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發展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迅速提高,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水平決定著社會的發展趨勢。因此,建立鄉鎮文化站提高農民群眾的文化素養,滿足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建設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我國鄉鎮群眾文化的發展現狀,探討鄉鎮文化站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
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文化發展
一、前言
近年來,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來越高。隨著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黨和政府對鄉鎮地區農民群眾的文化建設越來越重視。鄉鎮文化站是由政府舉辦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文化服務,并指導基層組織開展文化工作的公益性事業單位,通過引進圖書報刊資料、開展文娛活動、舉辦科學知識講座、普及網絡知識、增強體育健身等各類文化活動,服務于當地農村群眾。建立鄉鎮文化站是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鄉鎮文化建設,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
二、我國鄉鎮群眾文化的發展現狀
與城鎮居民文化生活相比,目前我國鄉鎮群眾文化的發展還是相當落后的,一方面由于農村的經濟水平仍較低,沒有可以進行文化活動的公共場所和缺乏獲取文化資源的渠道,另一方面農村也沒有專門的人員來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從而使得多數農民的文化生活僅僅局限于電視、棋牌和麻將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不但不利于家庭和諧,而且對于農村發展有害無利。推動鄉鎮群眾文化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中的重要環節,大力發展農村文化,為農民群眾提供進行文化活動的公共場所,引進文化資源和各種文體活動設備,組織各種文化活動,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促進農民群眾之間的交流互動,促進農村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共同奮斗。
三、建立鄉鎮文化站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
(一)能夠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對傳統的文化去粗取精,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農民群眾的文化水平決定著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方向,建立鄉鎮文化站,向廣大農民群眾宣傳黨和政府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策,傳播先進文化,提高農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為建設美好和諧的家園共同努力。
(二)能夠滿足鄉鎮群眾的文化活動需求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經濟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在解決了吃穿住行等基本問題后,農民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建立鄉鎮文化站,為農民群眾提供文化活動場所,組織多樣多彩的文化活動,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另外,農村文化也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可以通過文化站學習更多的農業知識、了解網絡貿易,有利于農作物的增產和擴寬農作物的銷售途徑,促進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三)能夠指導鄉鎮文化建設
現階段農民的文化水平仍是偏低的,而且由于地域差異的存在,各個鄉鎮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建立文化站可以指導鄉鎮文化的建設,在了解農民的真實需求后,更好地為農民群眾服務,讓文化活動真正走進農民群眾內部。鄉鎮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建立文化站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共同參與鄉鎮文化的建設。
(四)能夠促進鄉鎮和諧發展
由于生活方式、觀念信仰不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難免會產生各種矛盾。通過建立鄉鎮文化站,組織開展多種文化活動,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有助于消除各種矛盾,促進和平相處。同時,在文化活動中向廣大農民群眾宣傳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賭博等不良風氣,有利于鄉鎮和諧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駕護航。
(五)為建設新農村奠定基礎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當今鄉鎮發展的重點,改變農村現有面貌,提高農民群眾的文化素質水平勢在必行。建立鄉鎮文化站,結合當地的風俗特色,根據各年齡段人群文化需求,開展不同的文化活動。另外,凈化農村市場,清除盜版教材、書籍和光盤,建設新型圖書館引進各種圖書報刊,向農民普及科學知識和技術,提高農民學習熱情,為建設新農村打下基礎。
四、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鄉鎮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文化活動需求也越來越高。發展鄉鎮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環節,建立鄉鎮文化站,切實了解農民群眾的需求,通過建設公共活動場所開展文化活動,引進圖書報刊資料,向農民普及科學知識和網絡知識等,提高農民群眾素質,促進鄉鎮文化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
作者:龐春風 單位:重慶市合川區淶灘鎮人民政府文化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王曉艷.鄉鎮文化站在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劇影月報,2010(06):67~68.
[2]洪明升.淺談鄉鎮文化站如何因地制宜地推進農村小康文化建設[J].大眾文藝(理論),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