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職工文化建設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職工文化建設搞得怎么樣,主要是看企業的領導層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文藝人才并不缺乏,但缺少展示才華的機會。近些年,大連市的很多企業在狠抓經濟生產的同時,也牢牢把握建設和諧文化的主題,大力唱響中國夢的主旋律,把推動和諧文化建設與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活動有效對接,采取多種措施促進職工文化建設。如加大職工文化發展資金投入;完善文化活動的硬件設施;提高職工文化培訓的師資力量;將建設先進職工文化、積極關注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列入發展規劃;將職工文化建設以企業福利的形式寫入勞動合同……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確保職工文化建設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大連市某局為加大對職工文化活動的政策扶持力度,組建合唱隊,秉著“以合唱為平臺,宣傳行業文化,打造社會影響力”的精神,多次參加大型職工文化活動。
二、構建企業職工文化交流的大格局
所謂“企業文化交流的大格局”是指多個企業職工文化相互連接、相互借鑒,組成的多企業職工文化體系格局。首先,打破現行職工文化體制下的封閉狀態,讓職工文化“走出去,引進來”,實現資源整合、合作、共享;其次,創造廣闊的職工文化交流平臺,逐步打通全市及跨省市、跨地區職工文化交流渠道,采取多樣化的合作形式,建立各個企業間互惠互利的職工文化交流方式,既節約職工文化創造成本,又增加企業影響力;最后,以職工文化品牌為旗幟,以職工文化項目合作為紐帶,以職工文化樂園為基地,按照“打造職工文化樂園,構建職工精神家園”的目標,在影視話劇創作制作、舞臺演出、藝術培訓等領域,創造源于職工生活工作的文藝產品。某企業文聯的“刺槐漫畫小組”深受企業和職工的喜愛,它的所有畫作的選材都源于對生產生活的觀察和理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活躍了基層職工文化,又弘揚了企業文化精神。三、建立貼近職工文化需求的溝通機制職工文藝工作在圍繞大局、服務職工,更好的保障職工基本文化權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各級工會從自身角度出發,通過各種手段調動職工參與企業職工文化活動的積極性,為職工做好服務工作。“只要職工需要,工會就做”的宗旨要始終貫穿整個職工文化建設過程,建立起貼近職工文化需求的溝通機制。第一,“自我參與”是基礎。工會組織的文體活動要有吸引力,要為員工搭建一個展示才藝的平臺,進而吸引職工群眾廣泛參與,為企業工文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第二,“自我管理”是前提。在職工文體活動協會、俱樂部組建和日常管理中,我們要有意識地發揮協會、俱樂部負責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實行員工的“自我管理”。實踐證明,這能較好地確保職工文體活動始終有聲有色。第
三、“自我提高”是動力
各類協會、俱樂部以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身心健康為目標,以增強企業凝聚力為原則,既讓職工在活動中提高文體技能,又能對其他方面產生推動和創新作用。如大連某集團工會的職工文聯以職工需求為出發點,籌建合唱隊,籌劃徒步大會和報告會等活動,打造了“千人大合唱”“千人徒步會”“千人報告會”。大連職工文化建設取得了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阻礙職工文化發展的現實問題:一是企業職工的文化時間少、起點低、受益范圍小,還無法全面滿足職工精神需求。二是企業重視經濟效益而輕視職工文化發展的觀念嚴重。三是職工文化“后繼無人”的狀況令人擔憂。多數企業工會反映,美術、書法、集郵等文化活動的參與度多以年長職工為主,而年輕職工的參與熱情不高。在大連城市發展的新時期,破解職工文化發展中的難題,關鍵在于解決機制問題。我們堅信大連市職工文聯在市總工會正確帶領下,構建職工文化的新體制,為推動大連職工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王園 單位:大連市工人文化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