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思政下網絡文化育人品牌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自媒體時代,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成為彰顯辦學特色,厚植辦學人文底蘊和專業內涵,推動文化育人體系、制度、機制創新的關鍵路徑。建設有特色、有影響力的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要把握系統性和分散性、主導性和多元性、創新性和傳承性相統一的原則;要持續挖掘文化育人資源,強化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要創設文化生成和傳播制度機制創新環境,探索先進的融媒體管理模式,搭建特色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平臺。基于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和育人資源挖掘,學校需要進一步強化“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作用,構建校園網絡文化育人線上線下協同模式,推動平臺、隊伍和資源的融合,打造“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
[關鍵詞]“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
“大融合、大思政”已經成為提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方向和抓手,其要求統籌理論與實踐,統籌多元育人要素,共同構建協同育人新格局。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在挖掘和培育校園文化成果過程中形成了“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的特色文化架構和文化育人模式。為適應網絡技術發展和服務學校需要,學校需要提升文化育人效應,挖掘特色文化內涵,明確建設標準、方向和思路,推動媒體融合,努力打造“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特色的網絡文化育人品牌。
一、“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內涵與外延
“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建設是學校融合“藥香”“書香”“花香”“人美”“和合”的文化育人實踐,是努力打造特色、和諧、多元協同創新的文化育人品牌的系統性工程,并作為學校“三全育人”示范校建設重點項目來持續推進。一是學校深入開展“藥香”文化傳承創新,形成全校聯動育人格局,即探索“五縱五橫”[1]藥香文化育人模式,構建“六位一體”[2]建設思路模型,開展一系列特色“藥香”文化育人研究、教學與實踐活動;二是學校借助圖書館開展“書香支部”“書香廚房”“最是書香能致遠”等系列的“讀書、展書、傳書”活動,豐富創新“書香”文化;三是學校挖掘“花香”文化和價值意蘊,開展“木棉花開•衛職印象”攝影作品展等系列文化宣傳活動,使“花香”建設意蘊和價值得到進一步闡釋,如木棉花又稱為“英雄花”,其散發的“暗香”“醇香”“幽香”“清香”能夠巧妙地傳達“明德篤學”和“精技善能”的校訓精神意蘊;四是學校的“人美”工程培育一批“最美衛職人”“身邊的榜樣人物”,如抗疫優秀校友、優秀志愿服務員、“自強之星”、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先進人物、先進集體;五是“和合”校園的協同創新格局初步形成,學校建立了校企協同創新平臺,建立了大師領航的教師創新工作團隊,實施“1+X”和現代學徒制辦學,開展標準、專利和產品研發,推動專業建設發展。
二、大思政格局: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切入點和工作模式
(一)緊扣點線面三維聯動,找準網絡文化育人品牌切入點
打造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需要鮮明的品牌定位、深厚的文化內涵,學校匯聚多維度傳播途徑,暢通共力,讓師生達成高度的文化認同,逐步形成品牌信仰,催生更廣泛和強烈的品牌效應。“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的形成源于長時間的文化積淀,學校要持續通過闡釋內涵、傳承創新和多維宣傳,力求構筑學校師生情感歸屬的空間。
1.點:確定清晰的品牌定位和鮮明特色
學校圍繞“藥香”“書香”“花香”“人美”“和合”五個特色元素,構建由物質、精神和制度組成的三維校園文化架構。其文化創新和傳承過程承載了醫藥職業院校育人的價值意蘊,凸顯了專業特色。學校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系統研究“三香一美”和合校園文化體系、主打特色項目及亮點,凝練價值理念,打響標語口號,多維度呈現品牌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達到人盡皆知、耳熟能詳的共同語境。
2.線:深挖校園文化內涵
文化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內涵,具體而言是其蘊涵深刻的價值內涵和情感內涵。校園文化品牌凝結了學校的辦學和治學精髓。校園文化品牌的塑造需要學校開展創造品牌專業課程、組織制度、科研實踐等文化融合的創新實踐,達到與文化品牌精神高度統一的完美境界,超越時空的限制,給學生帶來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使學生從心靈深處產生潛在的文化認同和情感眷戀。
3.面:推動內外宣傳聯動
