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期刊集群功能拓展建設,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資源環境科技期刊集群(Library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Sciences,LoRES平臺)是在多模式集中辦刊和融媒發展理念的指引下,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于2012年創建的資源環境學科領域集期刊管理、編輯出版、期刊研究與知識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數字化學術期刊網絡出版平臺。創建至今,LoRES平臺的期刊出版功能和學科知識服務拓展建設穩步發展,集群規模不斷壯大,學術影響力顯著提升。現已加盟40余種資源環境領域學術期刊,包括4種英文刊,收錄全文數據4萬余篇,初步建立了資源環境學科領域期刊內容語義出版和挖掘分析為導向的知識庫;收錄圖片3萬余幅,為專業圖片庫的建設奠定了充足的基礎;還分類創建了國內地學領域3000多位科研專家信息庫和120多個重點實驗室的資料以及數十萬條行業會議和資訊信息。本文從出版、運營、服務和宣傳等角度提出了LoRES平臺可持續發展的6項策略,以推動期刊集群數字化出版進程和全媒體知識服務體系的構建。
1LoRES刊群體系融合方面
1.1單刊和刊群有效結合,實現資源集成化、共享化發展
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期刊編輯出版部負責管理和出版的10種學術期刊構成了LoRES平臺的核心力量,也是國內資源環境領域集約化辦刊的代表性期刊集群。《SciencesinColdandAridRegions》《JournalofNaturalGasGeoscience》《冰川凍土》《中國沙漠》《高原氣象》《沉積學報》《地球科學進展》《天然氣地球科學》《遙感技術與應用》和《黃金科學技術》這些單刊已具備較完善的學術出版功能、文獻檢索功能、信息宣傳功能和受眾服務功能。在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LoRES平臺以語義出版為導向,從單刊孤立式發展的狀態向刊群集成化、共享化的方向發展,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稿件采編系統平臺,從而深層次地挖掘和拓展學術期刊數字資源內容建設。LoRES平臺的數字化采編系統能夠實現資源環境領域主題相關的稿源、作者、審者和編者等信息之間有效的分流和合理的互薦,例如《冰川凍土》將與本刊主題不太相符的稿件精準推薦至平臺其他刊物,有效防止了優秀稿件外流,提高了作者的信任感,也提升了刊物的責任感,確保各刊的學術資源得以最大程度的利用,著力構建一個單刊之間、單刊與LoRES平臺之間、外部資源與內部隱形信息之間的知識網絡體系,在實現內容資源高效利用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平臺的規模集聚效應,為今后期刊集群學術建設和市場運營奠定基礎。
1.2優化刊群結構,明確特色刊、英文刊和精品中文刊發展定位
LoRES期刊集群平臺所收錄的40余種學術期刊大部分是依據西部地區干旱半干旱及寒區地域環境特點創辦的刊物,例如《冰川凍土》《中國沙漠》《高原氣象》等特色性刊物為我國寒區旱區和資環領域科學研究進程和學術成果傳播,以及國民經濟建設和環境治理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特色性期刊不僅要秉承“特”和“新”的特點,緊密追蹤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通過原創論文報道、熱點稿件組約和專欄專輯策劃等方式報道學科領域的創新成果;而且要注重“實”和“行”的特點,發揮期刊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功能。同時,要以《冰川凍土》發行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加入20多個國際知名數據庫和檢索庫為借鑒,進一度擴大期刊的國際學術影響力。LoRES平臺目前收錄英文刊僅有4種,其中《JournalofNaturalGasGeoscience》是由《天然氣地球科學》于2016年創辦的英文刊,已被愛思唯爾的Sci-enceDirect平臺以OA形式在線出版,并成功申報“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獲得了持續發展的政策和資金雙重支持,也實現了中英文期刊的協同發展。基于該模式的借鑒,LoRES平臺應積極擴充英文期刊的規模,優化刊群結構布局,鼓勵期刊依據自身條件積極創辦或合辦英文刊,為融入世界科技學術交流體系奠定基礎。同時,借鑒國內外優秀英文期刊辦刊經驗,從自身編委構成、學術質量、國內外稿源和發表周期等因素,以及外部發展基金支持、責任編輯培養等方面制定刊物突破式發展的出版規范和戰略規劃。