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群眾文化服務模式創新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意是創意人經過構思產生的意念,而構思則是創造性的思維。由于每個創意人的文化背景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以及文化活動項目的目標要求不同等,其創意思維方式也會各不相同。各式各樣的創意思維構成了文化活動創意的豐富性,于是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便產生了。創意方法是在創意思維的基礎上產生的具體設計方法,是創意思維的延續和外在表現。
關鍵詞:群眾文化;創意;思維;方法
長期的工作積累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人來說是十分珍貴的財富,它會增強對事物和信息的辨別能力和判斷能力。在文化活動的策劃過程中,實踐經驗豐富的策劃人比沒有實踐經驗的策劃人對信息的敏感程度和把握信息的準確程度要高得多。當面對眾多的文化信息和資料時,經過長期工作積累的策劃人往往會對某些信息產生共鳴,有著與別人不一樣的體會和創意思維方式。
1在反常規的思維中尋找合理的創意點
將常規性的邏輯思維進行反常規性的捕捉,在反常規的思維中尋找合理的創意點是群眾文化活動創意經常運用的思維方式,它豐富了創意人的構思范圍。
1.1反慣性思維
所謂慣性思維是指按照過去習慣性的思考方法,不加判斷和分析地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即活動的策劃人未對過去的活動創意進行充實和變革,不假思索地沿用了過去的活動方案,群眾憑借前幾屆的慣性來參加活動。如果策劃人仍然不在活動創意上下功夫,活動總是老一套而沒有新意,群眾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就會隨著慣性的消逝而減弱,最終會使該項活動失去存在的意義。反慣性思維就是對慣性思維的修訂,只有不斷地調整已成習慣的思維方式,補充新的理念和內容,才能使群眾文化活動始終保持旺盛的活力。
1.2反方向思維
任何群眾文化活動的舉辦都存在著成功與失敗兩方面因素,活動的創意人在創意設計中一定會朝著一定的目標和方向進行構思,而且會對成功因素進行充分利用。當方向確定后就應朝著相反的方向進行思索,對失敗的因素進行分析,以確保創意的成功。人們常說,某人對待一件事總是反復思考,這個“反”和“復”就是正方向和反方向的意思。例如,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人在策劃大型活動時一定要進行可行性研究,在分析可行性的同時一定還要進行不可行性的研究,這是必需的程序。
1.3反角度思維
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個目標進行構思就形成了反角度思維。當創意人進行活動創意設計時,會對活動項目進行形象的、創造性的構思,直到自己滿意為止。自己滿意后就要從另一個角度或是相反的角度來分析創意的效果,我們通常稱之為換位思考。例如,活動的策劃人為廣大群眾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按照策劃人的標準預測活動一定會受歡迎。這時,策劃人必須還要換到群眾的位置上,站在群眾的角度來審視該創意效果,這就叫作反角度思維。
2擴展設定的目標豐富創意內涵
2.1內涵超范圍思維
創意人的初衷一般都是為了某一個目的進行構思,當構思到一定程度便把最初的動機進行再豐富、再擴展,使創意更具影響力。例如,某位活動創意者根據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設計了老年健身操普及活動,這個活動的內涵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但創意人在設計當中發現舞蹈元素可以利用,于是加進了民族舞蹈元素,又增加了相互交流的環節,從而使老年人在健身的同時又提高了藝術審美水平,改善了人際關系。這項健身活動的實際內涵范圍超出了最初設計范圍,這就是內涵超范圍思維的本意。
2.2地域超范圍思維
活動創意人的創意構思都會對一定的活動規模和地域環境進行設定,而創意的本身也只能對相應的地區和人群發生作用。如果在構思中超出了這個范圍就屬于地域超范圍。例如,某個鄉鎮的創意人根據本鄉鎮具有民間秧歌和跑旱船的藝術資源,提出了舉辦民間花會活動的創意。但僅依靠本鎮的力量很難在場面上造出較大聲勢,于是就產生了與該地區以外的鄰近鄉鎮聯合,將他們的舞龍舞獅表演和威風鑼鼓表演吸引過來的構思,這個構思過程就屬于地域超范圍思維。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的理念就是由此而來。
2.3內容超范圍思維
內容超范圍思維是指在活動創意構想所需內容以外,將其他領域的內容融合進來的思維設想。例如,某地區擬舉辦大型群眾文藝匯演活動,與活動相關的內容有音樂、舞蹈、戲曲、曲藝等藝術種類,創意人在一般情況下都是圍繞這些活動內容進行構思的,而與活動無關的內容不在創意范圍之內。但為了更好地展示藝術效果,表演藝術以外的相關內容也被考慮進來,于是加進了圖片展覽、電視投影藝術等內容,使得文藝匯演活動更加豐富。
3從生活中捕捉創意亮點進行創意構思
3.1聚象性思維:又稱聚合性思維,是一種有方向、有范圍、有條理的收斂性思維方式
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意者將若干個創意元素放入同一個策劃議題中,在分析出其共性和個性后,把各種創意思路聚集成一個焦點,并從多種創意構思中選擇出一種最佳方案,得出完整的構思結果。例如,某城市擬舉辦春節廟會活動,創意人從多個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民間花會、燈會展覽、廣場文藝演出、群眾性戲曲打擂臺等若干個創意構思。活動的策劃者以“迎新春、同歡慶”這一主題為核心,將上述各創意構思共同匯集到此核心下進行梳理、篩選,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最終形成了以民間花會和廣場文藝演出為主要內容的創意設計。
3.2擴散性思維:又稱發散性思維,是與聚象性思維相對應的思維方式
