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確定核心期刊標準的方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期刊標準
確定核心期刊的標準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項,其一主辦機構的權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權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獻的半衰期(測定文章內容新穎性的指標,一般科技文獻半衰期較短,社科文獻則較長)。簡單地說,核心期刊是學術界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對于期刊質量進行跟蹤評價,并以情報學理論為基礎,將期刊進行分類定級,把最為重要的一級稱之為核心期刊。
1、在國際科學界,如何正確評價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已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而被SCI、SSCI收錄的科技論文的多寡則被看作衡量一個國家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科技實力和科技論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價指標。
2.SCI即《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簡稱ISI)創建、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該數據庫通過其嚴格的選刊標準和評估程序來精心挑選有代表性的權威的科技期刊作為數據源,聲稱這些數據源包括了世界上90%以上的重要的科技文獻,所以被它收錄的論文具有較高的質量,代表了當時有關領域的先進水平。包括了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種,使得SCI收錄的文獻能夠全面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SCI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不但收錄文獻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以及出版信息等,而且還收錄每篇論文引用文獻的信息,建立了引文索引。不僅可以從文獻引證的角度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還可以迅速方便地組建研究課題的參考文獻網絡。SCI創刊于1961年。經過40年的發展完善,已從開始時單一的印刷型發展成為功能強大的電子化、集成化、網絡化的大型多學科、綜合性檢索系統。所以SCI不僅作為一部文獻檢索工具使用,而且成為科研評價和的一種依據。科研機構被SCI收錄的論文總量,反映整個機構的科研、尤其是基礎研究的水平;個人的論文被SCI收錄的數量及被引用次數,反映他的研究能力與學術水平。
3.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是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錄1809種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內容覆蓋包括人類學、法律、經濟、歷史、地理、心理學等55個領域。收錄文獻類型包括: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討論,社論,人物自傳,書信等。選擇收錄(SelectivelyCovered)期刊為1300多種。
二、SCI-E與SCI的區別
(1)SCI-E是SCI的擴展版,SCI收錄期刊3600多種,SCI-E收錄期刊6000多種,被SCI收錄的期刊應該都被SCI-E收,但反之卻不成立。
(2)通常情況下,SCI收錄的期刊檔次更高一些,但有時候也會發現SCIE收錄期刊的影響因子可能比SCI還高,可能跟學科不同有關系。
(3)SCI是核心刊,全刊文章都被SCI收錄;SCI-E是擴展版的期刊,并非所有文章被SCI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