LoRES平臺收錄的中文期刊《地球科學進展》《沉積學報》等均是本學科領域的旗幟性領銜期刊和國內優秀品牌期刊,期刊綜合評價指標居于首位,在資源環境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和穩定的讀作者群,并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這些刊物面臨的發展機遇是如何進一步做好開放獲取和優先數字出版,多渠道進入國內外知名數據檢索庫,加強與科研環境之間的耦合,以便將學科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以最快的發表周期進行報道,加快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傳播和共享。同時,積極爭取大型學術會議論文集或重大科研計劃專刊專欄的出版工作,推動科技期刊成為學科領域學術觀點聚焦中心和科研成果催化中心。
2LoRES期刊集群內部拓展建設
2.1創建資源環境領域科學數據與期刊論文關聯出版實踐平臺
大數據背景下,科學數據特別是期刊論文原始數據的出版、傳播和共享已成為全球學術界共同關注的熱點,也是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強化自主創新能力的新舉措。2015年,LoRES平臺聯合中國科學院旱區寒區科學數據中心初步探討了科學數據出版的框架構成、出版規范及面臨的瓶頸,明確了期刊編輯部、數據中心和數據作者的權責,制定了嚴格的出版共享規范和權益法規體系,以促進研究者對成果進行再使用和深度驗證,推動科學數據出版服務科研創新的重要價值。2016年,LoRES平臺實踐了從論文和數據2個層面共同發表科研成果,以《遙感技術與應用》為試點,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和質量控制后發表了邱玉寶研究員等作者撰寫的4篇數據論文,并聲明數據版權歸數據作者及所在單位所有,不存在利益沖突。僅一年4篇論文共下載288次,被引6次。2017年,LoRES平臺與本單位信息技術部以語義出版項目為紐帶聯合推動刊群語義化和媒介化方面的建設工作,旨在借鑒國外數據倉儲、機構知識庫、期刊平臺自存儲和數據期刊等出版模式,以及國內全球變化數據研究系統等較為成熟的出版案例,進一步規范數據引用、權益界定、更新存儲等方面的標準體系,完善同行評議和傳播共享機制,將數據出版推廣至LoRES平臺更多的加盟期刊,創建資源環境領域科學數據與期刊論文關聯出版實踐平臺,全面推動論文數據出版與集群平臺之間的匯交鏈接和共享合作。
2.2運用新媒體技術增強富媒體出版和集群平臺增值服務能力
數字環境下,無論是國外PLoS等網絡平臺還是國內科技期刊集群都非常重視出版形態的語義化和富媒體化,甚至出現了JoVE實驗視頻期刊,為受眾提供內容豐富、交互性強的知識信息。LoRES平臺目前將蘭州文獻情報中心10種核心期刊的單刊數據與平臺數據庫進行整合,全面實施XML結構式排版和流程,以網頁形式來呈現文章內容,以實現論文摘要、圖表出版、全文檢索和引文互鏈等內容的多媒體化展示,著重體現論文中的知識點和知識關聯關系[9],逐步建立資源環境學科領域期刊內容語義出版和挖掘分析為導向的知識庫以及專業圖表庫,滿足科研人員和讀者作者對信息內容不同層次的需求。LoRES平臺及其加盟期刊均開通了微平臺或微信二維碼,主要以短訊、摘要、圖片集的形式刊物目次、信息導航、熱點文章和會議信息等內容,并將知名學者的觀點文章凝練成百字左右的短文或摘要進行推送,每篇摘要都賦予點睛內涵的導讀題目,感興趣讀者還可以點擊原文鏈接進行深入閱讀和點評等。此外,平臺還開設了地學領域科技新聞、學科動態、虛擬專刊、科技規劃、科研基金、重點實驗室、領域技術前沿、科研助手、學術會議、新書推薦和視頻新聞等知識模塊,以便實現資源環境學科領域科技文獻信息共享、政策解讀、專家咨詢以及產品展示等,為讀作者和平臺用戶提供超越紙本期刊和單本期刊的復合信息內容以及更深層次的知識服務。
2.3深入探索期刊集群由學術傳播向深層次、個性化知識服務衍生的模式和途徑
LoRES平臺以期刊集群為依托,密切聯系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單位深入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在提高用戶黏性的同時進一步挖掘產學研一體化合作服務模式。例如《沉積學報》利用作者QQ群和微信定期推出近百人參與的在線主題學術研討會,精選學術主題,聯絡科研骨干作為召集人,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交流和學習,加強了學術出版與科學研究、編輯與讀作者以及同領域科研人員之間的融合。LoRES平臺充分挖掘《黃金科學技術》《天然氣地球科學》等與企業單位有密切聯系的刊物,深入調研所涉及行業的知識需求信息和技術需求服務等,與山東黃金集團等企業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提供信息咨詢、數字廣告、學術講座、行業培訓,以及推薦技術成果、產品市場及會展等多元化產品與服務,實現了互促互用雙贏式發展。