擴散性思維是一種從不同的方向、途徑和角度去設想,探求多種答案,最終使問題獲得圓滿解決的思維方法。也就是說,當文化活動的主題確定后,創意人就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自己掌握的信息,將該項創意主題分解為若干個子元素,并逐一進行分析,從而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創意構思,如果能夠找出它們內在的結合點,就可達到豐富構思的目的。例如,某文化單位計劃舉辦夏日廣場文化活動,于是提出了文藝演出的創意,并發動相關人員提供意見。人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專業劇團下基層”“大小廣場相結合”“群眾比賽大擂臺”“文藝聯歡會”等活動。從而達到了豐富夏日廣場演出的目的。
4.創意思維方法在文化活動中的應用
4.1創意整合法
創意整合法是將所有創意進行梳理、歸類、篩選,按照活動的需求重新整合,形成完整的構思。活動創意者面對大量的信息資料會通過豐富的想象力產生多種意念和構思,這些意念甚至是雜亂無章、混在一起的,給創意人的判斷帶來了困難。這時對各種意念進行梳理鑒別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按照群眾文化活動創意的四項標準對各項構思進行分析,哪個創意最能表現活動的主題,符合舉辦活動的動機目的,哪個就是最佳創意。
4.2創意逆反法
創意逆反法是將傳統慣性的思維模式進行反向思考,尋找新的亮點。這是逆向性思維的延續,當某項群眾文化活動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化模式的時候,突然進行反向思考,往往可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某單位舉辦群眾性戲曲比賽,在常規狀況下參賽選手在舞臺上比賽,評委們在臺下評判。但活動的策劃方改變了這個程序,增加了一場評委上臺示范表演,參賽選手在臺下觀摩,引起了巨大反響,不但提高了選手的藝術審美能力,還增進了藝術家與廣大群眾的魚水關系。
4.3創意焦點法
創意焦點法是指所有信息和構思意念必須匯集到活動的主題上來,各子內容必須圍繞大主題展開。每一項群眾文化活動都必須有其明確的目的,活動主題是依據活動目的而定的,離開主題的任何創意設計都會增加活動的盲目性和不確定性,群眾面對沒有主題的活動會感到不知所措。例如,在藝術節當中設立群眾性籃球比賽項目,在文藝聯歡會和聯誼會上加入長篇政治宣傳講演等等。
4.4相似類推法
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結合該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類推,從而達到完美效果。文化活動的創意要遵循求新的標準,創意人通過交流和學習的方法獲取的成功經驗必須要有一個轉化過程,應將其他地方相似的意念與該活動進行類比,吸收其中的有益部分進行加工,使之與該活動成為有機整體,并發展成為新的特色創意。例如,某企業工會準備組建職工合唱團,于是派人到其他單位取經學習。在眾多的經驗當中發現有一個單位與本單位的情況類似,單位人數不多,組織大型合唱團有困難,因此組建了小型合唱隊,機動靈活很有特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且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5創意來源于策劃者的工作積累
策劃者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困難與問題,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對策劃者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是自身體會最深的信息源。文化創意的實用性和可行性,往往來自策劃者的工作積累。一個出色的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者一定是個有心人,他會將自己觀察到的、經歷過的一點一滴都記錄下來,將自己的經歷作為經驗,將縱向信息作為考證來源,將橫向信息作為活動素材,積少成多,長期積累,逐漸變成一個學識淵博的人。當承擔活動的策劃任務時,這些長期積累的信息和經驗就會派上用場,一些人的靈機一動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豐富的積累做后盾的。有經驗的群眾文化單位和活動策劃人都會對舉辦的群眾文化活動的全過程進行詳細記錄,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要進行認真總結,并形成規范性文件歸入檔案,將采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并建立相應的信息庫或數據庫。工作積累就是經驗積累,這是形成創意科學化的基礎。每一個群眾文化工作者都應當做這樣的有心人。綜上所述,群眾文化創意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構思活動,需要多種知識的支撐才能夠完成。包括社會政治、倫理道德、文化藝術、歷史民俗、群眾心理、經濟規律等一系列的專業知識。文化活動的策劃人在創意設計時,必須先要學習和了解各地區的生活現狀和文化需求,要調查當地的民俗風情和文化特征,還要熟悉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倫理道德觀念等,沒有對上述內容的研究就不可能進行準確的判斷,缺少判斷的創意是沒有意義的。要想能夠設計出成功的活動項目,很大程度上獲益于決策人和創意人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豐富的社會知識、文化知識。
參考文獻
[1]鄭永富.群眾文化管理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2]鄭永富.群眾文化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3.
[3]郭冬梅.群眾文化工作的策劃與組織[J].大眾文藝,2019,453(3):16-17.
[4]蔡彤潔.談群眾文化團隊建設與活動管理[J].音樂生活,2015(3):25-28.
作者:陳宇 單位:黑龍江省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