“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其價值也在于連接,而通過連接產生的強大聚合能力是其手段和目標。”[3]與校內日常文化活動的凝聚作用不同,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突出了學校內外聯動宣傳、整合的優勢,將辦學的品牌理念有效地傳遞給師生和社會公眾。全時空網絡覆蓋的校園學習生活休閑網絡連接、主流平臺和品牌欄目的網絡融合以及便捷性需求導向的網絡連接是產生強大聚合能力的主要路徑,而校園文化育人品牌的網絡連接不僅融合校內日常文化活動,而且必須走向社會公眾視聽場域,打下鮮明文化符號、特色辦學和便捷連接的標志性烙印。
(二)創新“一中心三融合”工作模式,指引校園網絡文化育人的新路向
為確定校園文化融合創新的重心和抓手,課題組提出“一中心三融合”的宣傳思想工作模式(圖1)。學校堅持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以黨建引領育人為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提升學校宣傳工作引領性、系統性和協同性,構建“中央廚房”[4]式大思政宣傳格局。學校要聚焦短板弱項,不斷完善宣傳思想工作中目標定位、人員定位、部門協同、陣地協同機制,真正引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心和目標落在育人效果上,使宣傳思想工作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學生的成長訴求、時代的發展要求、社會的進步需求。
1.突出中心定位和目標導向
學校宣傳工作要服從、服務于“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這個中心,并將其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學校要發揮黨建引領育人作用,通過組織創新,增強政治領導力和文化建設的感染力,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推動力。
2.堅定不移推動校園新媒體“三融合”創新
校園網絡新媒體融合要堅持內容為王、平臺為體、隊伍為核,三者協同發力,做實、做活、做出品牌。校園網絡文化內容建設要進行系統設計,圍繞“三香一美”和合校園文化建設體系,豐富內涵,加強價值闡釋和活動輸出,不斷豐富和創新內容體系,挖掘育人價值。平臺建設是好內容得以傳播的重要渠道,學校要引入“中央廚房”式融媒體管理模式,分別對學校新媒體平臺的定位、分工與協同進行梳理,形成多平臺相互協同的新媒體矩陣,共同營造“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氛圍,形成同頻共振的宣傳效應。隊伍建設是核心,學校要有一批強有力的“三香一美”和合校園文化建設隊伍,強化領導機構、科研項目工作團隊支撐,完善全校各部門積極參與建設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的激勵機制。
3.堅持把黨建引領育人作為切入點和線索,健全工作機制
校園文化建設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依托融合業務的特色育人活動載體,即學校或開展科研實踐,或融入網絡課程,或開展技能競賽,或開展文體活動等。學校要將黨建引領育人形成系統的領導和動力機制,引入并逐步完善“一中心三融合”工作模式,依托黨建文化品牌,切實推動“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建設成為有組織、有系統方案、有活動、有成效的長期性建設項目。
4.堅持“走出去”文化品牌戰略,打造外宣新形象
校園文化品牌由內而外迸發的精神凝練,不同于校訓所傳達的基本價值追求。而“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能夠更加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及其服務社會的具體像素,其豐富、具象的特色宣傳素材具有感染力,也更易于影響社會公眾的認知。
三、“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的融合思政實踐
(一)開展多元文化育人活動,營造特色文化氛圍“三香一美”和合校園文化是學校在推動“三全育人”示范校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特色校園文化架構。學校可將其打造為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進行線上線下融合,與“校園文化核心主題、學校辦學理念系統、學校形象系統、校園環境系統和學校行為規范”相輔相成。學校要堅持黨建引領育人,并以此為重要切入點和抓手,持續開展以“藥香”“花香”“書香”“人美”“和合”為育人機制的系列文化育人活動,共同打造能夠承載并符合學校辦學目標和價值導向的文化育人和網絡育人融合體。
(二)建好校級融媒體中心,推動校園融媒體隊伍建設一是學校建立校園文化品牌傳播指揮中心,逐步打造集內涵挖掘、技術創新和隊伍培育為一體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央廚房”。二是學校優化隊伍職責和分工,推動部門和人員協同管理。即從內容開發角度,按照專欄內容和職能部門業務關聯緊密程度來劃分,學校確定由各黨支部直接負責并具體落實到個人;從網絡平臺管理角度,校園網絡專欄建設及維護、微信公眾號、微博、微視、抖音等校級新媒體由黨委宣傳部內設融媒體中心統籌管理和維護,而學校二層機構的自建自媒體平臺由業務部門負責維護,校級融媒體中心負責監督與指導。
(三)打造“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欄目,推動平臺和內容融合
