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細節管理論文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細節化護理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58例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均經頭部CTA或DSA腦血管造影證實為顱內動脈瘤破裂所致。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及對照組。干預組29例,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齡39~65歲,平均(47.5±8.6)歲;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瘤13例,前交通動脈瘤6例,大腦中動脈瘤5例,頸內動脈床突上段動脈瘤1例,多發動脈瘤4例;開顱夾閉21例,介入栓塞8例。對照組29例,其中男8例,女21例;年齡37~62歲,平均(44.6±7.3)歲;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瘤15例,前交通動脈瘤4例,大腦中動脈瘤6例,頸內動脈眼動脈動脈瘤1例,多發動脈瘤3例;開顱夾閉22例,介入栓塞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Hunt-Hess分級、karnofsky評分(KPS)、日常生活能力(ADL)經統計學分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入院后,均常規入住監護室,予重癥監護,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狀態、瞳孔及生命體征的變化,避免精神刺激和聲光刺激及一切可能引起血壓和顱內壓增高的因素,如用力排便、打噴嚏、情緒激動等,以減少動脈瘤再破裂出血的發生。干預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細節化護理管理干預,即對患者在給予集中化護理管理的基礎上注重細節護理,運用科學、規范、合理、細致的臨床護理方法,從環境管理、心理護理、病情觀察、用藥管理等方面對患者實施精心的護理。具體干預方法如下。
1.2.1強化細節管理理念,讓“細節事關患者生命利益”的意識深入人心
首先做好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加強護士對細節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指導護士如何把工作做細做好;培養護士良好的觀察力,把關注細節時刻牢記在心。如在觀察病情過程中,密切觀察動脈瘤破裂的前兆和體征對于預防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十分重要,如aSAH患者出現眉弓上方疼痛并向耳后放射、疼痛逐漸加重、一側動眼神經麻痹、瞳孔擴大和對光反射消失時,都高度提示動脈瘤正在擴大并有破裂的危險。
神經內科細節護理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5年3月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56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80例。觀察組男151例,女129例,年齡47~78歲,平均(59.5±3.5)歲;對照組男148例,女132例,年齡48~80歲,平均(60.1±3.7)歲。所有患者均診斷確診為神經內科疾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比較價值。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內科常規護理管理模式進行管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基礎上實施細節護理管理,主要內容如下:(1)培養護理人員細節管理意識。科內成立專門的細節管理小組,護士長擔任小組長,晨會時通過回顧總結和晨間床頭交接等方式分析在日常護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討論問題存在的原因,總結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細節問題,實施針對性護理技能培訓,增加護理人員細節思維意識,提高細節護理能力。(2)制定規范化的細節管理制度。在神經內科管理工作中,要求根據完善的細節管理流程開展護理管理工作,嚴格規范細節護理中每一項護理技術、護理服務中的細節問題,制定全面的護理工作手冊。如預防患者跌倒、壓瘡及走失等細節護理;并制定完善的護理人員交接班制度、核對制度以及應急預案等,實現流程化、制度化、規范化的細節管理,降低各種差錯事件發生率。(3)突出護理工作重點。在神經內科中,由于危重癥的中老年患者較多,例如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及腦出血患者等,安全事故發生幾率大,護理風險較高,因此晨間床頭交接班時,需將危重癥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重點護理對象,加強安全監管,每天查看病人每一寸皮膚完整性,進一步細化細節管理流程,減少護理事故發生。
1.3觀察指標
