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綜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發展階段,該階段強調維持企業的組織性,重視組織內部管理,將信息管理和記錄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企業文化亦處于成長階段,企業文化的特征是兼容并蓄。企業文化在經營過程中獲取不斷地演化,并在演化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文化,力保企業的快速成長1。因此,在成長階段,企業文化建設的重心是培育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從而確立起企業的主流文化,職位晉升更注重能力,人力資源培訓在企業的支出中趨于穩定,邊際效用最大,企業文化主要在此階段得到鞏固。在企業的成熟階段,協同效應逐步產生。形成了穩固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逐步走向成熟與穩定,在企業中形成了圍繞企業使命的共同的核心價值觀。成熟階段的企業往往處于成功的巔峰,經營上取得的成就使得企業認定其現有的企業文化是最優的,甚至還自覺或不自覺地予以強化,在此過程中,企業文化的剛性逐步達到了它的臨界點,人力資源的培訓在企業支出中逐步穩定,工作環境相對和諧,職位晉升條件相對公平,企業文化產生的邊際收益就會呈現出遞減的態勢。在企業的衰退階段,企業文化所形成的良好的工作氛圍,公平的競爭環境受到挑戰,企業內部交易成本上升,效率低下,企業的總體利益和個體利益不一致,企業文化逐步受到挑戰,企業逐步走向衰退,此時企業文化起到的作用是負面的,員工工作激情逐步消退,此時企業面臨轉折點,需要重塑企業,對企業進行重組,重鑄企業文化。
二.企業文化的特性和功能
(1)企業文化的特性
1.企業文化由初代企業領導人主導并促成,具有惰性企業文化滲透著企業創業者和歷屆主要領導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以及由此形成的經營理念,并深入于每位員工的心里,為全體員工所認同。企業領導人主導著企業文化的特質及風格,制約并引導著企業文化的發展,對企業員工的行為和企業價值觀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企業經營過程中經歷的的問題和企業決策也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升華產生了促進作用。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不斷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影響員工的工作方式和行為準則,并逐步通過制度和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企業文化形一旦形成,將長久的影響著企業的經營和經營方向、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由于企業文化的惰性和剛性,企業文化一經形成便難以調整和改變,企業領導人只能在企業文化形成后引導企業文化,對企業文化進行補充和修正。而難以重塑企業文化,也不能重塑企業文化。
2.企業文化必須和社會主流文化相一致Y理論認為沒有監督和懲罰措施時,關注自我利益的人會怠工和逃避應承擔的責任。X理論更關注人的情感、激勵、成就和個人及集體的社會行為。法家思想學說認為人不是道德的,是逐于利益的人,好利的本性使人無法做到自律,否定了倫理道德的規范作用。儒家學說主張德治,重視倫理道德的作用,強調人的自律意識,把社會看成一個整體,以使社會各個階層的利益都得到適度的滿足。從深層文化心理結構看,中國人受倫理本位的文化的影響極深,抵制和反感過于剛性的管理,更多崇尚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因此企業文化必須與公司所處的國家的社會觀念、社會普遍的價值取向一致。在中國,應以柔性管理為本,輔以剛性管理,這樣不僅有利于更為快捷的塑造有利于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更可以使企業文化保持穩定性和持久性。
3.企業文化的時代性與包含性企業文化本身就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只是相對保持穩定。它具有時代性,不同時期的企業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因為不同時期社會價值觀、社會風氣、員工結構不同,作為企業各種亞文化綜合體的企業文化也會隨著時代觀念、員工價值觀等其他因素的變化而逐漸調整。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是企業的主流文化,引領著企業的諸多亞文化,是企業亞文化的綜合體,然而亞文化的價值觀、價值理念與企業主流并非完全保持一致,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相斥的,由于各種客觀和限制因素,企業難以消除亞文化,因此需要確保主流文化的引領性和主導性:企業需要尋找主流文化和亞文化的共同點,更為合理的是協調調整企業內的各個文化,以主流文化為主,不斷進行自我調整、統籌融合亞文化,確保企業文化的協調性和適用性。
(2)企業文化的功能
1.企業文化具有激勵和導向功能激勵功能表現為員工做出符合企業需要的行為,能調動與激發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物質激勵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邊際遞減現象,而來自精神的激勵,則更持續、更強大。會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對員工的行為產生激勵作用,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產生更高的工作效率;當員工工作狀態處于低峰期和消極時期時,可以消除員工的疲憊和懈怠,促使員工繼續工作,延長員工的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業的內部和外部交易成本。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方向的戰略性指導,以及對于企業發展趨勢的規劃和預測,讓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思路更加清晰,更好的進行決策,管理方案和手段都變得很明確,有更加明確的方向,避免走彎路和做出錯誤的決定。企業文化建立的價值觀是企業員工的共同目標,它是員工共同行為的重要誘導因素,優秀的企業文化能有效地彌補人的有限理性的不足,將廣大員工的行為引導到共同的企業發展目標和方向上來。
2.企業文化的協調功能企業文化協調個體之間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耦合部門之間的關系,把分散的個體價值觀統籌為統一的企業精神,企業員工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念,對很多問題的認識趨于一致,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交流溝通會增強,企業的各項活動會更加協調。形成一個共同的企業精神和價值觀,把企業和員工的利益追求緊緊的聯系一起,把部門和企業之間的利益追求緊緊的聯系在一起,使全體人員為同一個目標努力,提高部門間的銜接和耦合程度,減少了企業目標實現過程中的阻力和斥力,降低企業的內部和外部交易成本,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
