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民群眾文化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不適應農村經濟發(fā)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國家在政策方面對農村的大力扶持,農民的經濟收入不斷增加,然而農村群眾文化的發(fā)展相對落后,無法適應農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目前,我國農村群眾文化娛樂消費普遍較低,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對單一,同時農民群眾的文化品位也相對較低,一些農民群眾的文化娛樂方式仍然為傳統(tǒng)的串門閑聊、走親訪友等方式,一些農村甚至流行封建迷信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發(fā)展。
2.農村文化建設相對比較落后。
目前,相比于我國城市文化建設速度,我國農村文化建設速度較為緩慢,同時受到城鄉(xiāng)二元體制的影響,使得農村群眾文化在發(fā)展過程中通常被忽略,導致農村與城市在文化結構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我國西部一些偏遠山區(qū),農村群眾文化相對匱乏。同時,我國東都一些農村地區(qū),其農村群眾文化與城鄉(xiāng)文化之間也存在著較大差距,一些農村的計算機普及率明顯較低,使得農民群眾在文化領域的消費相對較低,遠不及城市。一些農村地方政府雖然加大了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力度,然而在農村群眾文化產品創(chuàng)造時未能結合農村群眾對精神生活的需求特點,一味仿造城市文化建設,缺乏農民群眾真正喜歡的文化產品,使得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效果不明顯。
3.政府對農村群眾文化重視度不夠。
近年來,政府較為注重農村經濟的發(fā)展,進一步提升了各地的經濟水平,為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目前,一些農村盡管加大了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同時也組織和開展了一系列農村文化活動,然而這也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為發(fā)達的農村區(qū)域,使得一些經濟落后農村的農民群眾無法享受現代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時一些鄉(xiāng)鎮(zhèn)將精力放在當地的經濟建設方面,缺乏在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方面的經費投入,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村群眾文化的發(fā)展。
二、實現群眾文化與農民群眾的緊密結合有效途徑
(一)拓寬群眾文化發(fā)展空間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為我國群眾文化建設帶來了新機遇和挑戰(zhàn),對持,在開展群眾文化與農民群眾的緊密結合時,應當拓寬群眾文化發(fā)展空間。近年來,海州區(qū)注重文化發(fā)展空間的拓寬,加大在群眾文化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海州區(qū)積極開展廣場舞大賽、文化周以及文藝匯演等活動,促進群眾文化在藝術形式和內容方面的豐富和完善,有效實現群眾文化與農民群眾的緊密結合,提升農民群眾的道德素質。
(二)加強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為了有效實現群眾文化與農民群眾的緊密結合,加強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海州區(qū)加大了群眾文化基礎建設力度,使得我區(qū)各項群眾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6月22日,海州區(qū)浦南鎮(zhèn)歷史民俗館建成并開放,成為全區(qū)首家鄉(xiāng)鎮(zhèn)歷史民俗館。同時,農民藝術館、農民健身館、彥涵紀念館以及連云港市圖書館海州分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相繼對民眾開放,為群眾開展活動提供了基礎保障。其中,農民藝術館建筑面積約1800㎡,分為上下兩層,設置了6個功能區(qū),主體建筑整體風格為灰白色基調,內部裝修簡約,空間開闊。農民健身館建筑面積約1500㎡,設置了臺球館、乒乓球館、健身房、動感單車俱樂部、拳擊館、舞蹈房以及壁球館7個功能區(qū)。民俗館布展面積100㎡,由浦南之源、浦南之興、浦南之子以及浦南之風四大板塊組成,以圖片、實物的形式展現浦南傳統(tǒng)加工業(yè)、手工業(yè)以及民間文藝等內容,為實現群眾文化與農民群眾的緊密結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注重農民群眾主體地位
為了進一步實現群眾文化與農民群眾的緊密結合,在開展農民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應當注重農民群體的主體地位。浦南鎮(zhèn)以舉辦農民文化藝術節(jié)為平臺,注重農民群眾主體地位,以先進文化占領農村陣地。走在浦南農村,隨處可見文化的新風,文化墻面繪有各種清雅的水墨畫、絢麗的農民畫、流暢的書法以及引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同時,不少農民的書畫作品也在這些文化墻上大顯身手,構成了一道道亮麗的農村文化風景線,有效實現群眾文化與農民群眾的緊密結合。不久前,由海州區(qū)文化體育旅游局、浦南鎮(zhèn)共同舉辦的“中國夢•浦南印象”農民攝影展在浦南農民藝術館拉開帷幕,當地一批農民攝影家用鏡頭記錄和見證了家鄉(xiāng)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發(fā)展和文教事業(yè)全面進步。同時首屆“舞到村頭、舞動浦南”廣場舞大賽在浦南火辣啟幕,近千名農婦積極參與到大賽中,掀起了我區(qū)全民健身的熱潮,實現群眾文化與農民群眾的緊密結合。
三、結語
目前,我國農民群眾文化建設仍然存在著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不適應農村經濟發(fā)展、農村文化建設相對比較落后以及政府對農村群眾文化重視度不夠等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群眾文化與農民群眾的緊密結合。對此,應當拓寬群眾文化發(fā)展空間,同時加強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并注重農民群眾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實現群眾文化與農民群眾的緊密結合,促進我國群眾文化建設的不斷發(fā)展。
作者:王蓓 單位:連云港市海州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