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戲曲傳承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融合路徑,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其傳統文化可謂源遠流長,而戲曲藝術更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之一,戲曲藝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對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有著巨大的作用。如果讓戲曲藝術作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不僅會為戲曲藝術文化的傳承建立堅實的基礎,還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三觀。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學校的重視,戲曲藝術文化走入校園已是順勢而為,如繼續大力推進戲曲文化藝術在校園里的普及,這會對更多的大學生在實現文化自覺和認可方面起到重大的作用,進而更快地實現文化自信,將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繼續傳承發展下去。
關鍵詞:戲曲傳承;校園文化;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瑰寶之一的戲曲藝術,它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增添了一筆濃重的色彩,一直在熠熠生輝。它不但承載著我國傳統的道德文化思想,還印證著中國五千年厚實的文化底蘊。而高校作為我國最主要的文化傳承教育的場所,有義務把每一位大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在各大高校的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傳統文化模塊在教育中的嵌入值得進一步探索,其對當代大學生的教育意義尤為深刻,不可忽視。而戲曲藝術作為其中的瑰寶,更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很有必要將戲曲藝術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將它更好地在校園內發展傳承。
一、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開展戲曲藝術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大學生實現文化認可和文化自覺的基礎
當我們對文化實現了自覺和認可,伴隨而來的是文化自信。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其精華部分對我們當代大學生成長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當下的社會價值是多元化的,在如此背景之下,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要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需要去自覺認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戲曲藝術作為其精華的一部分,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流傳下來的曲目和劇種數不勝數,這不得不感嘆中國傳統文化的厚重底蘊!戲曲藝術的表現形式不僅多種多樣,也讓人賞心悅目,更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去了解戲曲藝術,這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對戲曲藝術的熱情,也有益于營造良好地校園戲曲藝術文化氛圍,更對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加油助力。
(二)大學生實現價值觀養成和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徑
其實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眾誠信、友善、愛國等與傳統戲曲藝術中所體現的仁義忠孝、懲惡揚善等價值觀是如出一轍的,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都很值得當代大學生學習和發揚的。而戲曲藝術文化在校園里的傳播,在繁榮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還會潛移默化的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它會持續地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明白民族凝聚力自信力的力量來源,學會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進而促使更多的大學生強大自身,向一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積極靠攏。
(三)大學生陶冶情操和美感培養的現實需要
戲曲的表現形式無疑是讓人賞心悅目的,因為它是舞蹈、音樂、繪畫、武術等多方面的綜合體現,比如動作、唱腔、服裝服飾、妝容等。在高校校園文化中嵌入戲曲藝術文化模塊是極有必要的,不但可以在校園里再現優秀的戲曲作品,大學生們在觀看的過程中了解觀看戲曲的歷史背景知識進而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增強藝術鑒賞能力,還可以讓大學生通過對各類戲曲的了解,直接感受到五千年來中華傳統文化發展歷程中的文化魅力,進而提升大學生的藝術修養。
(四)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需要
