物氫譜碳譜的特征性數據后結構鑒定就變得非常有規律可循了。
3調整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能力
作者發現,天然藥物化學如果采用傳統講授式即“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地位,這種教學方法持續一段時間后學生會變得缺乏獨立思考和積極思維的能力,不僅影響學習的積極性,更加影響教學效果。因此,作者對教學方式不斷進行調整,使教學形式變得靈活多樣,如在講授緒論部分的提取和分離方法時采用多媒體模擬動畫的形式,模擬凝膠色譜的分子篩原理、連續回流提取等,使學生對不同的提取和分離方法的特點有直觀的認識并便于記憶;在講授糖和苷類化合物章節時引入球棍教學模型,讓學生自己動手搭出不同糖類的構型,分析其優勢構象,學生通過對模型的操作,對相關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講授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鑒定時給出幾個具體的黃酮類化合物結構和譜圖數據,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之后每組選出學生代表闡述本組的觀點并進行結構解析,教師進行點評并最終總結,從而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對于某些類型的化合物,其化學位移數據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在為學生進行總結歸納的同時也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對這些數據進行總結和記憶,并互相交流經驗,學生通過自己動腦思考,達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4合理安排實驗,提高教學質量
結構式軟件藥物化學教學應用
摘要:
基于藥物化學課程要求和特點,我們對教學方法的改革進行合理規劃,以提高化學制藥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通過ChemDraw軟件可將傳統單調、枯燥的化學結構和抽象的化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诖耍珻hemDraw結構式繪制的運用給了我們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通過教學方法改革,達到了實踐教學目標,保障了應用人才的培養質量。
關鍵詞:
結構式軟件;藥物化學;教學
建立新的藥物化學課程體系(引入化學結構式繪制的輔助教學軟件,并且引導學生學習、參與、互動有關結構上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規范化、軟件化、信息化的化學結構學習方法,提高理解、解析、應用化學結構知識,解決藥品合成、制劑、檢測、儲運等環節涉及到的結構式方面的問題的職業能力。在總課時不變的情況下,按課程標準中重點掌握的藥物種類,確定實施化學結構式軟件教學探索的藥物范圍。解決學生以往對于重點需要會認,會畫的藥物結構學習的老大難問題。通過植入化學結構式軟件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在畫結構的同時更加清楚藥物的基本母核和取代基團之間的關系,以及各結構的基本性質。
1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路
藥物化學是一門發現與發明新藥、合成化學藥物、闡明藥物化學性質、研究藥物分子與機體細胞(生物大分子)之間相互作用規律的綜合性學科,是藥學領域中重要的帶頭學科。《藥物化學》亦是我?;瘜W制藥、藥物制劑、藥物檢測、藥學等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也是藥學各專業學生開始接觸和認識各種藥物的一門課程。該課程建立在有機化學與無機化學學科的基礎之上,涉及醫學、藥學、生物學等各個學科的內容,在學科建設與發展中起著重要的銜接作用,是學好藥理學、藥劑學以及藥物分析等藥學專業課程的必要基礎。藥物化學是建立在化學和生物學基礎上,對藥物結構和活性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經過幾年的課堂教學、教學反饋及教學效果的總結分析,我們發現學生普遍對于藥物活性及作用規律掌握較好,而對于藥物結構和涉及化學結構的理化性質、穩定性、配伍使用和合成方法等知識點難以消化。通過和在校學生及就業學生的交流和跟蹤分析,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正確的應用化學的方法來學習藥物化學,大多數人仍然停留在“背誦”的學習階段來學習藥物化學?;诖耍瑸榱颂岣邔W生的化學結構應用能力與藥物化學解讀化學結構式的能力,更為了遠期提升就業競爭力,有必要對我校的藥物化學課程教學方法進行實踐化創新探索。本項目計劃運用化學結構式繪圖軟件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并借此提高學生的化學結構式識別和應用水平等綜合素質,提高就業競爭能力[1]。
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究
摘要:
藥物化學是藥學學科中的龍頭學科,為進一步提高藥物化學實踐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藥學專業復合型人才,從強化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增加設計性實驗、注重學科間融合、考核方式改革等四個環節入手,探索適合全國中醫藥院校藥物化學課程的建設思路。
關鍵詞:
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藥物化學是藥物學科中的龍頭學科,屬于制藥工程專業、藥物制劑專業的必修課。藥物化學實驗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使學生了解藥品的研究、生產、檢驗等基本過程。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意義重大。要培養一位合格的藥學領域專業復合型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要具備過硬的實踐能力。長春中醫藥大學藥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的藥物化學課程始建于2001年,在眾多的中醫藥院校中,起步相對較早,但還不成熟。本文針對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探索。
一、教學內容改革
(一)創建適合中醫藥院校實驗教學的新體系
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模塊化教學設計
