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大學生宿舍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大學生為主體,以宿舍活動為載體的宿舍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的總和,是宿舍成員在共同生活、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群體文化。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設不僅有助于豐富校園文化內容,提升校園精神文明水平,而且還可以使校園文化建設的理論得到充實和完善。
關鍵詞:大學生;校園文化;宿舍文化
一、文化的含義及校園文化的含義
1、文化的含義
泰勒在1871年發表了《原始文化》之后,有關文化的定義研究就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被喻為“人類學之父”的英國人泰勒給文化下的定義是“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泰勒以上對文化的定義用到的方法是一種描述性的定義方法,其他的學者在研究文化時也經常用到這一種方法,我國學者梁漱溟也用這種方法給文化下了定義,他認為文化是一個民族生活的多種方面,他將文化概括為三個方面即物質生活方面、社會生活方面、精神生活方面。而學者鐘敬文對文化的理解與學者梁漱溟的理解有相同之處,他認為文化包括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而創造的各種東西,既有衣、食、住、行等物質方面的東西,也有道德、哲學、語言、藝術等精神方面的東西,也有創造這些東西的實踐活動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各種家庭結構和社會組織等。廣義的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有四個方面的重要內容,分別是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
2、校園文化的含義
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校園物質文化涵蓋教學、科研、生活、環境、設施等方面的物質構件,是校園文化的物質基礎。它以特有的象征性符號向人們潛在地灌輸著某種思想、規范和價值標準。對形成良好的校風、人際關系、學校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園制度文化的實質是反映學校的調控程度、監控原則和管理張力,對規范校園師生員工的行為、保護校園師生員工的利益及維護學校良好的秩序具有重要作用。而精神文化更多的是一種內在精神因素的總和,這種精神因素包括思維方式、道德規范和心理氛圍等,它們是在學校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而作為校園的主體文化,精神文化將會對校園內的全體師生員工產生重要的影響,使他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方面與社會主流文化趨同,進而實現塑造人的作用。
二、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內涵
1、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含義
宿舍文化的組成部分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宿舍內的布局機構、基礎設施、衛生狀況等是宿舍的物質文化。作為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物質文化是宿舍文化建設中最容易表現出來的文化形式,作為宿舍文化的載體,它為宿舍文化建設提供空間場所,對展現宿舍精神、孕育和積淀宿舍文化起著重要作用。宿舍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值日安排等則是宿舍的制度文化,它是學校為了促進對宿舍的管理而制定的各項規章條例的一種文化現象。制度文化能使宿舍管理步入法制化的軌道,保障宿舍成員的基本生活。精神文化是指宿舍成員的生活意識、道德意識、價值觀念等,它是宿舍文化的精神體現和宿舍文化價值觀的折射,具有指導、調節參與者行為的作用,其滲透在學生社區的一切活動之中。而宿舍成員在宿舍生活中所形成的學風、舍風等行為方式則是宿舍的行為文化,它是學生宿舍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這四部分文化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從而構成一個特殊而相對完整的宿舍文化系統。
2、大學生宿舍文化的特點
(1)感染性和同化性
宿舍成員的個人素養,生活習慣,學習能力,業余愛好等都是不一樣的。但是作為一個宿舍的成員,久而久之這些特性將會慢慢地趨向于某一個領域上,相互影響、感染、最后同化。這種同化向好的方向發展就是積極的,會把宿舍成員領向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如果向消極的方向發展就會形成相互攀比,不信任,獨來獨往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很多宿舍集體掛科、集體補考、集體逃課的現象。當然,也出現了很多學霸宿舍、考研宿舍、黨員宿舍等優秀宿舍集體。種種表現已表明,宿舍,作為大學生在校重要的生活學習場所,在這個場所內,同學們之間的影響也是極易產生的,且這種影響一旦產生,就會持續整個大學生涯或是以后的學習生活。這一點,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
(2)激勵性
文化情感的產生是以人的情感的產生為前提和基礎的,有了人的情感,才能產生文化情感。列寧曾指出:“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列寧的說法說明了人的情感是使人追求真理的發起者,人的情感的產生是人們追求真理的前提和基礎。而宿舍文化可以通過人的情感作用去激勵起學生的情感世界,對學生產生影響。宿舍文化每天都在發生,學生被激起的情感也天天在進行著。在文化產生的過程中,激起的情感被分配到每個學生的思想內,形成自我的發展。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夠激起良好的學生個人情感,同時產生共鳴,影響整個宿舍的成員,從而影響整個宿舍的文化建設。
