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更多高水平期刊涌現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科技期刊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科技期刊傳承人類文明,薈萃科學發現,引領科技發展,是一個國家贏得科技話語權的重要工具,直接體現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沒有一流科技期刊的支撐,科技創新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這個角度看,科技期刊辦得好不好對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
辦不出我們自己的頂級期刊,是我國學術界多年的隱痛。我國科技期刊數量雖然已有5000多種,但多數期刊辦刊方式較為傳統,傳播服務意識不足,能力薄弱,在全球學術出版體系中仍處于價值鏈的低端。總體而言,我國科技期刊遠落后于科學技術發展水平,與國際先進期刊差距較大,也與我國科學研究發展水平不匹配。
如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推動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務之急。2019年,中國科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并推出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在該計劃推動下,部分優秀科技期刊影響力大幅提升,領軍期刊頭部效應初步顯現,期刊集群化、數字化建設也穩步推進,我國科技期刊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面貌。這些成績來之不易,充分證明了黨中央決策的高瞻遠矚,為構筑學術高地增添了新的動力,進一步筑牢了科技界自信自強之基。
看到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意識到,整體上看,國內科技期刊仍處于起步階段,高影響力期刊數目少。中國作者所發的SCI論文里,只有不到8%的論文投到了編輯部在中國內地的期刊上,大多數在國外期刊或平臺上。尤其是,偶有發生的“雷人論文”、、買賣版面、虛假引用等事件仍反映出我國部分科技期刊管理亂、水平低、學術追求讓位商業套路的事實。4建設科技強國需要更多高水平期刊涌現,科技出版平臺應該成為我國戰略性科技力量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形勢不等人,當前我國學術產出越來越多,國際出版界的商業模式和銷售模式也面臨著重大變化,我們不能滿足于現有水平和目標,應拿出“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精神,爭取在2050年達到世界期刊強國水平。
辦一本獲得世界認可的一流期刊很難,除了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這一“指揮棒”,還要有正確的辦刊理念、高水平的編輯和運營隊伍等等,往往需要數十年的時間積累。正因艱難,我們為科技期刊領域“優等生”們的成績而驕傲,同時也更希望在期刊主管部門、出版人員、學術共同體、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更多期刊能奮起直追,以一流期刊為目標,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