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與編輯處理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科學技術名詞是學術交流的奠基石,能夠有效地促進科學知識的廣泛傳播,推動科技研究成果的發展與應用,為科學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有助于科學技術文獻資料的存儲與檢索。然而在現階段的科學技術期刊與書稿中,仍然普遍存在科學技術名詞不規范、缺乏標準化的現象,許多科學技術文獻作者在進行學術研究過程中更加喜歡使用科學技術名詞的簡稱、縮寫以及日常習慣用語,同時出版編輯也缺乏對科學技術名詞進行標準統一化的意識,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科學知識的交流與應用。因此,文章從目前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編輯處理應用科學技術名詞的相關策略,以期能夠促進科學技術標準化的穩定長期發展。作為科學技術概念的文化載體以及科學技術信息交流的橋梁,科學技術名詞的標準化統一對新興科學技術概念的導入,新興理論的拓展以及科學技術信息的出版與推廣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導致新興的科學技術名詞不斷涌現,信息的廣泛傳播造就了科學技術名詞的使用五花八門,外來語、簡稱、縮寫、學名以及習慣用語等等不規范的使用方式對科學技術信息教育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科學技術名詞缺乏標準化統一不利于科技研究成果的發展與應用。因此,本篇文章首先分析了現階段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編輯在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中的處理策略,以期能夠給相關機構或者類似研究起一定的借鑒作用,為科學技術的標準化統一添磚加瓦。
一、現階段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存在的問題
(一)編輯過程中習慣使用簡稱
科學技術出版文獻是科學技術信息傳播與交流的載體,需要在編輯過程中統一科學技術名詞標準,便于科技出版物的讀者能夠有效準確理解。然而在實際的編輯過程中,作者為了寫作思維的連貫性以及提升文獻編輯的效率,偏愛于使用科學技術名詞的簡稱,習慣于把標準化的科學名詞首尾結合形成不規范的簡稱。或者是對定義比較長的科學技術名詞取頭部或者尾部一個單獨的名詞進行單獨定義進而簡化原本的科技名詞,例如:針對“筆記本計算機”,作者經常習慣于簡稱為“筆記本”,這樣并不能準確地表述其所需要表達的科學技術概念,也容易讓讀者產生歧義,理解為“用于書寫記錄的本子”。此外,使用簡稱還容易與其他領域的科學技術名詞產生重疊,給讀者的有效理解帶來一定的困擾。
(二)對應英文字母縮寫的使用過度
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信息的多樣化傳播打破了時間以及空間的壁壘,國際間的學術交流促進了以英文為核心的科學技術名詞大量地在科學技術文獻中不斷涌現。英文縮寫名詞的便利深受廣大科學技術作者的偏愛,造成了編輯在科學技術文獻中對英文字母縮寫的過度使用。雖然英文縮寫科學技術名詞能夠促進科技文獻有效地與國際接軌,但是其對科學技術概念的描述遠不及中文詞匯精準。早在2010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就了需要加強英文學術名詞使用規范的說明,禁止在文獻中隨意夾雜英文單詞以及字母的縮寫,對于文獻中出現國外的人名以及地名需要按照標準化的翻譯進行有機統一,然而科學技術文獻編輯人員仍然在廣泛適用英文字母縮寫表述科學技術名詞。這加深了英文水平不高的科學技術文獻讀者的閱讀障礙,并且許多同一英文縮寫在不同的學術領域會表達完全不同的含義,影響了讀者的深入理解。
(三)文獻編輯中容易產生習慣用語
對于科學技術學術研究而言,在固定的交流環境中容易產生僅適用于針對于某個研究對象的習慣用語。例如將放射性核素發生器習慣地稱為“母牛”,將呃逆習慣地稱為“打嗝”,將方位圈習慣地稱為“羅經花”,將多孔動物習慣地稱為“海綿動物”,將施工步道習慣稱為“貓道”,將受激輻射光頻放大器習慣地稱為“激光”等等。在編輯與作者進行溝通的過程中,作者表示由于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這么稱呼,所以難以發現其是否標準化。科學技術名詞是科技概念的文化載體,需要科學技術文獻作者在寫作中盡可能的使用標準化的名詞概念,減少對習慣用語地使用與衍生。由于科技文獻出版編輯可能缺乏有效的專業知識,容易產生對科學技術名詞使用的混淆,不利于出版文獻的廣泛傳播。
