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群眾文化建設對民間文化藝術弘揚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當前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群眾文化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的發展對民間文化藝術的弘揚更是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文化活動的需求也越發強烈,必須積極加強對群眾文化建設的探索,大力開展文化活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同時,建設群眾文化也是對中華民間文化藝術精髓的傳承,是新時期的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群眾文化;民間文化藝術;弘揚
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建設,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群眾一直都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主體力量。群眾文化由群眾產生,群眾發展,并服務于群眾。群眾文化主要根據群眾需求,發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也就是因地制宜地發展中華傳統民間文化,傳承、創新民間文化藝術。另一方面,群眾文化的建設,讓群眾潛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熏陶,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養,促進群眾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從而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群眾文化建設的價值
(一)有利于提高群眾社會道德素養
中國的社會進步不僅要依靠科技和經濟的帶動,更要依靠國民綜合素質的整體提高。人民群眾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主體,是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長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思想文化的轉變,有利于個人思想道德素質整體的提高。群眾文化的開展,有利于團結人民,凝聚民心,提高群眾集體的互幫互助意識,培養大家的集體榮譽感,從而更好地增強國家集體榮譽感。積極開展群眾文化建設活動,提高群眾思想道德素養,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群眾的身體素質,思想素養和身體素養等多方位的提高,為社會主義事業的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的積極推進,極大地滿足了群眾的文化需求。人們在參與文化活動時,內心感受到了愉悅,身體得到了放松,思想受到了引導和啟發,[1]這必然會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群眾文化活動一般是以社區為單位開展的,規模較小,以群眾為中心,做到方便群眾,服務于群眾,這樣人人都可以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來,大家都可以在集體活動中感受中華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三)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民間文化
群眾文化建設是以傳統民間文化為基礎的,傳統的民間文化更貼近生活,易于人們接受,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相關文化主管機關、群眾活動的組織者應當注重對民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一方面積極開展群眾文化建設,豐富人們的生活,創造良好的社區、村集體文化建設氛圍;另一方面通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傳承中華民間文化,弘揚民間文化藝術。將傳統民間文化融入群眾文化活動,極大地提高人們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讓群眾活動充滿號召力。在傳承中華民間文化藝術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的表現形式,從而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化發展。
二、創新開展群眾文化建設活動
(一)建設示范性的群眾文化建設基地
為了進一步開展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相關部門必須率先建設一批示范性的群眾文化建設基地,加大資金的投入,匹配高質量的人才,提高群眾活動基礎設施的硬性條件。經濟的快速發展下,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群眾希望參加一些活動,來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提高生活質量,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漲。然而,現在國內大多數文化場所基礎設施仍然較為老舊破敗,活動設施的滯后性,嚴重影響了群眾活動的順利開展,也挫傷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因此,為促進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相關文化主管機構應積極致力于示范性群眾文化活動基地的打造,選派優秀的工作人員到群眾文化活動基地任職,為群眾文化活動基地的場館建設和場地建設提供充沛的資金。[2]除此之外,建設示范性的群眾文化基地,提高群眾文化活動場館的硬件水平。示范性群眾文化基地的建立,不僅解決了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首要問題,而且也為其他地方群眾文化基地的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模板。其他地方以示范性群眾文化建設基地為標準,根據區域發展的特色,建立適合本地方發展的文化基地,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
(二)充分發展地方文化
群眾文化的發展,應當充分挖掘地方文化。我國傳統的民間文化較為單一,幾千年以來人們對此早已不太敏感,文化活動的參與積極性明顯不高,較之于現代社會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來說,人們的實際訴求顯然得不到滿足。充分發掘地方文化,一方面能引起群眾的共鳴,另一方面也增強了文化活動的新穎性,從而再一次提高人們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度,激發人們對本地區民間文化的興趣。以甘肅地區的民間文化藝術為例,甘肅地區擁有天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當地獨特的民間文化藝術。其中有廣為人知的巖畫、石窟藝術、彩陶文化、佛教藝術外,還有面具、皮影和根雕等不起眼的藝術作品。[3]甘肅的民俗藝術是甘肅地區群眾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人們在民俗藝術中感受到中華民間藝術的魅力。通過雕刻、繪畫等民俗藝術的傳承,解決人們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又豐富了自己的生活。這些藝術品既可以進行裝飾,賞心悅目,愉悅心情,又可以成為家庭中的實用品。人們在參與的過程中,審美素養得到不斷提高,情感得到了升華,心靈也由此被凈化。
(三)突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文化是一個地方的靈魂,一個地區因文化而更有魅力。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糧。群眾文化活動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所體現出來的一些思想層面、文化層面上的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價值觀念,源于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因時代的發展而隱退,始終存在于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長河里,等待著我們去繼承和發揚。在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傳統文化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危機,慢慢丟失了屬于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與本土的驕傲。因此,我們在越來越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更需要注重民族的、民間的文化,這樣我們才能在現代化的城市生活中還能汲取到前人留下的寶貴的經驗、智慧等融合而成的優秀文明成果。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之前,我們要先設定相應的主題,主題的設定需要突出傳承優秀的民間文化,結合地方特色,確保群眾文化融合民間文化藝術,實現群眾文化活動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有機結合。可以說,通過將傳統優秀民族文化融入群眾文化活動當中,能切實提高群眾文化活動對廣大社會民眾的吸引力和號召力,并且能夠讓社會民眾在參與群眾文化的過程中,一并獲得對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接觸和學習機會。人們在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增強了文化自信,也提高了自身文化涵養。
三、結語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民間文化藝術逐漸被商業化的產品所替代。在人們生發出多樣化的文化需求的時候,我們要抓住機會,通過組織群眾性的文化活動來弘揚中華文化傳統的民間藝術。民間文化是具有民族屬性兼區域特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發展進程中寶貴的精神財富。[4]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偉大歷史使命,群眾文化活動作為傳承民間文化藝術的重要途徑,地方政府要重視群眾文化的建設,建立示范性的群眾文化基地,加大資金和人才的投入,完善群眾文化活動場地的基礎設施條件。在此基礎之上,還要突出地方文化藝術的特色,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參考文獻:
[1]賈娜.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8,(2).
[2]周雪然.淺述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及其組織開展方法[J].大眾文藝,2019,(9).
[3]朱麗.論甘肅民間民俗美術和設計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2015,(13).
[4]李亞飛.論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J].西部皮革,2018,(17).
作者:齊蓉 單位:武威市涼州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