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物聯網技術在大學宿舍安防管理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大學宿舍安防管理是構成校園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為了給學生創設一個安全、穩定的宿舍環境,可以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大學安防管理當中,從而使管理工作向現代化和智慧化進一步發展。本文主要就物聯網技術在大學宿舍安防管理中的應用進行探索,首先對物聯網技術進行了概述,接著介紹了物聯網技術在大學宿舍安防管理中應用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了具體的應用措施,旨在為提升大學宿舍安全性提供重要輔助。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大學宿舍;安防管理;應用
0引言
物聯網是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2008年,“智慧地球”理念被美國IBM公司提出,之后一年,美國總統對這一理念予以了肯定與回應。2015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互聯網+計劃和互聯網、物聯網以及大數據與現代制造產業結合的理念。由此可見,近年來各國政府對物聯網技術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高校學生宿舍管理是構成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其中,一方面可以推動以往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的轉變,另一方面對高校宿舍安防條件的改善也具有重要意義,是宿舍環境實現感知全面、響應及時、智能綜合的重要路徑。
1物聯網技術概述
物聯網技術簡單來講就是以信息采集單元為主體,以互聯網為路徑,以特定通信協議為依據,以此實現任意對象和互聯網的連接和物與物之間的交互,是系統集成和控制一體化達成的重要措施。物聯網從本質來講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對其予以深化和拓展的一種網絡類型,互聯網是其核心和基礎所在[1]。物聯網架構建立過程中要將層次化設計作為著重遵循的原則,并細分為應用層、網絡層和感知層。
1.1感知層
感知層中囊括了多類信息自動生成設備,例如射頻識別、采集單元等,其具有的主要功能為,不僅可以實現對校園各類報警信號和潛在威脅的有效且全面地感知,而且還能立足于用戶實際需求合理調整其工作狀態。
1.2網絡層
網絡層在建構校園內部局域網絡和實現與外部互聯網骨干網絡連接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同時,還能以多樣化具有通信接口的網絡設備為載體,為物聯網感知層和應用層間的數據通信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1.3應用層
應用層主要以方便人際交互的智能終端設備為主,如PC機、智能手機等。其一方面在數據分析、信息處理等方面具有突出功能,另一方面還能對感知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為物聯網應用的實現提供了重要的平臺支撐。
2物聯網技術在大學宿舍安防管理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學校宿舍是高校校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維護高校學生宿舍安全是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的重要任務與工作內容。近年來,雖然各高校在維護學校宿舍安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效果卻不顯著,盜竊等不良事件也時有發生。同時,就高校來講,人口密度相對較大,學生沒有較強的自制能力為支撐,而在實施管理過程中多以粗放式管理為主,使得管理難度較大,管理效果甚微。加之,各部門間缺乏有效地協調,對一些突發性的緊急事件無法進行及時、有效地處理。為了使學生管理更具安全性和便捷性,需要將宿舍安防信息化水平作為著眼點。物聯網技術是對多樣化技術方式的整合,不僅能夠實現對信息的及時獲取、傳遞和分析,而且對宿舍環境信息的全面感知也具有重要意義。將其應用到高校學生宿舍安防當中,推動智能化的安防系統的建立,從而對宿舍環境信息進行實時的掌控,既可以及時發現宿舍內的異常情況和人員,又能夠有效規避各類安全事件的發生,保障了學生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3物聯網技術在高校宿舍安防中的應用
3.1環境監控
對于宿舍每一層樓道、樓梯間和宿舍來講,應安裝溫度、氣體濃度和煙霧等方面的傳感器,這樣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有溫度、氣體濃度等高于相關標準的情況,那么就會觸發傳感器的報警系統并將其位置信息予以上傳,從而使值班室相關人員能夠及時接收到報警信息。在這一過程中,自動噴水等應急措施也會啟動,有效降低事故發生地溫度和有害氣體的濃度。同時,報警系統也是提醒學生及時撤離的重要信號,在學生撤離后,值班人員還要以節點為依據對信息進行上報,并予以處理。
3.2物品防盜
