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群體性事件中網絡文化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網絡群體性事件參與主體的特征及重要作用
(一)網絡群體性事件參與主體的身份特征
一方面,互聯網的開放性拓展了社會的公共空間,為所有網民提供了發表意見和參與事件的便利。每個網民都可以通過微博、QQ、論壇等渠道立即發表意見,也可以自由對信息進行接收,由此可能引起一定范圍的關注與討論。另一方面,互聯網匿名性的特點有利于網民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并反映出自己的真實情緒。因此,網絡輿論能夠較為客觀地反映出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矛盾。上述特征都為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埋下了隱患。一旦事件發生,作為參與主體的網民將表現出其自由性:他們將不受地點、時間、思想等任何限制,可以任意發表觀點、看法甚至表現出一些過激的行為;當察覺到危機時,他們又可以隨意“消失”。
(二)網絡群體性事件中參與主體的重要作用
作為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參與主體,網民深刻影響著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各個階段。網民在事件發起、傳播和反饋的過程中,分別起到重要的決定作用、引導作用、以及反饋作用。
1、網絡主體在網絡群體性事件發起中的決定作用
在網絡群體性事件發起的階段,大多是由某個共同關注點引起。信息的者大多是事件的親歷人,或是從親歷人處得到的有關事件信息的網民,這時的信息應當是最接近于事實情況的。然而事實情況中,存在一些與原事件相背的發起信息的出現。不論人的事件信息真實性如何,都將引起一定數量的網民注意,從源頭處對事件起到關鍵的作用,為事件“定了調子”。所以,在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起階段,者所發出的事件信息,對于之后網絡群體性事件能否按正確軌跡發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2、網絡主體在網絡群體性事件傳播階段的引導作用
經過發起階段后,者所的事件信息就會存在于網絡中,將會被一定數量的網民所發現。這些最早發現事件信息的網民在了解到網絡中關于該事件的信息后,會對該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斷并進行信息的整合,進而在網絡上進行傳播。當傳播者對于事件判斷正確且客觀真實的時候,事件將按照其應有的正確軌跡發展,引導更多的網民正確的參與到事件中。相反,如果傳播者不能正確的判斷該事件信息或存在其他企圖,那么傳播者就會添油加醋的把該事件信息傳播給大眾網民,從而把大眾對事實的認識和判斷引導向與正確軌跡偏離甚至背道而馳的道路上,給事件帶來不可預估的負面作用。這將會給事件發展增加更多的不可預估性。因此,作為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擴散環節,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參與主體將極大的影響著廣大網民對事件的了解和判斷,在整個傳播過程中對事件的走向起到重要且難以逆轉的引導作用。
3、網絡主體在網絡群體性事件反饋中的作用
“所謂反饋,就是結果對原因的反作用。”經過各路事件信息在網絡中的傳播,廣大網民都將在了解到事件或真或假的信息后,對該事件有了自己的認識和想法。但是,由于每個網民所處環境、所受到的客觀影響不同,并且每個網民對同一問題的主觀認識也存在差異,所以每個網民對于事件的態度也必然有所不同。然而,網絡是一個及時的交流信息平臺,廣大網民可以借助各種網絡工具在任何時間對事件進行交流和討論,這就是事件發展中參與主體起到的反饋作用。經過事件參與主體進行相互的反饋后,關于事件的意見逐步融合成一種或幾種。這些意見又將逐步反饋到每一個事件參與者處,為事件的發展起到重要總結作用。作為網絡群體性事件的重要一環,反饋可以集思廣益,把各種意見綜合到一起,形成較為完整、準確的觀點。作為事件參與主體的廣大網民、傳播者,對于反饋內容的形成和完善,都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只有廣大網民、傳播者正確的對待事件,反饋作用才能得到積極有效的發揮。
二、網絡群體性事件參與主體應有的態度
作為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參與主體,廣大網民只有在各個階段都樹立正確的態度,才能保證網絡群體性事件不會走錯路,走歪路。
(一)網民在網絡群體性事件發起階段應該本著實事求是、對事件負責的態度
在網絡群體性事件發起的階段,事件信息的者應該充分的了解事情的真相,客觀地對待事件信息,本著實事求是、對事件負責的態度事件信息。絕不能因為某些主觀的情感因素或者是客觀事物的影響而導致主觀的臆想、猜疑,把虛假甚至錯誤的信息到網絡中,進而歪曲事實真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網絡群體性事件在發起之初的真實性,使事件走上正確的軌道,為之后的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網民在網絡群體性事件傳播階段應該采用辯證的態度對待事件信息
指出“我們要全面辯證地分析和認識問題。”在事件信息后,作為最先發現的網民,應該對所的信息采取辯證的態度,對于事件本身多問幾個為什么?是真的嗎?他們是事件信息的把關者,是將事件信息傳遞給廣大網民的渠道,只有這個渠道“干凈、安全、順暢”,才能正確地引導廣大網民正確對待事件。在這個過程中,辯證的看待問題而帶來的正確引導,十分有利于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健康、穩定的前進。
(三)網民在網絡群體性事件反饋階段應該堅持公平正義、遵守道德與法律
在反饋過程中,廣大網民都將參與進來,這樣就要求大家具備自覺地以道德與法律為底線,堅持公平正義的信念,在自身所在的社會環境中,通過自己主觀認識與客觀事件信息相結合,產生準確的觀點和看法。并通過與其他網民的交流與反饋,就能對事件有更全面的認識。因此,經過反饋形成的觀點和看法更全面、更準確,集合了廣大網民的智慧,形成合力,為網絡群體性事件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網絡群體性事件參與主體在各階段出現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切實提高網民文化素養和法律意識
必須通過大家的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法律意識。就者而言,不隨意在網絡上虛假、故意捏造事件信息,要通過實踐調查研究以獲得真實客觀的信息。就傳播者和廣大網民來說,提高獲取和分析事件信息的能力、認識到自己言行所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是網民應有的責任。
(二)主流媒體應當及時發揮正確輿論導向作用
主流媒體如報紙、雜志、電視、廣播、政府網站等,應當進一步強化應對網絡群體性突發事件的責任意識。媒體做好應對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應急預案,從而在最短時間內向廣大網民公布事件真相,引導正確的網絡輿論。同時在各級政府需建立網絡新聞發言人制度,及時召開網絡新聞會,答復網民關心的問題。
(三)完善網絡信息監測機制,積極回應網絡民意訴求
理論研究和實踐表明,各種網絡群體性事件尤其是惡性網絡群體性事件爆發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網絡信息監測平臺工作不到位,對于一些虛假信息的不能有效阻止,在一些網民看來,網絡言語幾乎不受法律和道德的制約與限制,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必然會產生一些偏激的言語甚至是虛假的網絡輿論。因此,為了及時澄清事實真相,各級政府應當加大信息化建設,加強和改進網絡信息監測機制建設,及時、積極和主動地回應廣大網民的訴求,從源頭治理和控制各種負面網絡群體性事件。
四、結語
總之,我們必須重視網絡群體性事件參與主體的自由性特征及其在事件發生發展中決定、引導和反饋的重要作用。通過積極宣傳事件參與主體理應具備的態度以及對事件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應對來化解事件,為網絡及社會的和諧穩定努力奮斗。
作者:黃楊森 張梓琪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法律與公共事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