摘要:模塊化教學是依據教學目的將教學內容劃分成不同層次模塊,每個教學模塊中都包含了特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各模塊之間相互關聯、層層遞進,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該文探索了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課程模塊化教學設計思路,力求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提升學生創新研究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生藥學/教育;教學;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模塊化設計
“天然藥物化學”是藥學專業主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課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因此,我校于2017年將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課設置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教學時數與理論課學時數相同,均為72學時,旨在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掌握天然藥物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結構類型、理化性質、提取分離、檢識和結構鑒定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和培養學生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具備天然藥物新藥研發的素質,使學生具備科學研究的思維、素質及嚴謹的科學作風。
1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課程存在的問題
根據課程特點,我校天然藥物化學實驗安排了9次實驗,每次實驗8學時,學生每兩周進行一次實驗,由于間隔時間太長導致實驗缺乏連貫性,學生對實驗缺乏整體認識;其次,為強化規范化操作練習,教師提供給學生“菜譜式”操作流程,學生只需照單操作,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思維僵化,不會解決實際問題,更難以適應企業生產、科學研究等工作的實際需要[1]。教學組對學生發放實驗課滿意度調查問卷,并通過分析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課很感興趣,但認為創新型和設計型實驗項目不夠,有的學生提出增加一些與畢業設計或就業相關的實驗,如天然化妝品、保健品的制備等,可見學生并不滿足于被動操作和機械重復,對實驗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2]。
2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模塊化教學設計思路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為了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組依據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大綱,將教學內容或組合或分解成相應的模塊(表1),根據培養目標確定技能目標,明確學生在各個模塊中需要掌握的教學內容,并最終實現培養目標。模塊一的設計思路:本模塊的實驗項目多為經典驗證性內容,旨在強化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如藥材的前處理、回流、煎煮、過濾、結晶與重結晶、萃取、薄層色譜與柱色譜等,其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天然藥物提取分離有效成分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加以熟練運用,提高學生操作技能。模塊二的設計思路:由于傳統菜單式、驗證性實驗內容不能很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以應用和成果導向為目的的實驗項目尤其能夠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3]。例如我校天然藥物化學學科多年來圍繞新疆特色植物資源,結合課程的研究性和實踐性特點,利用充足的研究經費和科研創新,開展了一系列研究,經過多年的積淀和發展,獲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并挑選成熟的科研成果引入實驗教學,如我們對肉蓯蓉的研究取得系列成果,肉蓯蓉苯乙醇苷制備工藝穩定成熟,是最好的實驗教學范例,該實驗既能體現課程的重要知識點,又切合生產實際,集中體現“產-學-研”相結合的藥物開發思路,因此面向學生開設了實驗“肉蓯蓉中苯乙醇總苷的提取純化和結構鑒定”[4⁃7]。此外,根據科研成果教學組還設計了“新疆地產藥材苦豆子生物堿的提取、分離及鑒定”。這些綜合型實驗涉及實踐技能訓練內容很多,主要有溶劑回流法的操作,大孔吸附樹脂法分離的原理、操作及結果判斷,葡聚糖凝膠色譜法分離的原理、操作及結果判斷,硅膠薄層法分離的原理、操作及結果判斷等,讓學生在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驗技能方面得到提高,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訓練,并培養了學生早期的科研素質[8⁃9]。更重要的是,很多學生對家鄉的資源了如指掌,如數家珍,有些藥材甚至長在家門口,看到熟悉的資源有如此大的藥用價值,學生會涌現出無限自豪感,會更加熱愛家鄉,并樹立扎根邊疆、服務邊疆的家國情懷,成為未來穩疆建疆的力量。模塊三的設計思路:98.94%的學生贊同自主選擇實驗[2],說明同學們自主學習的熱情高漲,主人翁意識強烈,對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興趣濃厚,愿意嘗試創新性實驗。教學組鼓勵學生實踐自己感興趣的實驗,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自選模塊主要由設計型實驗組成,學生充分挖掘家鄉藥材資源如新疆鼠尾草、番茄、肉蓯蓉、沙棗、紅景天、枸杞等,經查閱文獻、討論并設計技術路線,完成實驗等環節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作風;通過分析數據、撰寫論文或實驗報告、答辯等環節,培養了學生表達撰寫能力、自主思考問題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了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個性化培養。