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群眾文化活動的價值及管理創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群眾文化活動的構成主體
群眾文化活動是以廣大人民群眾為中心,只有廣大群眾接受和參與了文化活動,才能建設出更大的文化活動舞臺,讓文化得到推廣,才能體現出文化活動的意義所在。群眾文化具有廣泛性和參與性,其涉及范圍通常不會受到時間和地點上的限制,活動可以圍繞廣大群眾在全國各地向社會各個階層進行開展和開放。
(二)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內容及形式
按照馬克思哲學來講,任何事物都是內容和形式的辯證統一,群眾文化活動自然也不能例外的。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所表現出來的意義與實質,是群眾文化活動主體因素與客體因素的統一體,它以文學藝術等形式進行表達。文學藝術作品能夠通過藝術的形式來表現,不但可以對社會活動現實生活進行折射反應,還能夠促進人的審美、智力和健身的開發。群眾文化活動內容的表現形態就是群眾文化的具體活動形式。文化活動的內容依靠活動形式去表現,而文化活動形式依賴于活動內容而存在,兩者之間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兩者均以對方的存在和發展為自身發展的條件。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由活動內容進行主導和決定,同時文化活動的形式是服務于活動內容的,但又能積極地推動和影響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健康完美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能讓群眾文化活動得到充分的表達,進而加強群眾文化活動的效果。群眾文化活動表現形式復雜多樣,內容豐富,卻雜而不亂,章法有序的存在著,它具有緊密的組合結構的關系。在活動的樣式上,群眾文化活動按照各種文化門類區分,從而組成了較多的活動種類,如戲劇活動、文學活動、舞蹈活動、音樂活動、曲藝活動、體育活動、游藝活動、棋牌活動、游覽活動等。各種活動都自成一體,以它穩定的、獨有的活動形式而獨立的存在。群眾文化活動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其內容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當代我國群眾文化活動都與社會主義社會和改革開放相適應,它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并呈現出一片紛繁絢麗、生機勃勃的發展狀態,其較全面地滿足了人民群眾追求美、新、樂的心理,受到大家的一致喜愛和追捧,激烈地刺激著人民群眾的參與。
(三)群眾文化推動經濟發展
我國當今社會經濟得到不斷發展和進步,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文化得到日益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已形成不可逆轉的趨勢,而同時群眾文化也正在不斷地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隨著現代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對城市的經濟文化管理也正在不斷加強,人民群眾在現代化建設中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加,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加快,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正在逐漸減少。群眾文化活動的展開不僅能放慢生活節奏,加強人民群眾之間的交流,還能增強社會和諧和穩定,促進身心的舒展,進而讓廣大人民群眾以更好的身體和心理狀態投身到社會事業的建設當中,促使國民經濟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快速發展。
(四)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教育意義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使人民群眾得到精神上的陶冶、思想上的升華,同時能促進人們相互之間的交流和信任。群眾文化活動具有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的特性,在參與過程中不乏有很多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社會建設者和實踐者。他們具有革命和建設經驗,這些老一輩的建設者在活動交流中可以將自身積累的豐富經驗分享給大家,同時可以將一些社會正能量進行充分傳遞,讓其他參與者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學習和進步。而在一些社會展覽活動中可以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參展的同時,了解作品背后隱藏的一系列故事,了解一個時代背后的歷史和經濟文化狀況,讓參觀者的思想得到升華,價值觀得到重塑。同時,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傳承社會風尚,引領社會文明的傳承。每個地方的社會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群眾文化活動往往能反映一個地區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這是國家和地區最為重要的非物質財富。但在不同的區域往往存在不同的文化差異。因而在開展文化活動前,應對該地區的風土文化進行相應的了解。
(五)群眾文化活動為社會工作創新提出新的思考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群眾是我國進行社會管理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基礎,群眾管理力度的強弱將會直接影響我國社會工作質量的好壞。經過實踐證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與進行社會管理之間具有一定的共同性,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也能為社會管理提供一定的管理策略,以此突破創新。讓群眾文化活動成為社會管理工作創新的主要參照對象。
(六)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社會價值
