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群眾文化建設綜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壯大涼州群眾文化隊伍與提高群文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發展的第一要素是人才。因而,壯大涼州群眾文化隊伍與提高群文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特別是在隊伍建設上,加強后備力量的培養和各層次在職人員的培訓已經成為我們涼州區群眾文化事業發展中非常迫切的問題。因此,培養我區群眾文化高層次人才提高人才業務素質就應拓寬思路、創新方式,不僅如此還要建立長效機制,將考核納入相關文化主管部分的體系。
如借鑒中國戲曲學院優秀青年京劇演員研究生班的經驗,群文系統也應舉辦長期性的文化人才研究生班,以此大幅度提高我區群眾文化工作者的業務素質與綜合素質。特別是對一些非遺的保護與傳承人的培養與加強。力爭擺脫過去隨意性強,社會扶持少,社會培訓也少的現實。應大力創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涼州賢孝”創承館,使這一國家非遺項目后繼有人,并著力培養健康的承繼人。因為,涼州賢孝目前的人群歷來都是盲人。因為這一弱勢群體只把涼州賢孝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作為一種街頭流浪藝人存在著。
這種現實境遇很容易造成后繼無人的局面。另外還要搞活農村文化管理機制。一定要把為農村培訓文化業務骨干作為我區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內容列入計劃之中,鼓勵和扶持農民自發組建自樂班(文化社團和演出團隊),特別是有針對性地對幾個非遺項目如涼州水陸畫、攻鼓子、賢孝等項目的業務指導和團隊發展作為一個長期的規劃,不折不扣地實行好并加強業務指導。特別是要組建武威乃至涼州群眾文化學會,以便于起到整合組織引領涼州群眾文化的作用。
二、引入多種社會參與方式為涼州群文建設注入活力
以涼州群眾文化學會為主導著力應爭取群眾和民間文藝社團、專業文藝團體、社會機構與藝術院校的參與,如我們可以和河西學院、西北民族學院、西北師范大學藝術系建立廣泛參與渠道。同時,還要提供多種方式鼓勵有志之士參與,大量吸收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參與,真正開創“經濟搭臺,文化唱戲”良好局面,使我區群眾文化事業繁榮起來,引領時尚、踐行我們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而盡綿薄之力。特別是要以“”敦煌游、絲路行”絲綢之路文化節為契機舉辦每年一屆的“涼州民間文藝大賽”,引入大量社會資本注入其中。不僅如此還要創作大量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特別是專業的群文工作者更應在相聲、快板、小品、情景劇、戲劇等方面進行創作一些老百姓喜歡的東西。
我們也知道,搞好群眾文化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因此,我們涼州區的群眾文化事業也不例外,同樣,需要社會各界從人力、物力、輿論導向等方面積極配合,物別是需要在政府作用與社會力量、社會文化資源、群眾文化消費等方面進行整合,從而形成政府、社會、個人共同參與,多種經濟成分、多種經營方式、共同發展的群眾文化繁榮的局面,最終能形成全涼州區自覺支持群眾文化事業的良好風尚和發展態勢。不僅如此,還要大力創建文化志愿者團隊。因為,正如孔子說:“樂之者不如好之者”。只有大量的文化志愿者參與其中,那么我們涼州區的群眾文化工作一定能夠滿足我區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三、總結
鑒于以上論述,我們涼州區群眾文化建設應該開展多種形式,利用多種空間,那么涼州區群眾文化工作就能成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之一。
作者:程勰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