此模塊充分體現了專業課程的理論性、實踐性和研究性特點,以基礎技能培養為底座,滲透專業應用和思維創新,涉及到技能、能力、素質、思維等全方位的綜合訓練,為學生提供早期科研的舞臺,充分體現了“厚基礎、寬口徑”的教學理念[10⁃11]。模塊四的設計思路:上述三個模塊是按照“循序漸進”原則構建的實訓體系,對學生素質和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是層層遞進的。然而,教師和學生是否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完成培養目標中的任務,合理、系統的考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以前實驗考核只是作為理論課的附屬部分,實驗成績等于平時操作成績加實驗報告成績,且只占課程成績的15%,該成績不能全面評價學生的實驗情況,導致學生對實驗課不夠重視,認為實驗課是理論課的附屬品[12]。為強化實驗課質量,全面客觀評價學生的實驗質量,我們對實驗課教學進行了如下改革:(1)將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課單獨立課,72學時(4學分),與天然藥物化學理論課在第六學期同時開課,并選派優秀的高年資教師參與實驗教學。(2)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成績由實驗理論考試(30%)、實驗操作考試(40%)和實驗平時成績(30%)組成。實驗理論考試為筆試,從建立的題庫中抽取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問答題等組卷,卷面總分100分,占總成績30%;實驗操作考試由每個學生單獨操作,按操作50分、結果判斷20分、實驗報告20分、衛生10分共計100分,此部分占總成績的40%;實驗平時成績是對學生平時各次實驗的操作、產物得率及純度、思考題、衛生等方面的得分加以平均得出的,占總成績的30%。(3)在理論課上強化實驗課知識,課上對學生隨機提問知識點進行檢查,加固知識的梳理,然后由老師串聯知識點和框架知識結構,以點帶面,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的有機結合。自從進行上述改革后,學生對實驗課的態度大為改觀,重視程度不斷加強,操作水平和實驗報告質量明顯提高。學生對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課的興趣更加濃厚,致使天然藥物化學SRTP項目成為熱門選項,每年畢業生爭相來實驗室參加畢業設計,在學生中贏得良好的口碑。綜上,模塊化教學在設計上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通過不同模塊的組合,加強對學生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創新思維訓練、知識整合訓練等多種實踐訓練,充分發揮天然藥物化學實驗的教學功能,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生藥物創新研究能力、全面提高藥學人才質量。
藥理學教學改革思考
摘要:經濟社會和藥學行業的發展,對藥學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突出專業學科教學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本文以藥理學教學為例,探討藥學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綜合素質;藥理學;藥學專業;教學改革
高職藥學專業主要培養面向藥品生產、檢驗、管理、銷售、藥學服務等相關崗位的一線技能型人才。其中,藥理學是其重要的主干課程之一,為藥學專業各崗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專業知識支撐。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下,人們對高質量藥品和藥學服務的需求大幅提升,對藥學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培養符合社會和崗位需求的合格藥學專業人才,本文對高職專業《藥理學》的教學改革進行探討。
1藥理學課程特點
藥理學主要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規律和及其作用機制的學科?;A課程包括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等,關聯課程有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藥事管理學等。由于相關課程眾多,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作為基礎,且藥物種類多而雜,且涉及深奧枯燥的藥理機制,學習難度較大。受課時和大班教學的限制,藥理學教學仍以課堂“灌輸式”教學居多,[1]學生參與的機會較少,不利于學生創新和科研思維、自主學習和實踐能力、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結合新時期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探索教學目標達成率更高的藥理學教學方式,對藥學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2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
進入數字信息時代,生活、學習、工作內容高度信息化,在教學中積極引入信息化教學手段,既符合學生興趣需求,也能促進學生探索、創新精神和信息化素養的形成。[2]藥理學包含眾多的體內藥理過程、微觀的藥理學機制,僅依靠文字和平面圖片講解,在理解上依然較為抽象。為直觀、立體、動態的展現這些作用過程,可以將其制作成簡明、形象的Flash動畫。對于課程中部分教學難點,學生難以通過課堂的一次講解而掌握,為幫助學生補充學習、復習,教師可以制作教學難點的微課上傳網上教學平臺,供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應用藍墨云班課、雨課堂、超星學習通等移動教學平臺,翻轉課堂教學,加強課前、課中、課后學生學習管理,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溝通,提升學習趣味性,[3]將學生注意力重新轉移回專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