據了解,高校通常以開放型校園為主,這也使得高校內人員混雜。加之學生缺乏較強的防盜意識,這也使得高校宿舍盜竊等事件時有發生。針對盜竊事件來講,對其防范時難度較大,一旦物品遺失那么追回的可能性極小,導致學生財產受到損失。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使高校校園宿舍盜竊事件得到有效地控制。具體來講,高校可以將集成了2.4G射頻模塊的RFID-SIM卡發放給學生,如果學生有貴重物品需要防盜,那么還可由校園保衛處將RFID標簽卡置于貴重物品當中。就RFID標簽卡來講,其中不僅囊括了貴重物品的相關信息,而且所屬人的信息也包含在其中。同時,宿舍出入口和樓道處應配置相應的RFID讀卡器,在人員攜帶相關物品經過宿舍出入口和樓道處時,讀卡器會將物品中放置的RFID-SIM卡進行讀取,并將讀取到的信息反饋給系統[2]。如果讀取過程中,兩者信息一致那么則表明可以放行,同時,放行時間和物品相關信息也要進行記錄。反之,如果兩者信息出現不一致情況,那么安裝在宿舍樓內的報警裝置將會啟動,并將報警信息及時發送到宿舍管理人員處和保衛處,宿舍出入口的攝像頭的拍照功能也將啟動,事件、地點、物品和人員等相關信息也均將記錄下來,從而有效防止了物品被盜的情況。如果被盜物品已超出宿舍樓區域,那么攝像頭拍攝的照片等信息也會為后續公安部門的破案提供重要的輔助。而對于物品失竊但仍處于宿舍樓內的情況而言,物品所屬者可以向保衛處說明情況,并由保衛處對丟失物品進行追蹤,這時,宿舍樓內的RFID閱讀器就會啟動,并對所屬區域內RFID標簽進行掃描,這樣丟失的物品的標簽很容易就被發現,之后保衛處可以根據RFID閱讀器提供的位置為方向進行搜尋,從而及時追回丟失物品。
3.3門禁管理
對于宿舍區來講,是高校內人員流動最為密集的場所,尤其是學生上下課時間,其人員流動密集性等特征更為突出,如何防止外來人員混入到學生當中并進入到宿舍樓內是實施宿舍管理工作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題。在以往,需要宿舍管理人員機械地對樓內學生進行記憶,并對進出學生進行對比。然而,此種方式既無法保障其準確性,效率又低[3]。鑒于此,可以在宿舍樓進出口處安裝紅外感應設備,從而實現對進出人員的有效感應。一旦有人經過感應設備時,對該人員手機內RFID-SIM卡信息也會被置于宿舍樓內的RFID閱讀器感應并讀取,如果讀取過程中其相關信息與本棟樓學生的信息不一致,則證明該人員并不是本棟樓內的學生,不僅報警系統會立即啟動,而且也會及時將相關信息反饋給宿管人員,便于后續處理。
3.4智能考勤
通常來講,學生宿舍晚上考勤情況是實施管理過程中難度較大且費時費力的工作內容,然而,對于開放型高校校園來講,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高校學生查寢考勤當中,能夠使以往考勤工作得到簡化。具體來講,在對宿舍內學生考勤時,也可以將發放到每位學生手中的RFID-SIM卡進行運用。在考勤開始時,要求學生靠近每個樓道布置的RFID讀卡器旁,這時,系統就會感應和識別學生的RFID-SIM卡,以此了解學生的考勤情況。同時,RFID讀卡器識別學生的RFID-SIM卡時,旁邊的攝像頭也將會啟動,并對學生進行拍照,此種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學生間替刷的現象。待學生考勤后,后臺系統還會將學生的考勤情況予以記錄和統計[4]。自考勤開始半小時后,輔導員要登錄系統,在對比學生照片這一輔助下,以此了解學生的考勤情況,如果發現學生有未歸等情況,那么就要及時與學生和學生家長聯系,了解未歸原因等。物聯網技術在宿舍考勤中的應用,替代了以往依靠人力進行考勤的情況,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而且考勤的效率和準確性也得到保障,同時將學生考勤情況反饋給系統,輔導員登錄系統查看的考勤方式,也方便了輔導員對學生情況的實時掌握,不僅意外事件發生情況得到了有效地規避,而且也保障了學生的安全。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物聯網技術飛速發展背景下,其應用領域也有了顯著的拓寬。本文主要以物聯網技術概述為出發點,對物聯網技術在高校宿舍安防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保證了宿舍管理和服務向智慧式管理的發展。就校園宿舍安防來講,雖然給教師和學生及管理人員帶來了便利,但是其潛在的問題和挑戰也應加以重視,其中安全和隱私問題是首要。客觀來講,物聯網節點和計算能力相對簡單,這也給外部攻擊提供了可乘之機。同時,由于其應用過程中節點會對用戶信息進行收集,一旦被攻擊,用戶信息等資料被竊取、隱私被泄露的風險也大大增加。其次,密集式分布的監控系統往往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最后,物聯網具有涉及內容寬泛等特征,如何對這一龐大且復雜性的網絡進行有效地管理是當前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以發展角度來講,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大學宿舍安防管理過程中是大勢所趨,既可以保證宿舍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又能夠構建起和諧穩定的宿舍環境。
參考文獻
[1]唐琪琪.物聯網技術在高校學生宿舍安防中的應用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03):36-39.
[2]林淑玲.物聯網技術在校園安防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5(23):74.
[3]薛瑋,邱實,王兆進,王培屹,馬國旗.基于物聯網的高校校園安防系統[J].現代建筑電氣,2017,8(07):4-6,22.
[4]李少葵.物聯網技術在企業安防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安防,2014(18):80-83.
作者:呼云婷 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