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武術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當代意義,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實際上武術是文化的一種呈現,也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武術能夠使文化的價值和內涵得到進一步凸顯,因此將武術融入在教育中十分必要。通過對武術的學習,人們在獲得身心健康的同時,也能實現自我價值。
關鍵詞:傳統文化;文化價值和內涵;自我價值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西方文化逐漸滲入,對于武術文化的研究能實現對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也能使民族精神得到凸顯,而教育研究的實施對武術的推廣和普及具有重要影響,也能實現對民族精神的繼承和弘揚。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武術的發展能夠提升文化競爭力,因此武術研究與武術教育在當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武術的概念內涵
武術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在武術發展的過程中,逐漸上升到意識形態山,而其總結與界定也在不斷發展,界定的主要依據是目的和實踐特征上。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其變革背景與個體需要之間的結合需要促進人類價值的實現。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可以利用武術來獲取資料和實現自身價值,而武術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職能作用。[2]社會的不斷發展也使武術具有一定的多樣性。根據材料顯示,在歷史上有多種對武術的定義,而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后,對“武術”一詞方有正式的記載,在新時期對武術的定義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時代的需要,反映了武術的價值,同樣也使去局限性得以凸顯,在學術界,對于武術問題的相關討論一直沒有停止。
2武術價值的變化
在原始社會,武術的形成是為了滿足狩獵的需求,但是武術真正卻形成于戰爭時期,是人們在戰爭中的經驗總結,逐漸演變成一種格斗技術,最初是在軍旅中廣泛傳播,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突出其簡潔實用的特點。而當武術進入到社會、宮廷和民間之后,就在政治和經濟的影響下,逐漸向文化中滲透,進而逐漸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3]在這種特殊的形態中,武術的健身意義,藝術價值以及娛樂價值等得到了凸顯,而在此背景下,人們逐漸對武術的深層次以及與價值開始探討。在歷史上武術可以分為相撲、擊劍、手搏,也可以分為使棒、刀舞、打拳等,但是無論是哪種具體的呈現形式,都作為一種技藝存在于社會。武術具有重要的體育和健身功能,但是作為一種真正的體育形式走入人們的視野是受西方文化意識的影響,尤其是近代關于武術的爭論,使武術的價值和功能發生了較大轉變,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彰顯民族特色的武術是吸收了西方體育中的理論知識逐漸發展過來,并且在學校中也會開展相關競賽,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才將武術正式設置為體育運動項目。而在改革開放之后,中西方文化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碰撞,文化研究成為發展中的熱點內容。武術是民族文化的具體呈現,是反映民族精神與文化的重要載體,逐漸得到了人們的認識。[4]但是,在文化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僅僅將武術作為一種體育項目來看待遠遠不夠,需要在思想認識山逐漸提升高度,使文化的內涵、價值和魅力充分體現出來,認識通過對武術的學習不僅能可以防身和健身,還能夠實現修身養性的目的,對于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有重要影響。
3對武術進行文化研究的當代意義
3.1從戰略層面來講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推進,不同地區之間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之間能夠實現交融,而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在國際競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關系到東方文化能夠得到廣泛的認可與接受,和民族文化的未來發展緊密相關。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的呈現,也體現了民族凝聚力,使民族發展的關鍵。[5]但是隨著當前科技的不斷發展,怎樣應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和沖擊,使民族文化的優勢凸顯出來,是實現對民族文化繼承與弘揚的重要方式。面對不同文化的沖擊,如何將中國武術推向國際,需要進一步進行相關的戰略研究。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推進,人們在消費的理念和方式上實現了較大的轉變,而在這種文化競爭激烈的背景下,怎樣應對國際潮流,縮小中國和世界文化之間的差距,使傳統文化更好的轉型。[6]總體上講,就是傳統武術在文化沖突下如何實現轉型,如果不能適應時展的需要進行轉型,很可能就會面臨淘汰的危險。有人曾經建議可以將武術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如果真要這樣做才能使武術有生存之地,可能是一種民族的悲哀。因此,如何使武術在發展的同時能保持民族風格,就需要從文化的層面進行考慮。
3.2從人類發展的大背景來講
在20世紀,人類取得了迅速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又充斥著矛盾,各種問題凸顯,如環境污染、信任危機、戰爭和恐怖主義等,這些都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曾經這樣說過,人類在尋找智慧時,應該回到孔子時期,在中國存在著世界需要的品質,其中和氣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能秉承這一理念,那么世界的發展將會更祥和。實際上,文化與政治和經濟之間存在緊密聯系,也引起了世界上廣泛的關注,因此,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轉換視角,用一種和合的觀念來思考問題。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能對人類的和平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在儒家理論中將人類的和諧逐漸擴展到自然的和諧發展,而這種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在武術的技術范疇之內有所體現。