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青瓷文化研究與開發利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介紹了沙埠鎮青瓷文化的現狀,并從提高認識、培養文化傳承人、集中力量研究沙埠青瓷標本、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挖掘沙埠青瓷文化內涵、發揮青瓷文化的教育功能、加大宣傳力度等7個方面對黃巖區沙埠鎮青瓷文化研究與開發利用進行了探討,以期為活躍黃巖活躍西部山區的經濟,為浙江的兩個高標準建設貢獻力量。
關鍵詞:沙埠鎮青瓷文化;發展現狀;開發利用
古老的黃巖沙埠青瓷窯,又稱黃巖窯,起于晚唐,盛于北宋。1956年,被浙江省文管會在黃巖秀嶺水庫考古時發現。1963年,被列為浙江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巖窯并不是一個窯廠,而是原黃巖縣,也就是現在臺州黃巖、椒江、路橋、溫嶺境內有一定歷史脈絡的系列窯廠[1~3]。據考古界考證,黃巖窯開始與春秋戰國時期,唐代后期逐漸成規模,經過慢慢地發展,到了宋代達到了鼎盛時期,因出產青瓷而聞名,后來自成一派,史稱越窯系窯場。北宋以后黃巖窯又迅速衰落,規模大幅度收縮,現在發現的成規模的遺址僅存于黃巖區沙埠、高橋、院橋三鎮一帶,雖然萎縮于3個鎮,但是也大小分布著11處,而且這11處留存的青瓷堆積數量豐富,而且都很有代表性,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甚至還有一定的觀光開發價值,如圖1所示。從現場采集的標本來看,窯具有匣缽、墊餅、墊圈等制作工具;成品器形主要以盛裝食物的盤子、碗,還有生活用品盆為主,還有一些杯子、碟子、水壺、瓦罐、花瓶,甚至圓鼎、方鼎之類的。青瓷表面的花紋考究,圖案秀麗,劃紋鮮明,兼有印紋,紋飾有羽毛、花卉,如鳳凰、鸚鵡、牡丹、菊花、芙蓉等20多種,此外還有云紋、太陽紋等,可見當時市場很廣泛,需求很大,層次也很豐富。而且據后來發現,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等國家也發現了沙埠鎮青瓷,可見當時青瓷產業之發達,影響力之大,憑借沿海的優勢,遠銷海外。
1沙埠鎮青瓷文化開發利用途徑
對黃巖區沙埠鎮青瓷文化進行研究的文獻并不多,探討開發利用途徑的就更少了。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的婁佳清會同黃巖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臺州市文管辦的同志對沙埠鎮的青瓷窯廠進行了考古調查,并提取了一些典型的實物樣本,利用熱致光技術對樣本進行了年代檢測,還利用能量色散X熒光分析技術對樣本的胎釉化學成分進行了檢測,最后得出黃巖區沙埠鎮青瓷樣本出產于唐宋時期,并且具有較高的陶瓷燒制技藝的結論[4]。但是對如何開發利用青瓷文化并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在開發利用方面,近年來沙埠鎮青瓷文化取得了一系列經驗,包括以當代設計觀念轉化傳統樣式,以當代青瓷語言轉化傳統文化元素,以當代設計創意產業轉化傳統文化產業,以當代品牌設計轉化傳統代工生產。但是還不夠,要開發好,利用好沙埠鎮的青瓷文化,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1提高認識,加大宣傳
首先要提高思想站位,高度認識到青瓷文化是黃巖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對外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加大對省文化廳,省博物館的宣傳力度,這樣上面了解了,關注了,獲得的支持力量就大了,就能開發出更有價值的窯品,對青瓷文化的保護形成良性循環。
