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西文化差異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提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交流愈加頻繁,英漢翻譯對國家與國家之間人們的溝通起著連接作用,英漢翻譯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引起人們重視。但是在英語翻譯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如果沒有很好地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與價值觀的差異,就會影響英漢翻譯質量,特別是翻譯一些優質的英美文學作品。為此,本文就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對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的對策與方法。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差異;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
一、引言
英漢翻譯就是將一種語言轉換為目標語言的過程,同時也是國家文化之間轉換的過程,受到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的影響。翻譯人員在對一些重要的英美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往往受到文化與價值觀的影響,導致翻譯人員不能很精確地表達英漢文學作品的真正價值內涵。為此,翻譯人員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時,不僅需要掌握正確的翻譯技巧,同時也需要對兩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與價值觀差異進行認真的研究與比較。
二、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的影響
(一)中西方文化當中的文化風俗,對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的影響。中西方文化差異自古以來一直存在,雖然自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開始,中國與西方國家已經開始進行經濟與文化的交流,但是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等的影響,中西方文化風俗的差異依然不可動搖,例如,在中國“龍”代表強大與吉祥的象征,中國人民將自己比喻為炎黃的子孫;而在西方國家,“龍”作為邪惡的代表,同時也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力與能力。為此在西方國家的一些電視劇或者電影當中,龍都是代表著反叛,并且具有強大力量的角色。因為這種中西方文化風俗的差異,翻譯者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翻譯時容易出現正反派角色混淆的現象,因此需要翻譯者注重中西方風俗文化的不同。
(二)中西方文化差異中的價值觀差異,對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的影響。中西方文化差異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價值觀的差異是很重要的差異因素,需要中國的英漢翻譯者對中西方的價值觀差異進行仔細的研究和分析。在中國,中國人推崇儒家文化,在做事情時遵循“家和萬事興”和“以和為貴”的思想,同時中國人民講究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文化思想,強調團結的力量,儒家文化在我國人民的心里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而在西方國家,西方人強調個人英雄主義,喜歡強者,對于能力越強的人,他們就會越推崇。例如,在英美的文學作品《貝奧武甫》中有這樣一段話,“theheroandthemonsters:valuesinBeowulfreconsidered”,中文則翻譯為“對人類理性的呼喚”;“atheoldmanandtheseatheoldergenerationandrespectfuloftradition”,翻譯為中文是“《老人與?!分猩闹匾砸约袄弦惠叺膬炐阄幕瘋鹘y”。因此,這種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差異導致中西方人們的精神崇拜的不同,在翻譯時給中國翻譯者造成了很大的阻礙。為此,中國翻譯者想提高英美文學作品的英漢翻譯質量,就需要在了解西方價值觀的同時,認真揣摩文學作品中作者的內心精神崇拜,這樣才能夠高度還原英美文學作品中作者的原意,達到英漢翻譯的目的。
(三)對語句表達的語法不同,給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造成影響。中西方文化差異中的語法差異是中國英漢翻譯者需要研究的重點內容。中西方國家在語句的表達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這使中國的英漢翻譯者的工作變得更加艱難,如果不注重對中西方語法差異的分析,就會降低英漢翻譯效果,造成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內容的錯誤。同時中西方對于口語的表述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在中國對“早睡早起對我來說很重要”的表達,如果依據中國對于語句的表達語法進行英文翻譯,則會成為“onlytobedandonlytoriseisveryimportanttome”。用中國的語法表達方式來翻譯成英文,在語言的邏輯表達上正確的:“onlytobedandonlytorise”,這是放在句首的句子的主語,“is”作為承上啟下的鏈接作用是系動詞,“veryimportanttome”放在句尾作為句子的表語,對于語句起到修飾性的作用。直接翻譯成英文的中式英語句子雖然意思完整,但是從西方的語法表達角度來看,這種表達方式讓人會產生厚重之感。西方國家講究的是不能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他們更多會將詞匯的主語放在后邊。依然將上面的一句話作為例子,如果用英文的語法表達方式則是“itisveryimportantformetogotobedandtoriseearly”。這種英文的語法表達用it作為形式主語,來對句子起引領的作用。
