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當前,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中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層次不高:企業文化未能納入學校文化建設的整體發展計劃,在校企合作中,學校重視硬件的對接融合,忽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融合,不能依據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職業院校特有的校園文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影響了學生就業后對企業文化的適應。因此,高職院校應對企業文化進行專項調查和研究,把優秀企業文化引進校園,開展企業文化教育,建立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的機制、不斷創新文化融合的新途徑。
關鍵詞: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企業文化;文化融合
高職畢業生作為準職業人,雖然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技能,但在由校園人向職業人轉變時,還存在很多問題,不能很好地適應企業文化、滿足企業需求。本文從如何加深、創新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入手,探索解決當前航海類高職院校學生發展的適應性問題。
一、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的特點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是高職院校內涵的集中表現,是高職院校師生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共同創造的,體現了高職院校特色的精神氛圍、團體意識,并綜合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和校風校貌。航海企業文化則集中體現了航海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主張以及由此產生的組織行為,是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特有文化形象。由此可見,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1]。航海類高職校園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教育引導學生,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而航海類企業文化則強調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組織紀律性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所以不少畢業生不適應航海企業的管理環境,感覺苦悶、困惑、茫然,甚至因此頻頻換崗跳槽,不能很好地積累工作經驗和技能。筆者認為,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不是專業知識欠缺、崗位技能不夠等“硬件”因素,而是“軟件”不足:嚴重不適應航海企業的管理環境,不清楚自己的位置,與他人溝通不順等。因此,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只有更深層次地交流溝通、更深度地融合滲透,才能讓學生更多地擁有該類企業需要的職業要素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該類企業的崗位需求。
二、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盲目模仿普通高校的校園文化模式
高職院校創辦伊始,很多做法都是模仿普通高校。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高職院校硬件建設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而文化建設明顯落后,校園文化建設的很多做法依然沿襲普通高校的模式。近幾年來,高職院校雖然對職業特點、學生的職業素養有所重視,但也多限于建立實訓基地、增加學生的校外實踐、項目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等方面。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如何讓學生進校伊始就感受到該行業人所需要的工作理念、價值觀、行為規范,如何利用優秀企業文化來塑造學生等,這些方面的設計和做法,還沒有完全提上日程。
(二)未能納入學院整體發展的大目標
目前,高校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把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局限在了校園文化娛樂活動方面,零散的、看起來轟轟烈烈的活動結束后,校園文化建設也就無聲無息了。這種短期行為缺乏整體的思考和規劃,長遠的文化建設規劃和目標更是缺位[2]。然而,校園文化建設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整體的、創造性的系統工程,其中既有文化活動、文化設施、文化環境建設,也有組織機構、工作隊伍等多方面的工作。要使上述各個方面協調一致的發展,需要全面系統地規劃。
(三)忽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對接與融合
在目前社會對高職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高職院校與企業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但這種聯系更多的還停留在硬件層面,對深層次的、軟件層面的交流等關注很少[3]。比如高職院校未能在學校的辦學機制、辦學理念等方面融入企業文化的精髓,彰顯職業特性,更沒有在校園文化的發展規劃中考慮企業文化的因素。
(四)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缺乏科學而系統的規劃
目前,高職校園文化在整體上缺乏科學系統的規劃。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需要緊緊圍繞本校的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來整體規劃,確定建設的目標、方法、途徑和步驟。這就意味著要對校園文化認真研究和提煉,從知識體系到實踐活動都需要進行改革和提升,進而制定科學系統的整體規劃,并把規劃一步步落實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形成和諧統一的校園文化建設新局面。
三、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途徑的拓展
(一)把優秀企業文化引進校園
所謂企業文化不僅僅是某一個企業的文化,而是多個同類企業共同的優秀文化。航海類高職院校要對航海類企業文化進行專項研究,下力氣調查,挖掘優秀航海企業文化的內涵和成功經驗,并加以整理凝練,貫徹在教學過程、實習過程、實訓過程中,使之真正成為航海類高職院校的課程內容,發展成為學生的職業素養[4]。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不是將二者簡單合并,而是在研習中滲透兩種文化的精髓。航海高職院校在鼓勵教師定期進入企業實踐的基礎上,大力提倡教師實地感受、學習航海企業的優秀文化,像研究航海專業知識那樣研究航海企業文化,在提高實踐技能和知識的同時,掌握航海企業文化的精髓,并滲透到教學工作中,轉化為學生的內在素質。
(二)結合專業實習開展企業文化教育
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實習,是學生到企業生產實踐中親身感受、認識企業文化的重要渠道。結合專業實習開展企業文化教育,可以將專業知識的學習和企業文化的學習合并與整合。學生通過對一個企業文化的認識,能了解同行業大批相關企業的共同要求和文化特點[5],增強對職業崗位群的適應能力。結合專業實習開展企業文化教育,教師和學生要真正把自己作為企業職工,認真學習企業的規章制度和各項要求,并按此規范自己的行為和理念,積極參加企業的各種會議和活動,和企業員工融為一體,這樣才能對實習企業的文化內涵有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認識。
(三)建立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機制
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融合包括的內容很多,二者的融合并不是把所有內容都無條件的納入,而是在互補中彰顯特色。構建兩種文化融合的機制,是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有效融合的保障[6]。這兩種文化融合的機制包括引導機制、整合機制、保障機制、管理機制等。各個機制協調運轉,充分發揮各自功能,才能保障兩種文化的有效融合。高職院校在校企文化對接中,應將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企業文化因素納入高職校園文化中,開設相關企業文化課程,組織學生到企業實踐實習;要不斷挖掘凝練校園文化,提高文化品質,校企文化相互作用、優勢互補。
作者:張瑞霞 單位: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舒本平.論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6):22-28.
[2]李媛.論高職院校校企文化互動的推進[J].中國成人教育,2015,(14):116-118.
[3]應曉清.基于職業發展的高職校園文化體系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1,(11):86-89.
[4]謝軍,顏晶晶.不斷創新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的新途徑[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109-111.
[5]汪文首.高校校園職業文化特征分析[J].湖南社會科學,2010,(6):138-140.
[6]徐崢.高職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途徑與內容探析[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3):28-32.
[7]寧勇敏.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通[D].上海:復旦大學,2008.
[8]夏潔露.高職校園文化與行業文化對接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