通過開展積極健康、高尚有益、寓教于樂的多種群眾文化娛樂活動,能夠發揮其娛樂審美、教育宣傳、弘揚文化、強健體魄、生活實用等功能,傳遞優秀的民族文化。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各類文化活動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使人民的審美觀念有所增強,振奮人民群眾的精神,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另外在堅持社會效益的前提下,開展各種有償的服務,適當的追求經濟效益,也可以增強自身的發展活力。
二、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創新
(一)加強思想重視,改進群眾文化活動管理機制
群眾文化活動是一個非常廣闊的領域,其具有參與人數眾多,情況復雜多變的特征,要搞好其管理工作,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辦法。我國已經進入了科學發展觀統領下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與和諧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必須要順應時展的潮流,用現代管理藝術和方法,創造一個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規范化、現代化、多樣化的群眾文化活動新面貌。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管理機制,確保管理工作能合理高效的運行。群眾文化活動具有相對明顯的公益性質,作為一種社會工藝性質的活動,需要相關部門在管理中引起重視,對群眾文化活動給予政策上的幫助,從而調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創辦文化活動。另外,政府還應加大對群眾文化活動的資金投入力度,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并且要不斷更新和改善對文化活動的監管制度,將一些實質性的政策落到實處,同時對文化活動中出現的一些不良風氣進行反制,為開展健康的群眾文化活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內容思想內容上的創新
群眾文化活動是建立在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上,因而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需要做到與時俱進,要與社會發展的方向同步,不能背道而馳。經過改革開放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洗禮,在過去長期受到壓制的文化市場,以靈活的形式不斷表現出來。如舞廳、音樂餐廳、桌球室、電子游藝室、卡拉OK等,都迅速地吸引著人們不斷地參與進來。以往單一乏味的文化樣式中缺乏了樂趣,因而,在文化活動的開展中讓大眾思想與社會發展相結合,再兼并一些民族文化能有效地保證文化活動的健康發展。在文化活動中加入一些流行元素,迎合大眾喜好,能吸引廣大群眾自主地加入到文化活動中去,保證了群眾的參與熱情。因此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內容上的創新,是形式和內容上不斷吸引群眾參與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保障群眾文化活動有效健康地進行開展必要方法。
(三)創新群眾文化活動方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當今我國群眾文化活動網絡的類型含兩種,一種是行政組織管理下的文化(藝術)館所領頭的,包括文化站、文化室或文化俱樂部。另一種是民間自發性組建的包含舞蹈、文學、音樂、曲藝等組織,它們各門類大小不一,遍布城鄉各個區域的團隊網絡。我們應本著充分開發,積極支持的思想,加大對其基礎建設的投入。為了長期有效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僅要在開展形式和內容上進行有效的創新,還需要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因為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滿足文化活動的必要條件。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方式進行創新是吸引群眾積極參與的有效途徑。豐富和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的方式,建立龐大的群眾基礎有利于將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進行更好的發揮。建立良好的群眾基礎,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結語
現今社會群眾文化活動逐漸變成一種非常廣泛的社會文化現象。尤其在我國,只要有群眾的地方就會有群眾文化活動,因此群眾文化活動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和非常廣闊的外延,人們的文化消費涉及到服飾飲食、醫療衛生、日用生活、建筑體育、旅游娛樂、乃至人際關系等各個方面,已經發展成一個功能多樣、層次多樣的巨大的文化體系。同時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讓勞動生產率有了較大的提高,使個人自由支配的時間相對增多,群眾文化活動已經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空間,而正在不斷地趨向于開發。各個國家和不同民族間的積極交流和相互影響也越來越明顯,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通過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充分地反映出社會中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況,而且通過健康的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能緩解人們日益緊張的各種生活壓力。而對于群眾文化活動對社會產生的一系列影響,相關部門應進行有效的創新管理,群眾文化活動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要求我們擁有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即通過,現代科技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現代化的監管。
作者:李桐森 單位:江西省萍鄉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