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外企業文化對比,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美國是現代管理的先行者,企業文化管理經驗是其企業通過不斷實踐總結出來的,同時又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已經取得巨大經濟效益,美國歷史學家戴維美斯德在《國富國窮》一書中指出:“如果經濟發展給了我們什么啟示,那就是文化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企業文化的管理模式成為各國學習和效仿的對象。為了深入研究和探討中國式企業文化成功之路,我們有必要就比較典型的美國和日本及中國的企業形成和發展做一對比分析。從自然原因上:美國地大物博,對人的管理習慣于從個人能力的培養和發揮入手,日本自然資源匱乏,迫使他們更加重視唯一的富有資源--人,從而他們更需依靠團結協作,降低對自然資源的損耗。中國文化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千百年來“,和為貴”及“和氣生財”已經成為國人的普遍生意經。從歷史原因上:美國是移民國家,擁有獨立意識和強烈的個人主義,對成功有獨特的見解。信奉能力,提倡個人通過努力不斷追求物質利益和經濟政治地位。日本受歷史封建家族關系的影響,大家族和睦氣氛濃厚,國家集體利益為重,個人服務于集體。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為主流的價值體系,群體主義的觀念,奉獻敬業,團結和諧有良好傳統。從文化原因上:美國是信奉基督教的國家,相信人有“原罪”,所以控制和監督為管理的主要手段。日本受佛教文化影響,遵從儒家仁義禮智忠孝道德倫理文化,追求和睦相處,互助互敬。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遵從“儒道法”精神,傳承其核心精神,對企業文化確立有深遠影響。從人文原因上:美國采用雇傭制度,雇主和雇員間雙向選擇,鼓勵員工發揮潛力,實現自身夢想,從而刺激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大推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由此為股東創造更大利潤,提高企業的地位使之成為長青企業。日本采用終生雇傭制度,員工一生與企業相連,企業也對員工的終生負責,這樣的企業更有競爭力,更有團隊精神。員工和企業的勞資和諧關系加快了企業的經濟增長。中國的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人力資源的觀念和標準發生頻繁變遷“,狼“”鷹”文化的出現,對企業文化的形成“正能量”的樹立越發提出更多挑戰。美國企業剛性的管理,規章制度約束行為,利用考核績效,激勵機制控制運作。日本企業采用柔性管理,自上而下的傳達企業管理哲學,宗旨,使命,愿景,個人要求發揮主動性和創造力及發揮團隊協作精神。中國企業傳統上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注重倫理道德,人治,情治和法治的相結合使企業管理錯綜復雜。綜合以上幾個原因分析,美國日本和中國的企業從管理方式,決策方法和管理效果上有著很大差異。所以,探索發展和深化中國的企業文化成為現代管理學家和企業管理者的又一嚴肅課題。
2、國內企業現狀及存在問題
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大,公有制從國有企業到民營企業到中外合資再到外企,中國的企業組織結構得到了充分改造,企業文化的概念也應運而生,但認識水平還不夠。在近幾十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特別是加入WTO后,企業發展已經融入世界經濟大環境中,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得到重視和提高。但長久以來,中國傳統企業的幾大特點造成了企業文化形成的困惑,企業政治色彩濃厚,注重道德倫理,人治和情治及法治界限不清,企業經營缺乏個性特點等等,都不利于企業文化的形成。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強化,我國的企業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的競爭也從產品到企業文化軟實力的轉變,企業在其中的探索不斷深入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我國的企業存在著很多根本問題。這是由于市場經濟實施沒有多久,我們的企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進行研究。所以,許多企業都有自己所謂的企業文化,但是這些文化往往只是名義上的文化,并沒有實際意義,也沒有實質性地推動企業的運作以及公司的戰略。雖然我國的企業數量在不斷增長,但是成功企業為數不多,很多企業也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特的經營和文化風格。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外國企業文化對我國企業的沖擊十分強烈。有些企業領導者不顧企業的自身特點,完全照搬國外的管理模式,導致自己的企業文化流失也使自己的企業患上了水土不服的毛病。事實上,這種企業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利于我國企業的成長。企業文化應基于我國國情,歷史和現狀,打造其現代的,民族的,有行業特點的企業文化,否則一味照搬照抄,必置企業于死地。文化之間的差異往往是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的重要部分,失去了這個差異就是承認自己的企業失敗,并使企業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因此,我國的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不斷創新,制定一個適合本企業的發展道路。
3、國內企業文化建設對策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都需要認真的發掘。我國自身的文化潛力是極大的,因此國內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發掘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構建企業的自身文化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企業文化,為企業在以后的發展道路上打造一個良好的基礎。把對市場環境的適應程度作為驗證企業文化優劣的標準,并以次作為企業文化開發探索的重要方式。把企業文化與制度建設緊密聯系起來,開展企業文化建設項目一般以健全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為核心標志。研究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領導才能,領導藝術和個人風格,倡導和建立領導力,分析管理者在維持企業文化與經營環境之間的協調上如何發揮作用。把企業文化當做一門科學去研究創新,即創造企業的績效和滿意度,創造管理者和員工最佳行為,品格和素質,從而確保產出成功業績和能力的科學,是一種綜合能力的整合創新。提倡建立學習型企業,通過組織學習,團隊學習,加強自我修煉和團隊修煉,開發創造力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只有員工有了動力、有了朝氣,企業才能夠蓬勃發展。“以人為本”是我國企業首先應該學習的首要部分,美國、日本的優秀企業文化中無不透露出“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因此,我國應該效仿國外企業的優秀文化,構建和諧的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公司應該重視企業員工的培養,重視引進人才,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術的全面人才。中國大多數的企業還處于企業文化的探索階段,在我國的成功企業當中也有不少的優秀企業文化。成功的企業華為提出了“資源是會枯竭的,只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海爾的企業文化精神作風和理念,都成為現代企業家和管理學家學習研究的典范。在萬科地產中,董事長王石就介紹到:人才是一條理性的河流,哪里有谷地,就會向哪里匯聚。萬科認為只有把人才放在第一位,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所以王石一直不惜重金花費在人才培養,建立健全良好的人才培養機制,這已經成為萬科地產的靈魂所在。在中國的企業當中存在著一些普遍問題,所以作為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應該努力的發現問題而不是照搬國外的成功企業模式,高層領導的決策關乎著企業的存亡。正確的決策總是能讓一個企業走在巔峰的道路上。
4、結語
中國企業目前正逐步走向世界的大舞臺,在此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應對。在此過程中需要堅持自身的核心文化理念,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但也要注意吸收國外先進的企業文化以及管理體系,不斷完善自己優化自己的企業。這樣我們才能打造屬于我們的優秀企業和企業文化,從而追求企業自身真正的價值并適應全球的經濟挑戰。
作者:王莉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