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環境下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我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多數高職院校對校園文化認識不到位,概念界定模糊。在我國,高職院校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參差不齊,導致各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在理念認識上大相徑庭。有的高職院校始終都沒有開始系統建設校園文化,沒有意識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或者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見效期過長難以等待;有的院校對校園文化建設概念認識有偏差,把校園文化建設定位過低,認為校園文化建設就是為師生組織各式各樣的文體活動、營造文化氛圍,把校園文化建設單純等同于文化墻、文化標識等的表象工作。可見,我國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尚處于起步期,甚至是認識期,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理解不深刻,需要進一步學習相關內容,借鑒大量的企業文化建設實例,在長期的高等職業教育中積淀學校自身的文化特色。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不斷加深對校園文化的理解,使全體教職工真正意義上認識到校園文化的作用,才能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行為,形成先進的校園文化,提高管理成效。
2.高職院校以市場和就業為導向,存在功利性,缺乏必要的人文環境。高職院校學生來源復雜,文化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基本技能和社會經驗,而且生源中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是貧困生,就業壓力大,容易形成以就業為中心的價值導向。高職院校多為工科型或操作型,為迎合市場需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偏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輕視道德、心理和藝術等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培養的現象。很多高職院校甚至砍掉人文素養的相關課程,公共課比重一減再減,專業課課時不斷加大,一味地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而忽略了學生長期職業發展的培養。高職教育的功利性使得一部分學生辨別是非能力、思想認知水平、心理素質、公德意識、人際交往能力、職業提升能力均難以得到發展,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校園文化建設缺乏必要的人文環境。
3.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形式化嚴重,缺乏內涵。高職院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要想真正發揮其作用,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凝練,而非短期內就能見效。文化建設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即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高職院校由于對文化建設內涵的認識不夠深刻,所以將校園文化建設只停留在物質文化建設。走訪國內的高職院校,我們不難發現很多院校內都有文化墻、雕塑、文化長廊、宣傳欄、學校標識、學生手冊等視覺范疇的物質文化建設,但是師生并不統一的認識和行為使人很難感受到學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這與我國高職院校起步晚是有一定關系的,但總體上是因為學校領導層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認識不深刻,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建設校園文化的意義何在,只是單純地跟風,將校園文化流于形式,無法使文化建設落到實處,發揮其重要作用。
4.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推動力不足,執行力較差。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多數停滯在做做表面文章上,當然也不乏有的高職院校懷揣先進的校園文化理念,但往往只停留在戰略層面,無法真正落到實處、開花結果。再好的校園文化理念,如果沒有強大的執行力作保證,則只能是紙上談兵。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原本就底蘊不深,又很大程度上缺乏推動力,結果就是校園文化建設無法真正落地。很多高職院校把文化建設放在空中,領導班子提出來要搞校園文化建設,但這是不是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同、全校上下是否形成了統一的價值觀、是不是在執行層能夠落實,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校園文化要想開花結果,必須有好的執行力來支撐,而這在實際中恰恰是極為缺乏的。
二、高職院校加快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高職院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意義深遠且不言而喻。在新環境下,高職院校面臨生源緊張、轉型壓力等問題,因此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就更加突出。
1.高職院校加快校園文化建設是精細化管理的手段。在我國,很多高職院校長期以來都是一種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很多具體工作并沒有落到實處,改革也更是細枝末節地改。面臨新的環境和壓力,高職院校必須轉變觀念,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邁進。高職院校加快校園文化建設恰恰是開展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校園文化建設涉及工作的方方面面,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可以使制度更細化、更透明,使全體教職員工更一致、更注重細節。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統一價值觀滲透的過程。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管理會更加科學,真正實現精細化管理。