由醫院護理管理部門根據《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價,主要根據醫院相關護理評價標準對包括病房管理、安全防護、護理文書、護理操作等方面進行量化評分。并在患者出院前1天采用醫院自制好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本次護理工作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好。
細節管理中神經內科護理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間,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患者共88例,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對照組患者男22例,女22例,年齡18~46歲,平均年齡(36.3±3.1)歲,包括8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9例腦梗死、11例腦出血、9例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神經病、7例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觀察組患者男25例,女19例,年齡20~48歲,平均年齡(38.3±2.3)歲,包括10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9例腦梗死、8例腦出血、8例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神經病、9例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排除標準:過敏體質患者、哺乳期婦女或孕婦、心肺功能嚴重不全患者、腫瘤患者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兩組患者無論是年齡、性別以及既往病史或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加強細節管理措施,其方法如下:
1.2.1提升護理人員的自身修養:
神經內科中的所有護理人員都在平時加強自身修養,對自身的知識體系進行強化,尤其是加強對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因此,應當在院內定期開展各種針對護理人員的相關神經內科護理培訓,讓所有護士都有憂患意識,對于可能出現差錯的地方進行重點培訓和防范,確保每一位神經內科護士在工作的過程中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最大限度保證患者的護理安全和護理質量。
學校后勤管理課題研究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如火如荼,課題研究成為教育工作者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教育教學品質、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眾多的基礎教育課題研究中,涉獵學科教學、學生德育的內容不勝枚舉,而基礎教育的學校后勤管理研究卻鮮有嘗試。作為學校后勤管理者,通過多年學校后勤管理的實踐及“十二五”“十三五”立項課題的研究,使我們對學校后勤管理課題研究的現狀與未來有了點滴思考。
一、課題研究的情況
2014年初,我中心從全市學校后勤管理的“觀念落后、不創新;管理粗放、不到位;做法簡單、不高效”現狀著眼,立足全面提升我市學校后勤管理水平,成立了遼源市教育學會學校后勤管理專業委員會,并提出了《學校后勤管理創新研究與探索》這一課題。作為省教科辦、省教育學會、市教科辦的重點研究課題,總課題下設6個子課題,由市直、縣(區)13所學校承擔,共174位城鄉中小學、幼兒園的后勤管理人員參研。2015年11月,圓滿結題。此項課題不僅是我市學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更開啟了我省學校后勤管理科學研究的先河。課題研究成果,直接惠利于課題研究實驗學校,成為推進實驗學校后勤創新管理與學校特色發展的理論支撐和實踐動力,為我市學校后勤管理理論發展和文化提升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16年我中心又將《學校后勤管理與學生能力培養的研究》申報為省、市“十三五”課題,總課題下設14個子課題,由市直、縣(區)14所學校承擔。目前,結合全市學校后勤管理實際,按照課題研究方案,正穩步向前推進。
二、課題研究的現狀
“十二五”課題已圓滿結束,“十三五”課題仍在進行。但在實踐中,我們認為學校后勤管理課題研究工作的現狀仍不容樂觀。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難
課題研究雖是我市學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一大亮點,在實施過程中有領導的高度重視、專家的指導點播、基層學校的極大熱情等有利因素,但仍存在諸多難處。一是基層學校缺乏研究環境。很多領導、學校后勤管理者及教師仍認為學校后勤管理就是為教育教學提供物資與后勤保障,只需力氣,無需理論,更無需研究。在課題研究中給予的鼓勵、支持不大;二是后勤人員缺乏研究理念。后勤工作人員常是年齡大或不善教的教師,工作中多是彎腰干活,少于書本研磨,不愿自我改變;三是后勤人員缺乏創新意識。有的后勤人員常沉醉于老規矩、舊經驗的信手拈來,沒有想法和創新;四是后勤管理人員精干人員少。許多優秀管理者大多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后勤管理人員中即使有優秀者,也多是一人身兼多職,工作繁雜,沒有時間、精力從事課題研究;五是基礎教育中的學校后勤管理研究資源缺乏。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看到國內外對高校后勤管理創新研究的較多,占到九成,而對中小學和幼兒園后勤管理創新研究的極少,不足一成。在學習和培訓中,非常缺少這方面的資料和專家。