3.企業文化可以節約交易成本企業文化對其它的經濟資源還具有一種無形的優化組合的功效。在企業資源配置的非帕累托最優狀態下,企業文化可以對之自行加以調整,從而使企業的經濟資源能保持在既定約束條件下的優化配置。企業交易成本是企業進行交易時所發生的信息搜尋成本、談判成本和履約成本。企業文化可以引導和約束員工的行為,耦合員工之間、部門之間的聯系,降低企業內部的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進行外部交易時,外部交易主體企業進行有意識的企業文化管理,就可以面臨較少的不確定性或復雜性,減少交易的風險,有利于節省交易成本。
三.企業文化的建設
(1)企業文化的建設原則
1.確立正確的經營哲學企業經營哲學通常應是企業精神的集中體現。企業經營哲學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方法論原則,是企業一切行為的邏輯起點,因此,確立正確的經營哲學,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各企業由于狀況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企業經營者個人價值觀、理念不同,經營哲學也不同。企業要根據具體情況確立企業哲學,需要經營者對本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特點有足夠了解,分析研究企業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模式和經營理念,進行歸納提煉,并將其深透到員工的思想中和日常經營管理中,變成員工和企業處理問題的共同思維方式,形成具有本企業特色、特征的經營哲學。
2.確定企業的價值觀和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的核心。培育企業精神和經營理念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內在潛力,是企業文化的首要任務和主要內容。必須是集中體現一個企業獨特的、具有鮮明的經營思想和個性風格,反映企業的信念和追求。培養企業精神和理念,要遵循時代性、先進性、激勵性、效益性等原則,不僅要反映企業本質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業的特點和本單位特色,體現出企業的經營理念。
3.滿足各層次員工需要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同一時期一個人可能有幾種需要,但每一時期總有一種需要占支配地位,對行為起決定作用,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消失。對于基層員工來說,占據支配地位的是生理和情感歸屬的需要,企業應設法提高員工的薪酬,增加員工的福利,塑造安全的工作環境和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培育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和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后,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程度大大減小。對于公司管理層來說,占據支配地位的是高層次的需要,低層次的需要任然存在,只是其迫切程度降低,管理層更注重的是自身的理念是否實現,企業是否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此時公司一方面以高薪酬吸引管理者,另一方面給管理者更大的發揮空間,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
(2)企業文化的建立
許多企業認識不到企業文化的作用,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具有片面性,即使制定了企業文化,但往往浮于表面,使企業文化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只有貫徹落實了企業文化,才能是企業文化真正的落實下去,才能體現出企業文化的激勵和凝集作用,才能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利潤。
1.建立企業物質文化企業物質文化建設,是影響企業發展最基本的影響因素,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影響員工、領導者的工作熱情和信息度。第一,企業物質文化建設必須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通過企業基礎設施,營造企業文化氛圍,向企業員工傳達企業文化。第二,通過企業產品彰顯企業文化,向企業的客戶傳達企業文化。第三,進行企業物質文化建設必須加強企業科研能力建設,在科研過程中要相互理解和溝通,加強企業員工的合作和溝通。
2.建立企業行為文化企業行為文化建設決定企業的命運,企業行為包括企業管理者行為和企業員工行為建設。首先,要加強企業管理者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支持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使自身的言行舉止和企業文化相融合,逐步適應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入。其次,形成一個有目的企業文化發展戰略,逐步、逐塊的構建企業的行為文化。最后,加強企業員工的行為文化建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影響力,宣傳企業文化,使員工的行為準則、行為方式和企業行為文化相適應。
3.建立企業制度文化首先,加強企業管理制度和組織制度建設,形成統一的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的制度保證。其次,加強企業員工之間的溝通,通過制度約束員工行為,組織員工參與企業的管理制度,加強管理層和基層交流活動的頻繁度和信息溝通度,形成上下同欲、上下同愿的企業制度。最后,對企業生產秩序、人際關系、企業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貫徹實施企業的組織制度,從上而下,由表及里的普及實施企業的制度文化。
4.建立企業精神文化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首先提高企業精神境界一致性程度,形成一致性企業價值觀,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其次,要加強企業哲學的一致性程度,形成一致性的企業信條、企業宗旨和企業座右銘。最后,加強企業道德一致性,確立企業經營方針和經營理念的一致性。
作者:王寶剛 李忠澤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