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創新群眾文化服務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需求也逐漸從數量向質量轉變。文化活動質量的提升應從打造群眾品牌入手,大力推進群眾文化品牌的建設,從而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豐富性。本文基于群眾文化品牌的意義進一步探討創新群眾文化服務,打造群眾文化品牌的路徑,為建立完善的社會文化體系作參考。
關鍵詞:群眾文化;文化活動品牌;創新
一、群眾文化品牌的意義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的需求逐步由滿足物質需求向滿足精神需求升級。隨著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參與需求日漸增加,群眾文化品牌創建的必要性也就逐漸顯現出來。對群眾文化活動而言,其是以社會公眾為對象,旨在豐富社會公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內容,提升社會公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滿意度而開展的工作內容。群眾文化品牌是以社會公益價值為追求的一種無形的資產,它以吸引群眾的注意力來促進群眾主動地加入社會活動中去。群眾文化品牌的創建無法像其他商品品牌一樣,可以直接帶來經濟效益,但群眾文化品牌可以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在推動群眾文化品牌創建的過程中,各地對群眾文化工作給予了大量的扶持,群眾文化品牌的創建工作迅速發展。
二、創建群眾文化品牌的作用
一般來說,群眾活動的組織和開展需要一個品牌效應來以具體化的形式對本身抽象的精神財富進行呈現,并再通過這個品牌效應對此活動進行進一步的宣傳。群眾文化主要側重于基層群眾的娛樂、自我提升與發展、積極樂觀、創新發展,因此,群眾文化品牌設定為對基層群眾以上精神追求的一種表現。而這種社會形態的轉變,更會吸引、號召群眾的參與,從而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促進他們的創新能力的發展。這里分三個方面來具體介紹創建群眾文化品牌的作用。首先,創建群眾文化品牌可以通過吸引群眾參加群眾文化活動來體現他們在公共化服務體系中的地位,進而進一步完善、活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為形成一體化社會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打基礎。其次,群眾文化品牌的創建可以促進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價值觀的奠定。文化品牌本身具有將精神文化具象化的作用,它的創立可以讓更多群眾了解文化活動,感受文化活動的趣味。而創新的活動形式與群眾需求的結合也可以發揮一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最后,群眾文化品牌的創建將群眾放在主體的地位,在強調品牌發展的同時注重群眾的文化需求,不僅可以在活動中做到基礎設施的完善,還能提高群眾的素質,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三、打造群眾文化品牌的路徑
1.深挖地域優勢,提高品牌競爭力。群眾文化品牌的創建在城鄉中呈輻射發展,在由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向經濟發展較慢的地區的輻射過程中,文化的沉淀作為不同地域的特征可以起到提升文化品牌競爭力,擴大文化品牌影響力的作用。群眾文化活動一直以來趨于同質化的原因便是以活動形式和內容為主要參考依據,而忽略了我國各地不同的人文和地理因素。我國地大物博,各個地區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因為環境、文化積淀、經濟發展等因素而形成不同的極具地域色彩的文化特色,并在各自的區域釋放著魅力與光彩。要打造群眾文化品牌,對于各個地區獨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必須要給予重視并使之得到沿襲。首先,要搞清楚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環境與特征。高原地區和沿海地區、沿海地區和高山地區就有著非常不同的地理特征,挖掘不同的地理特征,能夠使群眾文化更有層次感,更有獨特性。這有助于特色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打造群眾文化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其次,深挖具有地域性的文化,例如東北的秧歌舞、西北的腰鼓、湖南湖北的土家族文化,抓住特色,加以提煉,最后融入群眾文化品牌設置和活動中,使得群眾在熟悉感中被調動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促使文化品牌得到進一步的建設與鞏固。另外,以群眾為主題回歸到以群眾為主體,為了真正實現群眾文化品牌競爭力的提升,調動群眾的積極性,集思廣益,體現出群眾的主體性十分重要。品牌只有多項發展,保持群眾的參與熱情,才有可能避免發展過程中的曇花一現;只有贏得了群眾基礎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擁有了品牌的競爭力。
2.結合群眾喜好,設立品牌及制度。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不同于普通群眾性文化活動,必須常態有特色,必須喜聞樂見接地氣。因此,群眾文化品牌的創建首先要基于群眾自身的喜好來設定。要想獲得這些信息,就需要群眾文化工作者針對當下群眾喜歡與認可的活動形式和內容,深入到群眾中去進行了解和調查分析。只有掌握了群眾喜好等一系列的資料,才有可能創立一個深入人心的群眾文化品牌。在資料的搜集工作中,要注重活動的甄別和篩選。因為基本上所有的群眾文化活動都是自發組織形成的,要確定活動是否都能夠有助于群眾精神層次的提高和持續性的開展。例如一些戲曲票友的活動開展,經常因為其缺乏組織性,或者是過于隨機的內容形式與規模,導致其在發展過程中時常會面臨曇花一現的狀況,無法進一步進行可持續性的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將群眾活動適當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務的內部體系,并通過各級文化機構的責任擔當來形成群眾文化可持續性發展與機構組織水平提升的良好局面;同時,相應政策的推進和機構機制的完善都能夠加強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制度保障,使得群眾文化品牌的創建更具有內在的驅動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3.運用骨干帶動,大力做好宣傳。要創建群眾文化品牌,就要科學地設置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通過群眾文化活動內容的輻射性達到最終的多元化發展效果。這不僅可以強化文化品牌的價值,還可以促進文化品牌的競爭性和擴張能力的提升。因此,原有的不規范運行,缺乏秩序等的群眾文化活動應及時予以調整,且調整的過程中應加強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及引導,適當增加相關人員的培訓和財力物力的投入,使得群眾文化品牌的創建盡量能從全局角度入手,并進一步使之環環相扣。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加大宣傳力度。盡管全民文化活動的參與積極性越來越高,但仍有很多群眾對此不甚了解。文化服務機構例如文化館等要大力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與群眾文化品牌的宣傳力度,讓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去,并重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增強他們的參與感,豐富他們的參與體驗,從而有助于進行第二波的宣傳。可以結合傳統的宣傳手法和創新的宣傳理念為一體,即除了通過具體的宣傳單、活動宣導的分發和開展,嘗試骨干群眾文化團隊的構建也是具有很好的效果的。比如構建一支基層骨干的廣場舞團隊,以此來吸引群眾的關注和加入,并逐漸通過廣場舞向其他的文藝活動形式發展,融入曲藝、舞蹈、器樂等,使得其最終發展為更加完善的群眾文化活動體系。群眾文化品牌的創建應該真正為群眾建立一個自我發展的平臺,從而延展群眾的欣賞層次,滿足他們對文化的需求。
四、結語
基于群眾對精神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的現狀,文化服務機構需要重視群眾文化活動的引導和管理,并通過群眾文化品牌的創建更好地服務群眾和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從目前群眾文化活動同質化低效化的開展情況入手,深入群眾生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并且在群眾文化活動中保持與時俱進的觀念和創新的服務,則群眾文化素質的提升將指日可待。
作者:杜文弟 單位:彭陽縣文化旅游廣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