2.高職院校加快校園文化建設是凝練高職特色的必經之路。新形勢下,凝練高職院校特色是高職院校迎接新挑戰的重要武器之一。高職教育尚處于發展階段,社會、考生、家長、用人單位對高職教育仍然沒有給予高度認可,再加上高職院校千篇一律,沒有形成自身特色,這就使得學校在招生、就業等重要環節無法發揮優勢。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過程,可以全方位滲透到教學、行政和管理工作中。沒有校園文化建設,整個學校就是一種松散的結構,很難給人以深刻印象。只有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才能統一觀念、統一認識、統一行為,凝練出自身特色。
3.高職院校加快校園文化建設是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很多困境,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民辦院校已經面臨倒閉的危險,高職院校只有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高職院校加快校園文化建設是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是統一思想的過程,是一種強大競爭力由內而外釋放的過程。通過校園文化的點滴滲透,便于發現自身優勢,易于打造核心競爭力,在競爭中就可以集中精力發揮強項,達到“一拳定輸贏”。
三、高職院校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方法
1.校園文化建設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把握時機。要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一定要充分做好調研、計劃、組織、實施、控制等一系列事宜。首先,要充分了解校園文化的現狀,比如是否形成了文化理念、是否有相關機構實施計劃性建設方案、是否已經深入人心等。其次,在決定開展校園文化系統建設之后,考慮是否設立了專門機構和人員,并有詳細且可行的建設方案。最后,領導者在校園文化建設啟動前期,要考慮是否充分做好了動員工作。只有潛移默化地推進,讓教職工認識到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和意義,不斷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呼應,那么在適當的時候啟動校園文化建設才是順理成章的。在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在恰當的時機啟動文化建設至為關鍵。筆者認為:合適的時機一要看社會環境,社會上對文化的認識是否到位。二要看自身條件。精神文化建設要有很好的物質條件建設,不能超越或滯后于發展階段。因此,是否開始校園文化建設一定要把握時機。過早地提出校園文化建設會變成空談,因為校園文化建設需要歷史積淀;而過晚地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則會遇到阻礙,因為組織已經形成固有習慣。
2.領導層要將校園文化建設放在學院戰略的高度,積極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能否順利開展,關鍵還要看它在學院的發展事業當中所處的地位,是否是核心事業,是否得到高層領導的支持并帶頭執行。在當前,如何更好地生存被許多高職院校放在第一要位,文化建設經常被擠占空間。從長遠看,一所擁有卓越校園文化的高職院校必然會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短期的陣痛是必然經歷的過程,因此需要領導層具備戰略眼光。同時,在實施過程中,高職院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在于高級領導層。校園文化建設與校長自身是緊密關聯的,校長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靈魂人物,形成什么樣的校園文化與校長個人的氣質和魅力是無法分割的。一定要將此項工作從工作安排上提到學院戰略高度,統一領導層思想,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積極穩步地推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一所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絕非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做好規劃,分步實施,不斷推動此項工作的有序進行。
3.中層管理者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抓手,是執行力的關鍵。有好的校園文化建設規劃,還要有強大的執行力。雖然文化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作為一種主流文化加以提煉和推廣,必然會產生約束功能,因此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強有力的執行力作為保障。正如學院其他事業發展要抓好中層管理者一樣,高職院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同樣要依靠他們。中層管理者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解和執行層,是上下溝通的橋梁。再好的校園文化,沒有好的執行力,也只能是擺設。校園文化建設如何執行,如何落實,執行與落實得是否到位,中層管理者起著關鍵作用。鑒于中層管理者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對他們加強培訓和學習。一是保證在建設過程中文化不走樣;二是通過學習進一步加強凝聚力,加深對文化的理解,甚至是逐步完善主流文化。執行過程中還要注意把握一個度的問題,過緊、過細的要求,不利于發揮管理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反而會在隨后產生依賴和觀望情緒,使得文化建設失去群眾基礎,流于形式。高職院校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勢在必行。校園文化建設能夠解決很多發展的瓶頸問題,是高職院校自我強大的有效手段,更是提煉自身競爭力的關鍵所在。高職院校應該認清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抓緊部署校園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找到適合自身的方法和手段,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劉艷 單位: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