1.2加大遺址開發保護力度,培養文化傳承人,恢復并發展青瓷工藝
加大對沙埠鎮周邊的考古發掘工作,完成后,根據考古發掘成果的門類和規模,建設遺址博物館,并在此基礎上建設考古遺址公園。同時,依托沙埠青瓷窯址的文化沉淀,通過復原傳統工藝流程,培養當地傳承人,這里將整體打造成為沙埠青瓷產業園區,恢復沙埠青瓷窯業工藝技術[5]。
1.3集中力量研究現有沙埠青瓷的標本,提煉出自身特色的特征,方便宣傳開發
①沙埠青瓷胎質細膩,結實堅硬。器物內外施滿釉,釉呈翠青、青中泛黃、灰青諸色。釉層較厚,玻質感強,有冰裂碎紋。胎骨堅實,胎釉結合致密。釉色豐潤雅麗,滋潤光澤,透明如鏡,似冰如玉。②燒制方法和其他產區有很大區別,就是使用匣缽、墊餅、墊圈等窯具。這將有利于對黃巖青瓷窯品的鑒別。這些都是沙埠青瓷的不同于其他區域青瓷的特征,當然還應繼續研究,提煉出自身的特色,基于這些特征做好對外宣傳,吸引全國,甚至全球的游客[6]。還可以基于這些特征,尋找沙埠青瓷的貿易足跡,為擴大沙埠青瓷的影響力搜集素材。
1.4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美化周邊環境
雖然當年這些窯洞人員來往密集,交流活動頻繁,人氣很旺,但是到了現在,這些窯洞遺址都處在交通不便的山區,要開發利用這里的青瓷文化,必須加大投入,大搞基礎設施建設,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這些青瓷文化就沒法充分地被外界所熟知,更不會有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基礎設施不僅包括道路,還包括停車場的完善,沿線道路和集鎮的美化,餐飲和休閑場所的配套。為節約資金,停車場最好能和政府、學校、醫院等辦公場所相結合,提高利用率。沿街道路除了做好綠化景觀的美化之外,還要和青瓷文化相結合,要有宣傳普及沙埠青瓷文化的功能,讓游客還未走近,已經感受到了濃濃的青瓷氣息,有種想揭開她神秘面紗的強烈期盼。配套的餐飲休息場所也要體現青瓷特色,讓游客有很強的穿越感,仿佛置身于當年熱鬧的集市中[7~11]。
1.5挖掘沙埠青瓷文化內涵,講好青瓷文化故事
要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走訪熟悉青瓷文化的村民,充分的搜集青瓷文化信息。還要和其他青瓷文化研究比較充分的地方交流,學習他們的開發模式和利用載體。然后加工這些青瓷文化信息,將他們改編成游客喜聞樂見的歌舞、戲劇甚至是電影和紀錄片,讓游客能以不同的方式感受沙埠青瓷文化脈絡。
1.6再現昔日沙埠鎮青瓷制作流程,發揮青瓷文化的教育功能
再建一個青瓷作坊,復現往日制作流程,可以作為中小學生了解中國傳統青瓷文化的窗口,讓他們既有機會親眼看到制作流程,又有機會自己動手制作,寓教于樂,發揮青瓷文化的教育功能。還可以與陶瓷藝術院校合作交流,讓他們的學生有機會了解接觸不同的陶瓷表現形式,豐富他們的創作素材,讓傳統和現代相結合。
1.7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了解沙埠鎮青瓷文化
青瓷文化雖然在當地有一定知名度,但是還不夠,沒有在全國形成影響力,要想和外界充分融合交流,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在制作臺州的宣傳片的時候加入沙埠鎮青瓷的畫面,在建設對外窗口的時候,如建設機場、碼頭、車站等交通樞紐的時候加入青瓷元素,從而提高大眾的知曉率和認同度。
2結束語
青瓷文化是茶文化、玉文化和審美文化的統一,是研究古代茶文化、玉文化和審美文化的重要載體,搞好青瓷文化的研究對古代文化的研究大有裨益。青瓷是黃巖區沙埠鎮的瑰寶,搞好它的開發和利用,可以活躍黃巖活躍西部山區的經濟,為浙江的兩個高標準建設貢獻力量。
作者:夏文明 沈海青 單位:臺州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