[7]在太極練習中主要是倡導順其自然,而長期訓練的主要目的是實現技術上的和諧,將美感與技術都充分體現出來。在練習者練習的過程中,通過對動作與心神意氣的判斷就能掌握其功力與成就。武術在發展過程中一直追求一種和諧,而這種理念可能體現在技術中、練習方法上,也可能體現在練習中和禮儀中,因此需要在對武術文化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從多個角度和層面考慮。武術在某種程度上講是文化的載體,能夠體現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內容,其中文化性是武術的核心與靈魂。為了使中華文化能夠得到廣泛接受,就需要在方法、機制以及手段上實現創新,進而增強其實際說服力、滲透力與感染力。在對武術進行傳播的過程中,除了使用音像、文字、藝術之外,也可以運用身體進行感受,這種方式的推廣性較強,而如何在武術中對文化內涵進行進一步詮釋,就需要建立武術與文化之間的聯系,使武術能夠通過文化的形式更好的詮釋。武術作為一種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做好對西方文化沖擊的抵制,則需要以品質理論與人生理念作為支持,進而使其價值功能得到充分發揮。而武術如果想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認可,僅僅依靠技術上的支持遠遠不夠,武術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和特色也需要得到推廣。就當前情況來講,武術并沒有進入到西方群體中,華裔與華僑學習武術的方式只要是依靠民間習得,在西方國家,幾乎沒有和武術相關的課程,因此武術的文化研究與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只有這樣才能使武術的傳播落到實處。而在進行傳播的過程中需要站在全人類的角度進行考量,而不是將其簡單視為一種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使武術在現實意義的基礎上得到弘揚,同時只有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引起國家和人民的充分重視,制定相應的政策內容促進其實施,同時也能讓武術對國家、民族以及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
4在武術教育中對武術文化進行傳播的主要策略
4.1政治上提供支持
在武術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在文化上進行傳承,也需要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曾經在上海舉辦的會議中就提出,學校在教育教學中,需要將武術融入進去,將武術作為一種廣泛的特殊運動。同時提升武術在體育項目中的重視程度,國家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給予支持,推動武術的發展,同時在相關文件中已經將武術納入到體育范疇。[8]在教育部門也曾經做出這樣的規定,在體育課程中應該適當的設置一些武術內容,將武術作為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進行弘揚,發揮武術的載體作用。在激烈的世界文化競爭中,國家需要重視武術在對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上的作用,武術教育實際上是武術文化呈現的另外一種形式,通過武術教育的實施,能夠為武術文化的傳承提供重要平臺。而我國也針對武術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積極打造屬于自己的武術品牌,其中主要是從文化的角度對政策進行考慮,進而使武術教育在文化中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4.2對于武術有正確的定位與認知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武術在功能和內涵上的差異性逐漸凸顯,從原有的軍事功能向體育功能轉變,就當前情況來講,武術依然有體育屬性,通過對武術的學習能夠實現強身健體、增強身體素質的目的,但是武術不僅屬于體育,而是比體育的層面更高,同時從體育蘊含的文化上來講,和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在2009年,重新對武術的定義做出了調整,認為武術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以中華傳統文化作為基礎,并且將技術、方法作為其構成的重要內容,而其中使用的套路、方法則作為傳統體育運動中的主要形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將武術中蘊含的文化內涵也逐漸凸顯出來,在實現五十強身健體的同時,也需要發揮其對人格的塑造作用。[9]武術作為一種體育項目,具有其它體育項目不具有的優勢,其哲理性、藝術性、科學性都較為鮮明,武術的學習和教育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在武術發展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明確的定位。
4.3對武術文化的傳承內容有充分認識
在武術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對不同階段需要傳承的武術文化有充分認識,由于教育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在實施時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此,武術教育的實施,能夠對接受武術教育人群的身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例如在小學階段進行武術的學習,學生一般情況下都會充滿熱情,學習的積極性較高,但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10]因此在開展武術教育時,就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使教育內容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武術教育的內容能夠得到充分貫徹落實,同時在教育時需要注意適度原則,使學生能夠對武術學習產生興趣,并且嚴格規范自己。在開展武術教育時,需要對武術需要傳承的文化內容有明確認識,進而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5結語
總之,在當前武術教育研究與文化研究的實施,對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弘揚有重要影響,需要在文化傳承中做出戰略性的調整。同時武術文化研究與教育研究之間和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緊密相關,需要站在人類的角度研究,這樣才能使武術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更具生機和活力。除此之外,在研究過程中,跨學科、文化的研究能夠對武術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將武術拓展到更多領域。
作者:王冬生 單位: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