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民間紙扎技藝文化產業發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民間紙扎技藝隨著社會工業化的發展而逐漸衰退,能夠堅持傳承傳統技藝的已是屈指可數,而且面臨較大的瀕危狀態。高樓大廈代替了村中的古建筑,難道這就是真正的進步?在發展的今天,怎樣去傳承和保護這一瀕臨絕跡的民間獨有的傳統紙扎技藝?使人們看到這些手藝的過去和現在,讓我們的下一代看到這些民間偉大的技藝,并把它們發揚光大。隨著經濟發展人們愈來愈重視文化在發展中的作用,人們更加需要民族的、民間的文化,并把它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天依然發揮它獨有魅力,人們仍舊可以從它身上汲取到養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對民間技藝進行了深入的發掘和保護,民間非物質文化正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
滇西;民間紙扎;傳統技藝;現狀傳承教育基地發展
滇西民間紙扎現狀:滇西民間紙扎技藝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種千百年來逐漸形成的藝術表現形式與民間技藝,以漢文化為主體,多元文化相融合,用不同形式從多個角度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經濟社會狀況及人們的精神生活、宗教信仰。在我的家鄉大理,只要有花燈活動的地方,一般都有紙扎藝人。這些藝人通過家傳、師傳或互教互學進行傳承。還有不少參與花燈活動的人員本身就有一技之長,或能做篾活,或能搞書畫,或能搞裱糊、剪貼,他們也學會了花燈紙扎技藝。大量的花燈紙扎藝人來自民間,他們的紙扎作品古樸粗放,極富傳統韻味,具有顯著的中原文化和南詔地方文化融合的特色。紙扎技藝具有濃厚的地域藝術特點,既有中原文化的諸多元素,又融合了本土民族的文化藝術因子,具有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文化特征。紙扎技藝,工序繁雜,制作精良,扎制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藝術基礎和工藝技能。制作一件燈彩至少要經過選料備料、破篾、扎燈彩、裱燈、裝飾、彩畫、剪接組裝、檢查修飾等8道工序。紙扎作品種類較多,內涵豐富,僅花燈就有上百種,其它民俗活動用具也有幾十種。在各類民俗祭祀儀式活動中,由于各類祭祀儀式需求的不同,諸如做齋、打醮、朝斗、奠土、喪祭等,都有數十種不同的扎裱工藝來為這些活動服務。紙扎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美化了節日、民俗活動環境,烘托了節日、民俗活動的氣氛。但由于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一大波進城打工潮又襲卷了村村寨寨,大部分的農村年輕人已遠離家鄉進城務工。如今村中僅剩下了老人、兒童和一些身體有疾病的人群。民間紙扎技藝正在悄悄的流失,面臨著青黃不接的狀況。滇西各地各民族民間保留的紙扎傳統技藝幾乎是捉襟見肘的傳統文化符號,現代經濟與現代文化的沖擊,個體作坊將被現代工藝所替代,傳統技藝無法傳承。滇西民間紙扎如何傳承與保護民間紙扎技藝并把它發揚光大,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加強對民間紙扎的重視
我國民族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且特色鮮明,逐步把傳統文化置于國家軟實力發展的中心,再向文化產業型發展將是這個時代的亮點和發展創新。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剛剛起步,雖然一部分或是一個領域的文化產業初具規模,但特色及思路并不明顯。今后的發展需要加強對特色文化產業集群的規劃與培育,需要針對文化產業的門類進行深入探究,摸索,形成一套規范、全面、系統的發展模式,從調查、研究、保護、傳承到發展形成完整的文化產業鏈條,使文化產業發展和產業規模效應充分體現。加大對滇西民間紙扎傳統文化的重視力度,建立健全發展領導機制。加強紙扎文化產業專業人才的培養,使滇西紙扎傳承群體總量、結構、素質等方面得以真正的提升。加強對紙扎產業傳承經營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創意人才、管理人才的培養;積極舉辦各種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培訓,創作傳承群體相互交流、思想碰撞的平臺,激發傳承人群的激情和動力。
二、加大產業發展的投入
滇西民間紙扎傳統技藝作為一項民族傳統文化項目,確立其價值地位,對社會發展的實際意義,在保護的過程中,必須整合綜合實力,不斷加大財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特別是要確保地方財政對民間獨特紙扎技藝文化產業發展的投入。從國家到地方,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已經提高到一定的程度,特別是對面臨瀕危的傳統技藝,投入了大量的保護資金,同時采取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針對滇西民間紙扎行業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情景,必須盡可能地調動社會力量,加大產業性發展的投入。
三、加強發展模式的探究
滇西民間紙扎文化產業不是孤立的概念,是一個相互交錯,相互推動的龐大工程。保護、傳承及以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從民間紙扎藝人的“口頭藝術”的保護上入手,在突出民間紙扎藝人的絕活作品,采用現場表演或觀眾參與互動的模式進行,活動中銷售作品和授藝收入,一律歸藝人所有。在產業推動上,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可以保留個體加工作坊,但必須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格局,深入研究與探索,打破一些常規、守舊的經營模式,在技藝上保護傳統,附加現代文化藝術的審美,在管理上要學會變通與交流,做到“走出去、請進來”的管理經營模式。
四、加快文化產業市場化的推進
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是當今社會的一個主流,是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性能、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從國家到地方各級各部門都高度重視發展文化產業,相應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文化產業進出口貿易逆差逐步縮小。我國多類文化產業呈現出健康、和諧發展的良好態勢,文化產業成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引擎。滇西民間紙扎應該借此東風,依靠各種力量,著力把常規經營模式積極推向市場化,體現其自身價值
五、加強傳承隊伍的培養
滇西紙扎技藝是云南民族傳統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文化瑰寶,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特設鮮明。但隨著經濟社會學的不斷發展,現代文化的強勢沖擊,滇西紙扎技藝及相應制品無法與時代接軌,甚至有被淘汰的可能,傳統技藝的民間藝人因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群體逐漸縮小,其經濟、社會及文化價值的體現就越來越小,面對這一現象,我們就必須采取注入時代血液的措施,并賦予時展的新鮮活力,動員更多社會愛好者參與保護傳承,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在培養新一代傳承人的時候,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使非遺保護成為一種社會文化自覺;堅持以人為本,保護好傳承人,使滇西紙扎項目活態有序傳承;堅持以民為本,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使傳統文化煥發生機,服務社會,惠及大眾。切實加大滇西民族民間紙扎傳統技藝保護力度,著力提高全社會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充分發揮文化遺產在傳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養,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合理利用各類平臺與社會力量,抓傳承人才的培養,把民間特色紙扎技藝納入職業教育教學體系,結合當地的職業教育機構、產業、民間藝人,構筑多方教育機制,在職業教育中開設地方特色民間技藝選修課,形成傳統工藝傳承與現代職業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把滇西民間紙扎工藝作為一項“非遺進校園”的教育學習內容,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開展活動,使得滇西紙扎技藝后繼有人,生生不息,從教育入手,讓年青人了解傳統文化和文明,這才是生根的辦法。這既可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非物質文化傳承下去,還可對當地經濟發展、民間工藝形成產業、解決就業壓力做出必要的貢獻和價值。
總之,滇西民間紙扎技藝的傳承保護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把它合理的發展為一項能長遠發展的文化產業項目需要一個工程,必須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個體付出,滇西民族民間紙扎工藝才能真正得以傳承與保護,才能作為一個項目實際推動當地的文化產業發展。
作者:楊進平 單位:云南大理祥云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