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戲曲文化與群眾文化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我國傳統的戲曲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具有諸多的優勢和特點,這些優勢及特點方便了戲曲文化和群眾文化活動的融合工作。這些優勢和特點包括了以下幾點。
(一)基礎群眾性特點。
我國的戲曲文化始于民間,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基礎的群眾性特點一直伴隨著戲曲文化的發展。在新的文化環境中,雖然戲曲文化在文化工作中經常被群眾所誤解,但是在部分的群眾中其基礎群眾文化的特點依然存在。
(二)獨特的地方性特點。
在我國的群眾文化工作中,其地方性特點極其顯著。在各地方的群眾文化活動中,具有地方特點的文藝活動具有很好地市場。在這一點上,我國的戲曲文化具有極大的契合性優勢。我國的各個省份地區都存在地方性的戲曲,這些戲曲在出現和發展的過程中與地方文化特點已經密不可分。所以這種戲曲文化的地方特點在群眾文化活動具有很好的發展優勢,很容易和群眾文化活動進行融合。
(三)非遺保護工作的推動。
在我國傳統文化保護工作中,非遺保護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利用這一工作積極的推動戲曲文化與群眾文化的融合工作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工作。在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中,將非遺保護與群眾文化活動結合的工作經常被采用,而我國的各地方戲曲文化都處在各地區的非遺保護名單中。利用這一優勢,將戲曲文化和群眾文化活動進行融合,可以收到非遺保護工作的積極推動。
二、做好戲曲文化與群眾文化融合工作所采用的方法
在將戲曲文化和群眾文化進行融合的過程中,基層群眾文化部門在實際的工作中積極開展了研究和實踐工作,利用一些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法很好地開展了這一工作。
(一)利用政策手段引導和支持融合工作
在戲曲文化和群眾文化融合工作中,政策性的指導作用是很重要的。利用政府的政策性指導和支持,可以使戲曲文化在文化工作中更好的發展。這種引導和支持工作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幾項內容。一是資金投入政策。在進行戲曲文化和群眾文化融合工作時,需要一定數量的資金投入,這時單獨依靠基層文化組織自身的資金投入是難以滿足工作需要的。在這時就需要政府在的相應的政策方面進行投入。這種投入不僅僅是指財政補貼方面的資金,還包括了利用政策吸引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到戲曲和群眾文化活動中來等一系列的工作方法,使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文化工作中,解決文化活動的資金問題。二是做好文化開發搶救工作。在戲曲文化中,大部分的戲曲文化出現了市場困難的情況,還有一部分的戲曲文化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斷層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戲曲文化和群眾文化的融合工作就會出現困難。三是做好宣傳導向工作。在戲曲文化和群眾文化融合的工作中,政府經加強積極的宣傳導向作用,利用良好媒體宣傳渠道,對戲曲文化和群眾文化進行大力的宣傳工作。
(二)做好傳統戲曲文化的創新工作
傳統的戲曲文化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及其深厚的歷史底蘊,是我國文化的瑰寶。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新的社會和文化環境下,一些傳統的文化內容已經不適合現代人的文化需求和欣賞理論。在這個問題上,戲曲文化中的一些內容正是最好的表現。這也是戲曲文化在現代社會出現萎縮狀態的原因之一。但是現代的群眾文化工作中,大部分的參與者都是對于傳統的戲曲文化不了解的中青年人群。所以要做好戲曲文化和群眾文化的融合工作,就必須做好傳統戲曲文化的創新工作。這些創新工作包括了以下的幾點。一是傳統劇目的改良工作。在戲曲傳統劇目的改良工作中注意在傳統中求創新的原則,利用合理的方法對于傳統戲劇中的不合理進行改革,但是不能全盤否定傳統戲劇,要有原則性的進行改良創新工作。二是新劇目的編寫工作。這種新劇目的編寫工作應注意在編寫過程中合理的加入社會中真實的事件和任務進行描寫。
三、結束語
做好戲曲文化和群眾文化的融合工作中,是一項既可以保證傳統的戲曲文化良性發展,同時又可以保證群眾文化大力開展的雙贏性文化融合工作。所以現在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正在積極地開展實際而有效的工作,進行融合的研究和實踐工作。這是我們在文化大背景下必須做好的。
作者:李志蘭 單位: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