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1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主戰場
保護和發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我國當前的文化建設有重要的推動力。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是廣大人民群眾在歷史的淬煉中總結出來的自我娛樂、自我表現的組織形式。因此,它有著鮮明的特點。在當前社會中,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以其基層性和廣泛性,深受群眾喜愛。在城市廣場、社區、商業平臺以及各種舞臺劇園中,都可以成為傳播精神文明的宣傳平臺。
1.2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保證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從某種層面上來說,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縮影。以我國傳統的戲劇藝術來講,京劇雖然是國粹,但是在其他地方也都活躍著一些地方劇種,如豫劇、昆曲、秦腔、河南梆子等。在這些民間文藝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隱藏在表演藝術中的各種民族文化。可以說,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也是作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1.3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因而在閑暇有了更多的時間來關注自身的業余生活。積極繼承和創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可以把基層群眾組織起來進行文化管理。減少和消滅消極文化生存的土壤。保持社會秩序,維護和諧穩定。此外,積極開展和創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能夠推動社會秩序的穩定,減少基層社區不良群眾活動產生的擾民現象,維護社區的安定與團結。
2當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現狀
2.1思想重視程度不夠
為了保證地方的發展,政府管理者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地方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等方面上,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而且,隨著當前文化市場的復雜多變,使文化事業管理難度在不斷提升,政府或采取保守的文化策略,降低文化藝術創新的程度。從而導致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在創新與繼承上明顯存在不足,甚至一度出現推諉敷衍表演的現象。
2.2傳承與創新力度不夠
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與傳播工具,對推廣經典藝術與民間藝術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當前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在繼承與創新上存在較大的差距。首先,在傳播形式上,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大部分是以晚會的形式來開展,在程式上有著可復制化趨勢。第二,內容上缺少變化與創新,大部分文化項目都是通過模仿著名節目和曲目而表演的,這一方面容易造成版權糾紛;在另一方面也缺少對于文化藝術內容的創新,不利于傳統藝術在當前社會中的生存與發展。
2.3干群聯系不緊密
群眾路線歷來是我黨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法寶。但是在當前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干部對于文化藝術的繼承與創新關注較低,沒有深入群眾,了解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強行立項推廣,造成群眾的抵觸情緒,降低了群眾繼承和創新文化藝術的積極性,不利于維護處理干群關系。
3創新和繼承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措施
為了使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繼承與創新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證,作者認為應該適當增加文化活動的投入力度。例如,建立群眾、社區級別的文化活動站等機構,為城市、社區居民定期組織各種文化活動,讓文化藝術從業者能夠獲取繼承與創新的火種,找到文化發展的源泉。
3.1組織開展多種文化活動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適當的組織一些社區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包括曲藝、書畫、樂器等。
(1)文化學習。
當前社會,不少基層政府組織針對社區群眾專門開設了老年大學、藝術學習班等機構,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課程與討論。這些課程范圍廣闊,內容豐富多彩。群眾可以依托個人愛好、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在活動中,群眾不僅可以學到年輕時由于工作原因無法學習的藝術活動,還可以借助這個平臺,尋找到更多的朋友,加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建立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
(2)藝術創新。
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門可以統計有相關專業特長的群眾,建立各種藝術團體,并增加一部分經費投入。根據地域的不同,可以開設豫劇、秦腔、京劇、昆曲等不同風格的藝術團隊,定期開展藝術學習、表演活動,并加強對傳統經典的學習與繼承,鼓勵在原作基礎上進行大膽改革與創新。
3.2加強對文化活動的管理
鑒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社會屬性,基層政府在應對這方面工作的時候,必須設立專門的文化建設部門,專門負責各種復雜歷史文獻、資料的處理以及各種活動的審批,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專業程度。這些工作人員要具備以下的素質:
(1)較高的專業素養。
文化管理的復雜性和專業性要求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藝術素養和管理能力。例如,具備藝術類院校或其他相關專業的知識背景,熟悉和了解黨和政府關于文化建設、社會活動的相關法律、條例和操作實務,能做到隨著活動的轉變調整藝術形式,提高形式與內容創新的審核效率。
(2)良好的溝通能力。
部分參與基層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群眾屬于離退休職工,他們在退出工作崗位后,身份隨之改變。對于角色的轉變,部分群眾可能難以接受。此外,由于年代、教育等原因,管理人員在與這些人員交流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障礙。所以,工作人員除了要具備精湛的文化藝術專業知識外,還要掌握和群眾交流、溝通的能力,在工作中維持強大的責任心和耐心,實現黨的群眾路線,理解、鼓勵和支持群眾關于文化藝術創新的各種想法。
3.3落實文化活動場所建設
完成上述文化管理工作后,除了投入力量進行文化軟實力建設之外,還要加強和落實好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場所建設。例如,增加文體活動場館、社區廣場表演舞臺等設施,撥出部分文化建設經費,投入各種場所的搭建,為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4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轉變,我國經濟建設逐漸走入正軌。此時,我們除了在繼續加強物質文明程度,還要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其中,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繼承與創新成了當前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因此,只有做到在繼承的基礎上實現藝術的飛躍,才能讓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齊頭并進,使群眾的文化生活過的豐富多彩。
作者:鄒曉明 單位: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