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幼兒園文化建設途徑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打造環境文化,盡顯人性關懷
環境對于幼兒的順利成十分重要,在幼兒這個特定時期,感知是他們對世界的第一反應力,而環境往往是幼兒的第一感知印象。因此,幼兒園的文化建設首要實施目標就是環境文化打造,結合幼兒需求保護,安全感不足的特點,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應當以溫馨、人性為重,讓幼兒們能夠在快樂、輕松、無拘束的溫暖感知中盡快地投入學習生活。環境文化的體現不單單是園區、教室的外部裝飾,而要融入更多的內涵性,讓文化感知能夠真正進入到幼兒心底。例如,江帆幼兒園在環境文化打造實施中,對園區教室的環境外觀進行了顏色、圖案搭配,以象征海洋的藍色為主色調,輔以黃色等,多采用符合幼兒審美感知的暖色調,對幼兒也起到心理舒緩的作用,圖案以卡通為主。此外,幼兒園所有的班級都設置了“心情墻”“、活動墻”等,把孩子們的生活、成長瞬間都記錄下來,幼兒們也可以感受到情感無處不在。符合幼兒心理的環境文化打造體現了園方和教師們的人性體貼之處,讓全園洋溢著“快樂港灣”,在這個以情動人的教育時代,環境文化是必須方向。
二、建設精神文化,提升園所形象
精神強調內在,是幼兒園整體風氣的呈現,精神文化向外界傳遞的是幼兒園由辦學理念到師資隊伍、培育成果等的綜合形象。因此,做好幼兒園精神文化建設是對園所的深度要求。作為以引導幼兒健康成長,讓幼兒快樂學習為核心任務的教育機構,幼兒園應當呈現出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為此,園方要加強道德文明建設,還要同樣關注幼兒的精神成長,灌輸初步的世界觀、價值觀等,讓全園從上到下都體現出統一的精神形象。江帆幼兒園在這方面也相當重視,對教師實施定期精神文明學習,如文化內涵、道德素養等,讓教師們在精神文化的感染下更好地去體現為人師表。在針對幼兒的實施方面,則積極拓展深度性,多從為人處世、精神追求等方面進行滲透。如:推進《弟子規》、《論語》等國學文化的學習,為幼兒們的精神成長打下基礎。精神與環境、物質是相對應的,能夠起到深度滲透的作用,幼兒園是未來人才的培育基地,需要精神文化的植入來提升教育追求,更需要精神文化來傳承教育精髓。
三、充實教學文化,促進幼兒成長
教學文化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作為教育者,教學當然是不可取代的主體內容。因此,對教學,一定要形成文化帶動,以集聚規劃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科學有效的教學思路。教學文化和幼兒園的辦學理念緊密相連,一個園所崇尚什么樣的教學文化,對于全園發展,以及兒童成長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從教育對象和教育發展形勢來說,應當把快樂體驗、個性釋放、心靈感悟作為建設的核心思想。為此,園所要多開展教研活動,學習最新,最科學的教學模式,增加人性化的教學工具,做好全面教學提升工作。在課堂實施方面,要盡可能地給予幼兒自由、無負擔的學習空間,觀察、賞識幼兒的個人特點,以“引”為主,讓幼兒在寓教于樂中收獲知識。江帆幼兒園對教學文化的實施尤其慎重,首先,圍繞最初“揚帆童年”,希望孩子們健康自由成長的辦園愿景,不斷調整、豐富辦園理念,制定了快樂港灣、蓬勃靈動、自然活力、個性開放幾大方向的實施目標。并且在教育發展中一點一滴地推進滲透。此外,幼兒園還注重提升教學活動的開展,如博物館參觀、生態濕地公園游學等,為幼兒們拓寬視野,增強學習趣味。幼兒教學是謹慎而特殊的,有了教學文化的牽引,園方和教師能夠更容易找準教學方向,更靈活把握幼兒的心理需求,從而為幼兒最大限度的快樂成長增添助力。
四、連接家園文化,共創和諧氛圍
幼兒的成長教育,家庭所占的比重相當有分量,所以,把握好家園之間的教育平衡,做好家園之間的教育溝通,建立家園共同的文化方向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家園之間理念相沖,溝通失調,那對幼兒所造成的影響和傷害必然是巨大的。因此,作為園方,要主動走出家園文化建設的第一步,架起溝通的橋梁,將家園教育融為一體,共創和諧的教育成長氛圍。江帆幼兒園對此除了常規的定期開家長會,還設立了家園溝通聯絡本,做到一家一本,一孩一檔,對每個孩子的成長情況都和家長進行每周交流。此外,還經常請教育專家到園進行家長教育講座,定期組織親子校園活動、親子遠足,讓家長親身參與,完全融入到幼兒園教學的過程中,園方、幼兒、家庭都收獲良多。家園文化是幼兒園文化建設中最易被忽視的部分,幼兒園要拓展思想,讓特定教育路線通過家庭聯系,科學地發展、擴大,為幼兒建立完整和諧的學習成長空間。
五、結語
總之,在文化建設的具體實施中,除了科學有序地規劃,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拓展目標,園方和教師更應該做好的是,真情切意地為幼兒考慮,圍繞本園的基礎條件,和幼兒的實際需求,將文化建設落到實處,為幼兒成長更添動力。
作者:王曉霞 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江帆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