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慢性病人飲食管理與健康素養關系,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研究的方式,閱讀大量有關慢性病病人健康素養狀況、對慢性病病人的健康飲食指導的文獻,并就文獻進行分析。
關鍵詞:健康素養;健康飲食;慢性病人
我國擁有著悠久的飲食文化,許多疾病是飲食不當所致,所以良好的飲食習慣對預防和控制慢性病有著積極的作用。[1]有研究報道[2],低健康素養在慢性病患者中非常常見。因此,改變慢性病患者的飲食認知程度對慢性病病人的病情和預后有著重要的影響。健康素養是指個人在進行與醫療衛生服務、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等相關的日常活動時,獲取和運用這些健康信息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3]如何提高慢性病患者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能否在慢性病患者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良好的飲食管理,改變其不良飲食習慣,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
(一)研究結果
上世紀70年代,在一篇題為《將健康教育視為社會政策》的文章[4]中首次出現了“健康素養”一詞。研究表明[5]人群健康狀況可以用健康素養來預測,與社會經濟、年齡等預測因子相比,健康素養這一預測因子更強。而健康素養的高低可以影響人群的健康狀況,健康素養低的個體,無法運用正確的健康信息,不了解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而高健康素養的人群,會有意識控制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調整自己的飲食,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從而提高群體的健康水平。
(二)研究工具
(1)國外研究工具。國外對于健康素養的研究處于領先水平,主要的研究工具[6]有:①成人醫學素養快速評估(REALM),②成人功能性健康素養測試量表(TOFHLA),③醫學成績閱讀測試量表(MART),④美國國家成人素養評價(NAAL),⑤健康活動素養量表(HALS)等。近年來,國外逐漸關注多學科交叉領域對于健康素養的研究,重視臨床、預防醫學的結合,這種轉變使健康素養的研究更加全面。[7](2)國內研究工具。我國健康素養研究起步較晚,2008年原衛生部了《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試行)》《中國公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工作方案(2008—2010年)》,2009年公布了《首次中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報告》。另外,2014年6月1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了《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
二、慢性病人群健康素養管理水平
研究表明大多數的慢性病患者屬于低健康素養者,他們與護理人員溝通時,不能正確描述自己的病情,看不懂醫生的治療處方,在配合治療過程中衛生服務資源得不到正確利用,因此導致疾病治療不理想。提高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素養可以使慢性病人群更合理地利用衛生服務資源,與護理人員溝通時更好地表述自己的病情,在治療期間不隨意停減用藥量,并進行有效的飲食管理,以減少慢性病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慢性病人群的生活質量。慢性病患者是一種特殊的人群,他們長期受疾病的煎熬,其健康素養水平影響著慢性病患者病情的預后。慢性病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對一類病程長、病因復雜、且病情遷延不愈的疾病的概括性總稱。21世紀,慢性病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衛生保健的方向因此也相應地從治愈調整到有效的管理。[10]有研究指出[11],低健康素養的病人在出院后門診復查的次數要低于高健康素養的病人,低健康素養者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依從性較差,而較差的依從性會導致疾病的控制不夠理想,進而可能出現更差的健康結局。
三、飲食管理對慢性病人群的意義
(1)預防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健康飲食是維持生命與健康的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健康的主題其中包括飲食營養,人們更重視如何健康飲食[12],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飲食方面的指導,讓自己的疾病不再僅僅依靠藥物治療。比如動脈粥樣硬化的病人選擇適合他們的膳食結構[13],減少過多的含有脂肪、鈉鹽食物的攝入,可以延緩和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進展。因此,根據慢性病人群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健康飲食指導,可以有效預防各種并發癥的發生。(2)提高慢性病人群的生活質量。慢性病人群長期受疾病的困擾導致其生活質量低下,據科技人員研究,許多危害人體健康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與目前人們飲食品種單一有關[14],而這種現象在當下很常見。慢性病長期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加重其家庭負擔,同時也給健康照護系統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社會損失。[15]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養,給予合理的健康飲食指導,對慢性病人群有著重要的意義。健康素養是公眾作出健康決定、降低健康風險、提高生活質量的多維度技能[16],也是公眾要理解和利用的健康信息。通過公共衛生角度對慢性病人群進行健康飲食的指導,調整飲食結構,合理膳食[17],根據自身疾病的特點少食多餐,避免不良情緒的影響,對提高慢性病人群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結語
慢性病長期困擾著病人,若僅僅依靠藥物治療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求患者進行長久飲食自我管理,但持續堅持飲食管理并非易事。因此,探討健康素養高低對慢性病人持續堅持飲食管理有著重要意義。慢性疾病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飲食習慣與慢性疾病有著密切的聯系,合理的飲食可以維持機體的正常發育、提高免疫力、促進組織的修復。而不良的飲食習慣可以引起人體各種營養物質失衡,甚至誘發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比如吸煙、過量飲酒、高鹽、高脂飲食等,因此進行合理的飲食管理對慢性疾病的預防有著重要的作用。
作者:謝園園 時連瑞 單位:山東現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