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校園文化建設反思,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內容摘要: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可以為本校的教育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又可以提升本校師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對于小學而言,校園文化的建設問題更應引起相關管理者的重視。因此,本文從三個方面論述了自己對小學校園建設相關問題的思考與實踐。即: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化。
關鍵詞:
校園文化;核心內容;策略分析;特色化
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不僅可以規范師生的日常言行,而且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師生的情操。從另一個層面分析,校園文化的建設體現著學校的辦學理念,影響著師生的言行,培養著學生的行為習慣。因此,它是教育教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于小學的師生而言,校園文化的建設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更是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小學校園文化建設需要思考與探索的問題有許多,下邊在反思遼寧省錦州市洛陽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實踐的基礎上,對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相關問題進行逐一的闡釋與說明,以期引起相關研究者對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與關注。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探討校園文化建設的相關問題,它既涉及到校園文化建設內容的選擇,又涉及到對校園文化建設目的的思考。因此,應該從以下諸多方面進行思考與探索:
1.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
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可以歸結為三個方面,即,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校園制度文化建設。首先,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主要是指在校園里以“物質”為存在形態的諸多文化內容。例如,校園里的建筑物。特別是教學樓、宿舍樓、食堂等建筑。除此之外,還包括其他的附屬設施。例如,校園的通路、通路兩邊的風景樹,以及其它生活設施。其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主要是指校訓、走廊文化等以“精神”為存在形態的文化建設。在這里最為引人關注的應該是校訓。每一個學校都有與眾不同的校訓,它既是學校辦學宗旨的體現,也是學校管理理念的核心。再次,校園制度建設。每一個學校都有別具一格的辦學理念,每一個學校都有與眾不同的教學資源。為了使其擁有的教學資源最大化地服務辦學實踐,任何一個學校都需要制定相關的制度,來約束師生的言行,以求教育教學效果的最佳化。
2.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分析
校園文化建設與教育發展一樣,都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在此只有談及一個共性的文化建設策略供大家參考。即“借鑒與創新”策略。所謂的“借鑒”是為使本校的校園文化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即,汲取其它學校的先進,以彌補本校在校園文化理念、實踐中存在的不足;所謂的“創新”是指在具體的借鑒過程中,任何一個學校都不能完全照搬其它學校的建設經驗。因為,每一個學校都擁有與眾不同的教育資源,都擁有與眾不同的教師與學生。因此,在借鑒的基礎上,要結合本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進行恰當地取舍。從另一個層面分析,在“借鑒與創新”策略中,“借鑒”是“創新”的前提;“創新”是“借鑒”的提升。這也就是說,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通過彼此的“借鑒”可以發現各自的不足;針對這些不足,結合本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對其進行取舍,則表現為“創新”。
3.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化
校園文化建設也可以看作是“以人為本”教育教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追求個性化教育的實現。因此,追求校園文化建設的個性化過程就是校園文化建設最大特點的客觀體現。如何才能突出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呢?首先,校園文化建設目的特色化。雖然各校都把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定位于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但是,在營造教育教學環境的過程中,各校的側重點卻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學校希望通過校園文化的建設,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有的學校希望通過具體的校園建設規范師生的言行,培養學習的良好習慣;還有的學校希望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其次,校園文化建設內容選擇的特色化。為了達到上述各種特色化的校園建設目的,各個學校都需要選擇具有特色化的建設內容。例如,有的學校把傳統國學的經典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有的學校把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作為影響師生言行的管理理念。再次,校園文化的展現方式的特色化。即,通過不同的途徑與方法來展現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內容。例如,有的學校以走廊文化為主要途徑;有的學校把多媒體作為宣傳校園文化的核心路徑,還有的學校通過各種牌匾的方式來提示相關的建設內容。總之,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學校都應該結合本校的實際進行特色化的構建。特別是對于小學校園而言,校園文化的建設更應該獨具特色。
作者:吳波 單位:遼寧錦州市凌河區洛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