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工科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意義
1.完成高校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
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并且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它的優秀基因也得到弘揚。高校校園文化是高校完成育人職能和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高校有責任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揚。
2.提升工科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隨著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大學生的主體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等得到強化和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在公德意識、修身意識、共處意識等方面開始出現不足。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及價值觀念中表現出的諸如人格問題、人際問題、等傾向都是人文意識缺陷的外化。優秀傳統文化里,更多的是如何處理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這個很好的彌補了目前工科高等教育里所缺乏的人文精神和審美情趣。
二、工科院校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
1.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不容樂觀
部分對傳統文化缺乏理性認識。本校區抽樣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你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感興趣嗎?”23%的學生對傳統文化失去興趣,47%的學生持無所謂態度,30%以我們的傳統文化為自豪。訪談調查結果表明,在大學生課外閱讀中,關注古典文化的非常少。
2.學生對傳統文化有很實際的需求
調查問卷顯示,“如果一些傳統文化能告訴你如何更好的待人接物,你會感興趣嗎?”這個問題回答“是”的統計結果為95%,問卷和訪談調查表明,學生對某些傳統文化有很迫切的需求,只是鑒于文化的承載方式,他們不能靜下心來去慢慢品味。目前,普通學生所受的教育里,很難系統的告訴他們如何立身做人,如何為人處世,而同學經常咨詢的問題,如應該怎么處理事情,應該如何待人接物都反映了同學的強烈需求。
三、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工科校園文化的措施
1.與時俱進,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融合
傳統文化如果只是停留在過去,它就會僵化。我們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和方法,讓優秀傳統文化里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求大同的精神展現出新的時代價值,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
2.在校園文化中增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建設的多元支撐
結合校園自然景觀,注入人文內涵,讓“天人合一”的校園環境充滿著著厚德載物的育人氛圍。如在墻上等空白處展示傳統文化故事,設置櫥窗,分期進行同學感興趣的人文主題宣傳。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訓,在哲學社會科學教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中加大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培訓比重,邀請國學大師,等舉辦專題講座,建立一套人文教育選修課程。在專業課程的教育目標中,加入人文精神。在如今的校園中,要不斷探索和開拓傳統文化在高校校園里的應用范圍和形式,如以某些傳統文化為主題,舉行個體成長類型的團體輔導;以團日活動和傳統節日為依托,開展以某些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團日黨日活動;在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文體中舉行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利用學校博物館、校史館等,挖掘、整理和研究傳統文化;建設不斷適應時代需要的傳統文化網絡教育平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蘊涵著崇高的民族精神、永不枯竭的思想道德育資源,我們必須要傳承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發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中,探索出一條體現中國特色、遵循教育規律、具有學校特點的道路。
作者:韓茹 蘇乃乾 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