一是學校在網站創建“三香一美”和合校園文化專欄,設置“三香文化”“人美工程”“和合校園”一級欄目,創建“藥香”“花香”“書香”“人美”“和合”子欄目,有利于營造濃厚的校園網絡文化育人氛圍,借助媒體融合整合文化元素,推動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建設。二是學校依托微信、微博、今日頭條、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創建“三香一美”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欄目,豐富內容,提煉特色,強化宣傳。三是學校制作“三香一美”校園文化宣傳冊,匯編學校歷年新聞、活動及成果資源,集中展示校園文化建設成果。
(四)創新協同宣傳工作機制,推動平臺、部門和隊伍協同
1.鞏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學校結合“三全育人”實踐,進一步完善提質培優方案,將“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項目建設納入“提質培優”三年計劃和學校發展“十四五規劃”,凸顯項目特色,細化項目組織分工協同,并將其持續納入黨建考核指標,加強調研指導和監督檢查,使校園文化建設達到新高度。
2.打造校園媒體融合新局面
學校要持續推動校園媒體融合,整合全校宣傳資源和隊伍,建立由黨委宣傳部、院系行政、教師、現任新媒體管理團隊組成的立體化宣傳隊伍,形成宣傳信息創作、投稿、發布的協同管理工作機制。同時,學校要改革校園融媒體中心的部門設置和組織架構,以適應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建設,按照“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次利用”的工作思路,全面推動校園微信、微博、抖音等圖文和視頻作品創作的增量提質,構建校園網絡媒體協同宣傳,實現校園網絡育人陣地再中心化。
3.發力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輸出
學校要將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走出去”提到學校發展戰略高度,全方位打造醫藥衛生學校新特色和新形象。一是學校加大校園文化開發力度,深度挖掘校園文化傳統的當代價值以及新時代文化的創新成果,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和理論基礎,提升校園文化闡釋力和影響力。二是學校借助國家級和省級媒體等主流媒體多維度宣傳學校辦學特色和文化底蘊,報道學校“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的專業特色、“人美”工程和“和合”文化底蘊,提升學校特色校園文化品牌的認可度。三是學校要將提高健康素養作為輸出校園文化品牌的重要渠道,讓“三香一美”和合校園文化走入千家萬戶。伴隨學校“三香一美”文化內涵和外延的拓展,及其健康素養“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活動的深入開展,“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推進,全面提升了“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的知名度。
四、總結與思考
(一)關于研究成果的推廣價值
“三香一美”和合校園文化的內容開發、傳播及應用是廣泛、開放的,其精神和價值追求也不局限于醫藥衛生類院校,整體具有較強的可移植性。一所大學的建筑、雕塑、樹木、花草等景觀都象征和承載著學校一定的精神和價值追求。而學校所具有的專業特色和行業背景的“藥香”文化也與國家提倡的大健康理念相契合。因此,“三香一美”和合校園文化與學校的具體場景相結合,使校園創新和應用的空間充滿想象,打造“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的行動也將為校園文化建設助力添彩,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道德新風尚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關于工作流程的優化
“中央廚房”模式是融媒體內容生產的神經中樞,是一個實現內容創新,造就全媒體創新人才的平臺。這就要求相關運營人員要具有“中央廚房”模式的融合思維,善于運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融合呈現圖、文、音視頻、超級鏈接、可視化的動態數據等內容,在空間、物質、技術、人才等保障體系下,深入開展媒體融合實踐,從平臺多樣、去中心化到平臺協同融合和中心再造,壯大主流輿論陣地,提升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
(三)關于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思考
首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品牌的打造是中心再造的關鍵。在自媒體時代,網絡宣傳出現去中心化趨勢,傳統網絡平臺面臨邊緣化的挑戰和融合創新的機遇。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主動適應新媒體的發展,鞏固和強化網絡宣傳陣地。其次,在內容為王的時代,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建設有主導性的文化品牌,通過職能分工、任務線條以及打造“一系一品牌”“一社團一特色”等子項目和子品牌來進一步豐富育人內涵。最后,“三香一美”和合校園文化建設進入樹形象、強品牌的新階段,是推動“三全育人”工作提質培優的新抓手。高校的“三香一美”和合校園文化研究及實踐活動應創新載體形式、豐富內涵,孕育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育人模式,建設成“三香一美”和合校園網絡文化育人的強品牌。
作者:陳衛東 周小雅 單位: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