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辦公室行政管理文化工作建設淺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高校文化是學生教育的根基和文明傳播的土壤,做好文化建設能夠提升校園文化品味,增加校園文化內涵。本篇文章從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促進高校文化建設方面進行探討,分析了當前高校文化建設的方式,從高校育人文化、廉政文化與新媒體文化三個方面來進行闡述,總結了高校做好文化建設工作的意義,針對當前的高校文化建設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以期能夠為廣大高校辦公室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文化建設
一、高校辦公室做好文化建設工作的意義
(一)文化育人工作的意義。在傳統的大學教育文化中,精神、物質、制度、行為構成育人文化的主要內容[1]。相較于歐美較為完善的教育文化,我國大學在育人的內容上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只看重課本知識的傳授而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育則較為陌生;看重學生的某項專業技能而較少關注對人格道德的塑造;注重精神文化教化而輕視了大學生物質文化的滿足。高校是培養大學生能力的重要場所,因此在進行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從管理者和學生兩個角度去考慮。一方面高校管理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學生研究文化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環境,對校園文化體系從頂層進行設計并進行合理科學的安排。另一方面大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需要不斷強化,而創新能力的培養離不開高校的育人環境,如何讓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培養出一定的創新思維,是我們高校辦公室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2]。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意義。大學教育的目標是立德樹人,學生的道德觀念與其文化知識都應該是需要培育的內容。高校作為整個社會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是大學生接受廉政教育、接觸廉政建設的第一課堂,高校的廉政建設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認識水平與道德水準,間接影響著社會的風氣[3]。高校管理者應該認識到廉政文化對于學生的教育具有特殊的意義,廉政文化應當成為高校文化建設中的一部分。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搞好高校領導師生的思想建設能夠更好地實現文化育人功能,培育出一批思想端正的主力軍,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黨的報告指出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這不僅僅體現在行政改革中,高校承擔著培養我國高素質教育人群的責任,更應該把黨的廉政建設精神融會貫通,在教育過程中倡導廉政精神,做好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設。
(三)高校建設新媒體文化的意義。我國的新媒體目前處于良好的發展時期,隨著新技術的更新,各種各樣的新應用進入人們生活當中,如不斷涌現的小視頻、短閱讀、說書聽書軟件等等。不斷涌現的媒體新浪潮,會為人們帶來新的生活方式,同時對人的思想認知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而對于高校辦公室人員來說,如何應對高校文化建設過程中受到的當前新媒體文化的沖擊,實現傳統高校文化與新文化的融合,這是我們需要思考與面對的問題[4]。新媒體文化具有開放性、互動性、創新性、及時性、引領性等特點,以其中及時性為例,這一特點主要是可以迅速地對信息傳輸,相比傳統的文化傳播工具,如電視、報刊,廣播等,各類信息更易于被傳播。高校辦公室不僅可以通過使用新媒體技術對學生開展文化教育的工作,還可以運用新媒體來宣傳校園文化的活動內容。網絡新媒體的應用一方面能夠將校園文化的宣傳范圍大大拓寬,使更多人了解校園文化;另一方面,極大地促進了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多元化,各類思想文化可以百家爭鳴,讓學生能更好地思考和學習。但是由于新媒體的特性,一些不良信息也容易被傳播。如何正確引領正能量在高校文化建設中進行傳播,抵制負面的信息腐化大學生的心靈,高校辦公室工作人員應當起到重要的指向作用。
二、優化高校文化建設的策略
(一)提高高校育人環境的策略。第一,高校辦公室人員應注重發揮實踐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中的重要功能。知識從生活中來,也要應用到生活當中去。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在實踐的環境下,創新能力才能發揮出來。因此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有益的文化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主動進行探索和鍛煉。這樣對于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不同境遇下的處置能力、組織協作能力都是一個很好的提升。因此,各高校都在積極探索構建以實踐育人為主要內容的各項活動。第二,發展豐富的課余文化活動。高校辦公室人員應當調動學生、教職工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各項校園文化活動。這就需要相關工作者進行一些新穎有趣的課余文化活動設計,組織一些團體活動,如拔河比賽,登山比賽,足球比賽,書畫展,歌唱比賽等,以展示個人能力,并為其提供一定的物質設施支撐與保障。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豐富大學校園文化。
(二)建設高校廉政文化的路徑。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作為人行動的基礎和方針,開展廉政文化建設首先要以廉政思想為指導[5]。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平臺,應該秉持有容乃大的理念,將修養道德、廉潔操守、品德人格等廉政文化建設方面的內容融入其中,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做到廉政的思想深植心中。此外,校園辦公室工作者需要組織各種宣傳與教育活動,將廉政文化普及到廣大師生群體之中,讓思想成為行動的先導,讓廉政文化思想筑牢廉政行為的根基。建立健全高校廉政文化工作機制與制度保障。從高校辦公室工作者的角度來看,應建立起黨委統一領導、師生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必須把制度建設與制度的執行貫穿于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全過程,要做到反腐敗工作沒有禁區,并且堅持零容忍的態度,同時規范好選人用人,對優秀的干部要建立良好的提拔機制,而對存在的私自挪用占用公款、以權謀私的現象要嚴厲查處。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不應該只是一種浮于表面的政治宣傳,其價值觀念更應該滲透到管理者、教師、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去,成為高校內部廣大師生群體所遵循的一種行為準則。
(三)發揮好高校新媒體文化育人的功能。第一,促進校園文化育人與網絡文化育人的融合。新技術和新文化成為彰顯個性的載體,網絡文化是校園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內容。微信公眾號、網絡圖書館、各類應用軟件等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課堂教學改革、課外的文化交流活動以及生活各項服務都與之緊密相連,因此高校辦公室文化管理人員應當意識到教學育人、網絡文化育人本質上都是文化育人。校園文化育人和網絡文化育人的融合是加強意識形態建設和管理的重要路徑。第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好文化質量關。網絡文化里面包含著消極意識形態的傳播,這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高校辦公室工作者應當培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和國家觀,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用學成之后培養出來的能力回報社會。因此,在進行校園文化和網絡文化的融合同時,要特別注意摒棄網絡文化中的負面影響,尋找網絡文化中的“正能量”。
三、結語
由于高校文化建設不僅是一項需要長期不斷探索與完善的工作,也是一件充滿著復雜性與艱巨性的任務;不僅是高校辦公室工作者承擔的責任,也寄托著民族文化復興的希望,只有大家共同參與,合力、合心地為高校文化建設出謀劃策,身體力行地投入到高校文化建設中來,蓋好“美好的校園文化”這座大廈,才能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從而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
參考文獻
[1]徐潔.基于角色層面的高校辦公室文化建設路徑探析[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9,25(04):52-54.
[2]楊波.大學精神文化建設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01):73-74.
[3]張繼國.新時期廉政文化建設探析[N].滁州日報,2021-01-14(003).
[4]冉文偉.大力推進文化建設[N].青島日報,2020-12-19(006).
[5]李占則.新時代高校黨建與校園思想文化建設有效融合的路徑[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11):79-82.
作者:朱心婷 單位:川北醫學院(順慶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