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也逐漸讓大眾所關注。當下看來,戲曲藝術的發展是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去喜歡和接納這門古老的藝術。而高校作為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最佳之地,大學生們自然也成了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主力軍,因為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巨大優勢。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加入戲曲藝術,既能讓更多的專業人士更加專注地對我國的戲曲藝術進行研究,進而提供有利的理論支持,也可以讓更多的大學生直觀直接的了解戲曲藝術,接受戲曲藝術的熏陶,并愛上戲曲藝術,并為戲曲藝術進行自己的創新,這會對戲曲藝術的傳承和發展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戲曲藝術的現狀
其實戲曲藝術的身影一直活躍在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尤其是近幾年國家也逐漸重視起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在戲曲藝術方面有著大批大批的學者開始在研究戲曲藝術與校園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而在校園內也有部分熱愛戲曲的學生們自己組建的戲曲社團。他們都是熱愛戲曲藝術的,一直在關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和耐心地盡自己的力量傳播著戲曲藝術。
(一)展現
例如,從2007年推動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等活動以來,各大學校都十分重視,在校園的美育工作中十分注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積極向學生傳導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由于備受政府和學校的支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中戲曲藝術在高校校園十分順利,戲曲藝術展演已成為目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并隨著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資金投入的不斷加大,這一活動仍在繼續,它成了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有力支撐,并且持續影響著學校學生們對戲曲文化的關注度。
(二)課程
響應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針對戲曲藝術專門開設了相應的公共藝術課程和選修課程,并且在課程量和專業要求方面格外注重。
(三)社團
目前,各個高校內應該都有這一些喜歡戲曲,熱愛戲曲的學生,他們自發組成了戲曲社團,一起在校園里探討交流和傳播戲曲藝術,也起到了豐富校園文化的作用。以南京師范大學的光裕戲曲社為例,這是一個十分具有特色的戲曲社團,該社團每個月都要安排好幾場活動,比如會自己在校園內開展戲曲表演或者是邀請一些藝術家來校指導或是表演戲曲,甚至還會邀請著名的戲曲家來為他們排練京劇、昆曲、越劇、黃梅戲、揚劇、豫劇、錫劇、評劇、蘇州評彈等多個劇種,江蘇省京劇院、戲劇團等多位表演名家就受邀做過該社團的指導老師。不僅如此,與其他高校和專業劇團的良好合作交流關系他們也做得很好,可以隨時做到交流學習。這不僅僅繁榮了本校的校園文化,還為戲曲藝術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所以說這是開展校園戲曲藝術課的重要實踐課堂。
三、戲曲藝術融入高校校園文化進程中所面臨的困難
(一)社會環境時過境遷
對于處在信息時代的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多種多樣。當下最常用的自媒體工具的普及是大學生們了解時事時態的主要渠道。目前各大高校的課外業余時間比較充足,業余時間的選擇也多種多樣,他們自然會對那些吸引眼球,制作美觀的節目加以追捧,而戲曲藝術類節目很難進入他們的視野,更不用說去了解其內容,這使得戲曲藝術類節目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下被進一步地邊緣化、遺忘化。所以,如何在當代大學生中進行戲曲藝術的傳播?如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成了戲曲藝術文化傳承發展所要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
(二)風格與內容陳舊
傳統藝術是歷史的沉淀,是耐人尋味的,而戲曲藝術作為其中的精華部分,自然也是以慢節奏帶入,情節沒有波折起伏,這就很難立刻抓住觀眾的內心。雖然戲曲藝術中的唱腔十分優美動聽,但是由于一般的學生并不了解劇種和曲目的類別,根本聽不懂其想要表達的語言。由此可見戲曲藝術里傳統的劇目和傳統的表演方式不受大眾喜愛的。而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恰好是創新了戲曲的表演方式,在燈光、舞美、服裝上都花了很大心思,做出了很大的改變,這剛好順應了當代大學生對傳統藝術的追求。戲曲藝術想要發展就一定少不了青年學生的參與,所以要關注當代大學生的所喜所好,將傳統的故事用現代的方法演繹出來,演繹出屬于現在這個是戲曲藝術。
四、結語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這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做的,而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也更是如此,這應該成為全社會的關注點。而戲曲藝術發展過程不僅需要越來越多的觀眾加以支持,也需要扎實的戲曲理論。以此引鑒至高校文化中來,在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中,戲曲藝術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戲曲藝術入校園是大勢所趨,應積極地加強戲曲藝術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們成為最主要的參與者、創新者、傳承者、傳播者,讓他們繼續影響著更多的人接納戲曲藝術,欣然地接受戲曲藝術的熏陶,營造出良好的戲曲藝術的氛圍。雖然目前來看困難重重,但是前方道路無限寬廣。
作者:任廣華 單位:安徽淮南師范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