三、在中西方文化差異視角下,中國翻譯者對英美文學作品翻譯需要講究的策略
(一)英漢翻譯者應該全面掌握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在英漢翻譯者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時,作品內容的翻譯更多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文化的交流與傳遞。英漢翻譯者想要交出更高質量的英美文學英漢翻譯作品,就需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不同。這樣,英漢翻譯者在進行文學作品翻譯的時候,才能將該作品與該國家的文化背景相聯系,使原著中的內容與該民族的文化因素相融合。這樣翻譯出來的英美文學作品內容才能夠更高度地還原作者所要表達的文學思想。
(二)英漢翻譯者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翻譯時,需要運用的一些翻譯策略。1.歸化策略。這種策略就是在英漢翻譯者進行英美文學作品翻譯時,翻譯內容的表達方式需要向目標語國家的文化表達方式靠攏,要運用目標語國家的語言表達習慣來表達英美文學作品的原文內容。這樣讓目標語國家的讀者不僅能夠理解其翻譯內容,同時也能夠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間的魅力所在。歸化策略講究的是與讀者的閱讀習慣與閱讀品位相融合。例如,英文的語句“springuplikemushrooms”,如果用英文的表達習慣翻譯成中文則為“雨后蘑菇”,如果根據中國人民的語言表達習慣則可以翻譯成“雨后春筍”。通過以上案例就可以明白,歸化策略的英漢翻譯方式講究的是翻譯方式與讀者的國家文化相符合。2.異化策略。異化策略翻譯要求英漢翻譯者在尊重英美文學作品原文內容的基礎上對其原文內容進行延伸和補充,以達到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學作品內容的目的。翻譯者采用異化策略,可以使讀者在閱讀英漢翻譯文學作品時忽略文化地域的差異,同時又能夠還原原著中作者所需要表達的文學內容。英漢翻譯者可以對英美文學作品中具有強烈語法的語句使用異化策略進行翻譯,這不僅能夠很好地傳達原作者文學作品的意思,也能夠做好中西方差異文化的滲透與融合。
(三)在中西方文化差異視角下,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所使用的翻譯方法。1.直譯法。進行英美文學作品翻譯的過程中,英漢翻譯者使用直譯法的前提是在原文作品中沒有出現原文語法誤解的時候,翻譯者需要遵循規定的語言規范以及其他相關要求進行文學作品的翻譯。使用直譯法進行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首先需要保障文學作品內容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同時翻譯者還需要保留原文的特征以及文化價值等。例如,英文“tobeonthinice”,根據英文語句的表達順序,翻譯成中文為“如履薄冰”,為此翻譯者可以直接使用直譯法翻譯此句話。但是,在實際的英文作品翻譯過程中,翻譯者會在原文中遇到一些典故,例如pandoraisbox,翻譯成中文為“潘多拉之盒”。面對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著名典故,這就需要翻譯者在尊重原文內容特點與表達方式的背景下,使用直譯法來保證原文內容的準確性。2.音譯法。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在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內容的翻譯時,翻譯的內容無法保留原文中內容的特點與形象,這就需要翻譯者將原文內容的寓意翻譯出來。例如,英文為“pulledtheirsocksup”,如果使用直譯法,就會扭曲原文中這句話的意思,使用音譯法翻譯為“鼓足勁,鼓足勇氣”。3.直譯加注法。直譯加注法是英漢翻譯作者在翻譯英美文學作品時經常會使用到的方法,此種方法是翻譯者在保證文學作品翻譯內容不變的基礎上增加注釋的方法,這種方法有利于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的文化內涵。4.音譯加注法。英漢翻譯者為了更好地傳達國家之間的文化內涵,使用音譯加注法。例如英文“john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thegame”,這句英文的中文翻譯為“約翰為人踏實可靠,他忠誠并且有規矩”,在后面加注“eatnofishandplaysthegame”。后面加注的內容為伊麗莎白時期的優秀傳統文化。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英漢翻譯工作時,翻譯者需要注重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研究和了解,在尊重原文內容和原文背景的前提下,使用正確的翻譯方法將原文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更好地傳達給目標讀者,讓目標讀者能夠更加準確地掌握英美文學作品內容的同時,也能夠學習與感受到中西方文化各自的魅力。為此,英美文學作品的英漢翻譯工作不僅是翻譯者翻譯技巧的使用,同時也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文化的交流與信息的傳遞。
作者:李芳未 單位:大同煤炭職業技術學院成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