(3)相對獨立性
每個大學生都帶著自己獨特的個性走進大學校園,他們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存在差異。這就體現了大學生宿舍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反映了集體生活中的個性化。在集體場合,大部分學生都會遵守紀律,但一到了宿舍,這種集體的約束作用就顯得非常的薄弱。宿舍文化的這種自由狀態使得學生之間無意識的構成了宿舍文化的獨立性。
(4)社會性
高校的教學理念逐漸從封閉的象牙塔、理論學習的理念轉向以實踐、產學研相結合的理念,高校也越來越看重校企合作、學生就業能力的教育。實際上,宿舍也是一個小社會團體,大學生們在這個小社會中扮演著主人翁的角色,共同營造著這個小社會,為走向大社會打基礎。宿舍小社會,是學生認識自己,了解社會,了解職場的練習場。在宿舍這個小社會中,每個人自覺遵守規則,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學習一些必要的交往技巧,為以后走進社會奠定基礎。
三、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是促進高等教育改革深入發展的需要
高校擴招,在校人數激增,使教室資源變得更加緊張。據觀察,現在大多數高校實行了流動教室制度,有很多個班級在同一個大教室上課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關于除了睡覺,大學生每天在宿舍時間的問題調查,48%的大學生回答在宿舍的時間為5到10個小時,而回答“少于5個小時”的大學生所占到的比例則很小。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大學生對宿舍還是有相當程度的依賴性的。宿舍不單單是大學生生活的地方,也是他們相互影響最明顯的場所。因此,利用宿舍文化建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思想意識、價值取向是促進高等教育改革深入發展的需要。
2、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宿舍文化建設的好壞將會對校園文化的建設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果宿舍文化建設的好,那么它將會有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豐富校園文化的內容,提升校園文化的精神文明水平,進而充實和完善校園文化的理論建設。相反,則不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甚至會阻礙校園文化的建設。因此,我們要統籌安排,綜合考慮,合理規劃,將宿舍文化建設放到校園文化建設的大環境中去考慮,積極有力地加強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
3、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
宿舍文化建設具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的作用,它以其無形的力量對宿舍文化主體的思想認識、行為習慣等產生重要的影響。宿舍內良好的學風和生活氛圍,不僅可以激發大家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使大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友誼。在宿舍生活的每個人,就會將這種良好的影響轉化為行動,即使平時有亂扔垃圾、生活習慣不好的行為這時也會有所收斂,久而久之,大家的自覺意識就會有所提高。所以說,一個擁有積極、團結學習生活氛圍的宿舍,給每一位成員帶來的影響也是正面的,反之,就會使每一個成員受到不好的影響,不利于大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宿舍的學風感染性比較強,大學生的學他心里比較普遍,因此一好皆好,一壞皆壞。據觀察,那些學習氛圍濃厚的宿舍,宿舍成員的學習成績普遍較好。
4、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帶來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大學生作為敏感的群體,他們思想單純,社會實踐能力不強,辨別意識不強,極易受到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很容易出現消極頹廢,道德淪喪和理想消沉等方面的問題。因此,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助于完善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載體理論的研究,從而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載體。而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載體的大學生宿舍文化,將有助于豐富校園文化內容,推動高校德育載體理論研究,從而完善和豐富德育環境理論。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正確認識大學生宿舍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聯系,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化高校德育環境。
參考文獻:
[1]陳華文.文化學概論[M],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2]唐漢衛,戚萬學.現代學校道德教育的問題與思索[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
[3]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王躍娟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