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提高SCI論文被引用次數的方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什么是SCI論文?SCI(ScientificCitationIndex)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編輯出版的引文索引類刊物,創刊于1964年。分印刷版、光盤版和聯機板等載體。印刷版、光盤版從全球數萬種期刊中選出3300種科技期刊,涉及基礎科學的100余個領域。每年報道60余萬篇最新文獻,涉及引文900萬條。進入SCI這一刊物的論文即為SCI論文。
不同領域的文章影響因素各不相同,一篇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篇文章重要性。
如何提高sci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旋威醫學編譯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1、論文的原創性
這是的基本前提。但由于全球很多實驗室都在做科研,所以競爭非常激烈。確保論文的原創性是確保的前提,也是獲得較高引用次數的保證。如果在做重復性的工作,那么意義也就不大,被局限在一個特定的圈子內,得不到提升的空間,發表的論文意義往往也不大。做研究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藥熟悉其他同行們所做的工作(主要通過閱讀其相關論文或者參加學術會議獲取),找出不同研究尚未解決的問題,設置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決其他人解決的問題,即可極好的確保引用次數。
2、跨學科研究
雖然很困難,但并不是不可能的。當前跨學科領域的研究較為熱門,但是由于多數研究人員是專一型人才,他們具備專業素質,但是在該方面的工作幾近飽和的情況下,其進步也相對艱難。如果具備一些綜合素質(現在國內外很多研究所與實驗室已經在做了很多類似的嘗試),從事跨學科的研究,往往能開展新穎型的研究,這些研究一旦地位確保,那么高頻次引用絕對不是問題。
3、思想上的重視
很遺憾地說,當前很多研究所將SCI作為一個評價指標,所以使得大家僅對感興趣,而對其被引用次數漠不關心。在這種硬性指標的驅使下,很多原本能深入的研究被分解為若干小塊,最終在量上實現了突破,但是質上并未實現飛躍。這個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很多科研工作者的產出。我們建議廣大科研工作者重視論文的質量,暫時沒有科研基金不要緊,臥薪嘗膽發表高水平的論文。在做好傳承工作的基礎上,控制高水平質量論文的穩定產出,這樣拿到基金支持就不再成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