LoRES平臺和蘭州文獻情報中心所出版的《地球科學快報》《資源科學快報》《氣候變化科學快報》等科學監測快報,從服務對象、出版主題和學術傳播方面存在深度融合發展的潛能。未來,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二者應相互支撐以延伸出更多知識服務業務,期刊從快報監測中尋找學科熱點和優秀稿源,快報從學術出版中深挖受眾市場并加強精準推送,共同為國內外學科領域熱點與進展報道、資源環境領域科技戰略規劃、信息決策咨詢和專題知識信息服務等做好支撐。LoRES平臺緊緊圍繞出版理論和學科發展2個主題,已開展了10余次由多個出版單位參與的期刊系列學術沙龍活動,今年7月承辦的第12屆中國科學院期刊沙龍———“學科期刊集群在知識服務中的探索與實踐”更是吸引了國內上百位同人的參與和交流,為國內期刊集群知識服務模式的探索和實踐開創了先機。此外,還依托地域和學科優勢,與科學出版社共同開展西部科研人員圖書出版工作,為高校師生開展科技論文寫作培訓等,促使學術期刊及集群平臺衍生出更高的知識價值。
2.4依托學科特色鮮明的系列學術會議提升LoRES平臺的傳播功能
資源環境領域科技期刊舉辦學術會議的數量和規模逐年遞增,極大地促進了刊物的約稿工作、學術交流和市場價值。例如《黃金科學技術》依據刊物特色策劃舉辦了第一至五屆黃金科學技術論壇、兩屆黃金及貴金屬創新研討會等。通過會議不僅和相關機構制定了聯合辦刊、信息服務等共同發展協議,而且與相關企業達成了促進學術研究、產業開發和宣傳推廣方面的緊密合作,有效提升了刊物的學術影響和市場價值。基于資源環境領域多種刊物已具備成熟的辦會模式和優勢,LoRES平臺應進一步發揮規模集聚效應,將學科特色鮮明的系列學術會議做大做強做精,成為集群平臺可持續發展的品牌。一方面,在充分了解學科前沿和刊物發展導向的基礎上,LoRES平臺應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團隊等積極策劃特色鮮明的專業學術會議,組建學科領域既服務于科學研究也致力于期刊發展的“雙效”專家,將資源環境領域最新的學術成果凝練成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論文集或專刊專欄等進行報道,充分發揮會議服務于期刊學術質量建設和學術思想傳播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依托LoRES平臺創建資源環境領域的學術會議社區,通過會議實現科研人員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協作等。將會前信息、會議動態和視頻展示等及時進行和展示,也可鏈接至參會人員的個人學術社區,將會議的長尾效應擴散至期刊的長期發展,促使LoRES平臺成為國內外資源環境領域學術創新、思想交流與科技合作的重要平臺。
3LoRES期刊集群向外拓展的方向和思路
依據中國科學院科技期刊“十三五”發展規劃和面向“率先行動”科技期刊提升計劃的指引,LoRES平臺不僅要做實、做細、做強內部功能建設,還應積極向外部拓展并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立足本單位,面向學科群,打造特色品牌,融入國際前沿的學術交流體系中,真正實現專業化期刊集群平臺的集聚效應和價值再造。LoRES期刊集群是中科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的優勢出版單元,與本單位科技戰略情報研究、學科咨詢服務、區域發展與信息服務、知識管理技術與系統開發應用等部門的業務發展互聯互補。今后,LoRES平臺應多方爭取出版經費資助,以項目為紐帶聯合各部門共同推進刊群學術建設工作,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刊群的知識資源服務體系。LoRES期刊集群也是資源環境學科領域的核心骨干力量,與科研人員、科技管理決策者和廣大讀者作者緊密相聯。未來,應依托平臺加強優先發表和虛擬專刊欄目的策劃和推廣,對學科領域前瞻性、宏觀性和創新性的研究進展和成果進行深入、系統地報道,充分發揮期刊集群支撐學科發展的知識服務價值。融媒背景下,LoRES期刊集群不僅要重視品牌效應及其后期的塑造延伸,更要探索刊群的經營特色和盈利模式。國外科技出版集團重技術、重產品、重服務、重合作的產業鏈拓寬運營模式極大地推動了知名刊群的飛躍式發展;國內中國地理資源期刊集群服務平臺通過挖掘需求、滿足需求、創造需求來實現在線內容、科研信息、期刊廣告等多元化的產品服務;光學期刊網采用捆綁銷售、聯合征訂、組建廣告同盟等有效措施拓展了刊群新的發展方向。LoRES平臺應借鑒國內外刊群成功經驗制定長期的發展規劃,強化品牌理念和經營意識,利用自身優勢發展多層次的衍生產品,并拓展多渠道的信息延伸服務,注重網絡增值模式的運用和傳播,推動刊群向專業化、網絡化、數字化、國際化、精品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