(四)對于新興科學技術名詞缺乏標準化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導致新興的科學技術名詞不斷涌現,信息的廣泛傳播造就了科學技術名詞使用得五花八門。在科學技術研究人員突破了現有研究需要對一個新興概念進行命名時,一般是采用復合法、縮略法以及比喻法來構建一個新興的科學技術名詞。然而由于不同領域的學者在文字水平上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導致所產生的新興科學技術名詞難以每個詞都能夠得到廣大學術界的認可與使用。在經過時間的沉淀以后,可能有一些科學技術名詞湮滅在了時間的長河當中,也有一些發展成熟得以留存,但是缺乏統一的標準對這些科學技術名詞進行規范,進而難以有效地在科學技術領域進行廣泛傳播發展。
二、強化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的編輯處理策略
(一)加強對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的重視程度
科學技術文獻編輯人員需要深刻地認識到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對于科技知識傳播與應用的重要性,加強對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的重視程度。在實際的科技文獻編輯中,能夠有效地將文獻中的不規范名詞準確找出并加以校對。科學技術名詞具有專一性與準確性,所以科學技術名詞的精準應用能夠推動科技信息的廣泛傳播。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的建立是一個龐大并且煩瑣的過程,需要研究名詞構建的學者不斷地推出符合時展的標準化體系,同時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準確教授,以及科學技術學者在使用過程中正確使用。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編輯需要時刻關注科學技術的發展動向,準確理解新興科學技術名詞所需要表述的概念以及含義,在科學技術文獻校對中精準理解科學技術名詞對科學技術概念的表達,保障科學技術成果的準確傳播。
(二)加強對科學技術名詞的積累
作為科學技術文獻出版傳播的最后把關人員,出版編輯由于所學專業以及文化差異的影響,對于科學技術名詞的掌握以及理解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難以完全杜絕不規范的科學技術名詞在科技文獻中的使用。尤其是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興名詞五花八門,因此需要編輯人員加強對科學技術名詞的積累,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科學技術出版機構也需要備齊科學技術名詞常用的國家標準,不同領域之間的行業標準,以及與科學技術出版編輯相關的標準化文件,以便編輯人員能夠實時地查閱與校對。
(三)對新興的科學技術名詞實現標準化管理
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離不開對于新興科技名詞的標準化管理,統一的標準能夠有效地避免新興科學技術名詞出現一詞多義或者一義多詞的情況發生。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促使著新興名詞的百花齊放,科學技術研究人員以及科學技術文獻出版機構需要在全國名詞委員會的指導下對新興名詞進行快速的審定以及,并且提高新興科學技術名詞的應用范圍,提升其影響力。此外,在新名詞的編訂過程中需要遵循便于書寫、記憶以及交流的基本原則,構建完善的標準化管理體系,促進科學技術名詞的長期穩定發展。
三、結語
總體而言,科學技術名詞是科學技術概念的文化載體以及科學技術信息交流的橋梁,其標準化統一發展能夠有效地促進科學技術的國際化交流,拓寬科學技術信息交流渠道,為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在現階段的科學技術文獻使用的過程中,編輯過程中習慣使用簡稱,對應英文字母縮寫的使用過度,文獻編輯中容易產生習慣用語,對于新興科學技術名詞缺乏標準化等現狀都制約著科技名詞的標準化統一管理。因此需要編輯人員加強對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的重視程度,加強對科學技術名詞的積累,并且實現對新興的科學技術名詞實現標準化管理,才能更好地促進科學技術名詞標準化,實現科學技術信息交流的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