煤炭企業醫院學科建設思考
摘要
目的對三級綜合煤炭企業醫院學科建設進行有益探索,為醫院今后學科發展及其他煤炭企業醫院學科建設提”供借鑒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以前醫院開展學科建設工作中的探索及取得的成績。結果通過重點學科建設,醫院醫療質量逐年上升,科研水平逐年提高。結論醫院實施的學科建設戰略能夠促進醫院學科建設水平逐步提高,并對其他三級綜合煤炭企業醫院起到示范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
煤炭企業醫院,重點學科,學科建設,醫院管理
與其他行業相比,煤炭生產是一種高危行業,近年來,煤炭市場陷入低谷,形勢嚴峻,而煤炭企業醫院因為受到其企業經營效益的影響,加之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醫療衛生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煤炭企業醫院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管理者們越來越多的認識到,醫院要生存就必須保持創新與發展優勢,樹立醫院品牌,而學科建設在醫院品牌建設中發揮龍頭和帶動作用[1]。本文總結我院2016年以前在重點學科建設中的有益探索和思考,為醫院今后學科發展和其他煤炭企業醫院提供借鑒的理論依據。
1煤炭企業醫院學科建設現狀
1)人才總量不足、梯隊結構不合理情況普遍存在,沒有形成自主創新、持續改進的良性工作機制。人才的質量與結構是制約學科發展的關鍵因素,煤炭企業醫院的人才與衛生系統內醫院相比明顯匱乏,加上近幾年老年專家和年輕醫務人員的流失,成為困擾煤炭企業醫院管理者的大事。
企業物資管理探究(3篇)
第一篇:石化企業物資管理供應鏈理念分析
一、供應鏈的內涵
現代管理學認為: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供應鏈不僅是一種管理手段,更能體現現代管理思想。物資供應管理企業生產循環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整個企業供應鏈管理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同樣面對著供應商、內部物資的需求方。因此,從整個企業的角度來看,物資供應管理是整個企業供應鏈中的一環,而由于物資供應管理同樣面臨著供需雙方,可將供應鏈理念封閉性地單獨運用到物資供應管理中。
二、石化企業物資管理的現狀分析
目前,許多石化企業隨已提升了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但仍沒有將信息系統在供應鏈管理的理念下進行集成,內部信息的共享性較差,內部部門間的信心傳遞交流不暢通;同于與外部企業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及暢通性更差。信息的獲取、傳遞與集成在供應鏈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物資流、信息流、資金流、價值流及工作流相互交織形成了完成的供應鏈體系,本文接下來按照這一思路對石化企業物資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進而再此基礎上初步設計供應鏈理念下石化企業物資供應流程。
1.內部信息共享性較差
石化企業現有系統中,物資供應管理供應系統稱為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與其他部門的信息管理系統銜接較差,各部門的信息管理系統多數都是獨立開發,缺乏整體上的規劃與部門間信息系統匹配性的戰略安排,各部門在信息的占有、利用上形成了“孤島效應”。信息“孤島效應”導致了部門間信息傳遞與共享的“瓶頸”,抑制了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限制了管理效能的發揮與提升。
計算機網絡教育解析(6篇)
第一篇:計算機網絡教育發展及實施
一、計算機網絡教育的發展
隨著計算機不斷普及,計算機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必備品,是人們實現工作、交流、購物、學習的工具。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發展下,計算機網絡教育也應運而生。計算機網絡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不受時間、地點、次數及進度等限制,能自由利用網上資源,快速查找,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現階段,計算機網絡教育已經成為教育方式發展的新趨勢,教育也隨之進入網絡教育的新時代。網絡教育不斷發展,讓很多高校都對網絡教育趨之若鶩,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設備,不斷整合自身的教育資源,加入了網絡教育的行列,寄希望于網絡教育來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劣互補,從而不斷提升學校的影響力,吸引生源。不過我國網絡教育發展程度還比較低,網絡教育的規模及覆蓋范圍還有限,很多網絡教育資源的共享性、互動性不足,這些都是應該正視的問題。在我國網絡教育中,存在著以下共同的缺陷。第一,網絡教育的課程設置較單一,內容較少,而且網絡教育的內容太生硬,大多為教師課堂講解的刻錄版,學生對網絡教育的興趣不高。第二,在網絡教育中,很多課程的更新速度非常緩慢,學生難以及時地獲取所需的知識。第三,在網絡教育中,視頻課件雖然發展速度較快,而且普遍受學生的歡迎,但很多視頻軟件都需要付費或者下載相關插件,不利于視頻課程傳播與使用。第四,網絡教育的知識保護意識較淡薄,這使得網絡教育的很多資源實為盜版資源,知識準確度較低,文本課件常出現缺頁少字等問題,視頻課件也經常被壓縮,或模糊不清,導致學生興趣降低。綜合這些問題,在開展網絡教育時,應該建立一個有序、有強大生命力的網絡教育系統,這需要一個有組織的專門機構來負責這項專題建設,系統地為未來的發展制訂科學的規劃。
二、計算機網絡教育的實施途徑
網絡教育如果一味沿自發性的途徑進行發展,將不利于網絡教育的快速發展。應設置一定的組織機構,專門為網絡教育的發展服務,那么將極大地推動網絡教育的發展。
1.成立網絡教育的信息管理中心
在網絡教育中,學校是網絡教育的受益者,也是網絡教育的推動者之一。學校可以利用其豐厚的教學資源、先進的師資力量、共享式的教學信息等優勢來推動網絡教育迅速發展。不過在學校推行網絡教育,首先應該注重信息管理中心構建。如果學校仍采用傳統的電教管理模式,無論是專業管理水平還是網絡寬帶維護等都難以保障網絡教育的順利開展。因此學校應該成立網絡教育專業性的信息管理中心,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對網絡教育的課程軟件進行優化設計,對網絡教育的課程內容進行及時更新,對網絡教育開展中存在的網絡故障、網速較慢等網絡疑難問題進行及時排解,以確保網絡教育的順利進行。此外,在網絡教學中,學校信息管理中心還應該成立專門的信息收集與分析匯總部門,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意向,結合網絡教育的發展現狀,對課程內容進行設計與更新。在網絡教育的開展中,對于課程內容或環節的設計與設置等,可以由學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師牽頭,由學生擔當主力來進行網絡教育日常信息的更新與維護。這樣既能夠及時地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教育的管理與維護技能,還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最終保障計算機網絡教育的高效快速發展。
建筑工程管理論文6篇
第一篇
一、現階段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
在現在這個知識經濟型社會中,企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企業的發展狀況,甚至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發展前景。但是眾所周知,我國建筑企業隊伍質量良莠不齊。結構層次存在著極大的不合理成分,暴露了不少問題,如:①存在著重視工程技術人員,輕視管理人員的現狀:由于生產力能夠體現出直接的效益,從而輕視了對于管理人員的培養,這樣即使短期內可以體現出直接的經濟效益,但是在承辦一些較為復雜的大型活動時,其弊端就會突出的表現出來。②高等教育以上學歷的從業人員總量偏少,特別是我國以農民工為主體的現場施工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這點其實與上一條類似,短期內可以看到從雇傭方面節約下的一大筆資金,但是實際上卻限制了企業向高精尖方向的發展,最終甚至會導致被市場淘汰的結果。事實上,這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多方面、相對復雜的性質所必然導致的結果。結合“建筑工程管理論文3篇”提供的建議,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從業人員的素質亟待提高。
2.工程技術管理不夠明晰
建筑工程的技術管理首先需要管理人員需要對施工圖紙進行全面的了解并掌握,要從工程項目具體情況著手,只有這樣,才能對于工程有一個宏觀上的把握,從而有利于解決相關的突發情況。其次則需要技術管理人員充分考慮自身的工作能力,并結合氣候、環境、資金等多方面因素,認真、合理地做好工程管理的技術組織和工程管理工作,從而為最終將測繪以網絡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奠定基礎。要切實做到從小到大、由點及面,確保每一分項工程納入到受控范圍之中,也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保證建筑施工的工程質量。最后一點則是,在進行施工前,技術管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復核,根據具體的質量標準規定,全面的檢查關鍵部位;將工程技術信息管理各項工作流程進行全面的完善,從而防止重大差錯的產生,進而對建筑工程項目的使用和質量帶來影響。由此觀之,技術管理是一項對于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很強的工作,需要專業的人員,而由于人員素質的限制,現階段我國的工程技術管理工作仍不夠明晰,尤其遇到大型工程時,便更是十分混亂了。
1.3安全管理極易被忽視,或是不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