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科技期刊編輯的獨立性,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保持編輯的獨立性一直是國際同行在辦刊中遵循的基本準則[1]。狹義的編輯獨立性可以理解為:編輯對期刊的編輯內容擁有全部的權利,有權決定“出版什么,不出版什么;發表時,優先發表什么”[2]。廣義的編輯獨立性還包括:不同類型編輯職責應限定清晰,以便高效、獨立完成不同任務;編輯要有能力獨立約組優質稿件、獨立開展課題研究;編輯的學術素養要能夠支撐其自主性等。現有的文獻主要圍繞狹義的編輯獨立性進行論述[1-4],本研究從編輯獨立性的表現、制約編輯獨立性的因素等方面展開討論,重點探討廣義的編輯獨立性,并提出促進編輯獨立性的相關建議。
1編輯獨立性的表現
1.1獨立判斷學術內容
編輯的獨立性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體現在能夠獨立判斷學術內容。美國的《科學》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著名的綜合科學雜志,源于其編輯的獨立性,《科學》的編輯必須具有博士學位,來稿由具有本專業背景的博士來編輯[5]。《自然》主編也曾說,《自然》遵循編輯方針獨立的原則,即應當發表什么內容由編輯部判斷[6]。最近有學者質疑《自然》編輯的學術背景,理由是雖然他們都具有博士學位,但是一位編輯的h指數只有3,甚至還有編輯一篇學術論文都沒有發表過[7]。其實一些學者是博士畢業后直接從事編輯工作,他們的研究生涯可能不長,但其學術功底深厚,能對相關學科領域的稿件科學性作出專業判斷。也就是說,編輯的獨立性不是一定要讓編輯獨立完成所有稿件的評審,但對稿件最終錄用與否要有自己的判斷。如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出版條例規定:編輯需對不同的評審觀點作出綜合判斷,根據評審專家的建議判斷稿件能否錄用,最終決定權歸屬于編輯[3-4]。目前,國內科技期刊編輯部主要還是依據同行評議及編委會意見來判斷稿件質量,鮮見由編輯獨立決定稿件取舍。據統計,江蘇省科技期刊的編輯人員中學歷為本科及以上者占比86.1%[8],在目前學科發展日新月異的大環境下,這樣的學歷還不足以滿足編輯獨立審稿的需要,甚至當收到一篇來稿時,編輯都不能作出是進一步評審還是拒稿的決定,造成了送審量過大或者沒有具體意見直接退稿的現狀;在作者對同行評審的意見提出異議時,編輯也無法獨立作出判斷以給作者一個公正、有建設性的評審意見。編輯如若擁有深厚的專業背景和淵博的學科知識,將能夠成為審稿人和作者之間的溝通橋梁,促進學術的交流和稿件的快速評審。近年多起學術不端事件的發生,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科技期刊中確實存在編輯的獨立性不足的問題。2017年4月20日,施普林格出版集團發表聲明,其旗下期刊《TumorBiology》撤回107篇與中國研究機構有關的論文,施普林格對這次撤稿給出的原因是“同行評議造假”,但如此大量的同行評議造假,編輯居然沒有發現,說明期刊內控機制不夠完善,編輯審核把關不夠嚴格。
1.2獨立約組優質稿件
主動約組優質稿件、組織專刊是提升期刊學術質量和影響力的捷徑。目前,部分科技期刊編輯的獨立工作意識不強,主要還是依靠編委即“編委輪值制”開展約稿工作,或約請客座編輯組織專刊;理由是編輯人微言輕,也不了解學科最新進展,組不到優質稿件。請編委或客座編輯組織專欄有一個弊端,就是部分約組的稿件可能未達到期刊錄用標準,但礙于情面或迫于出版時間仍照用不誤。事實上,編輯的獨立性完全可以支撐編輯獨立約組優質稿件。編輯可以關注同領域的優秀期刊的發文內容,利用各大檢索數據庫跟蹤學科熱點及相關專家,主動策劃選題,圈定約稿目標專家名單,鍛煉自己和專家對話的能力,提升編輯在約稿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并發揮其指導作用,親力親為約組稿件,更利于把控稿件的學術質量,縮短稿件約組周期。
1.3獨立完成不同任務
編輯長期被稱做“雜家”,只看到了編輯具有多面手的功能,而忽視了其更為重要的方面,即由編輯勞動性質所決定的編輯工作的獨立性。國外大多數期刊由專業出版社負責,各項工作由專人負責,分工明確,每個職位的工作相對專一、細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專業化程度。而我們某些編輯部因分工不明確,編輯互相之間依賴性很強,總覺得任務不可能由自己獨立完成,坐等其他人接手或協助,導致出了問題,互相推諉,找不到責任人。很多編輯認為稿件的取舍最終依賴于審稿專家復審和主編的終審,不重視編輯自己的初審工作,事實上,編輯初審是三級審稿制度的第1個環節,編輯應從論文的內容、學術價值、研究意義等方面進行甄別[9],這種獨立性是目前我們大部分科技期刊編輯最欠缺的。部分編輯部的網站維護、新媒體推廣甚至校對工作都進行外包,實際上,如設專人負責,完全可由編輯獨立完成。
1.4獨立開展課題研究
編輯要有獨立開展課題研究的能力,不管是學科課題還是編輯課題。多項研究表明,編輯開展課題研究和期刊發展相輔相成。很多高校的編輯屬于其他專業技術崗即教輔人員,在待遇上低于教師系列,職稱晉升也路途險阻,導致很多編輯妄自菲薄。實際上,現在大部分編輯的學科背景完全可以支撐他們開展課題研究。如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學科項目,可以幫助編輯跟蹤學科進展,調整組稿方向,提升期刊的內容質量;如申請編輯學及社科類的項目,開展文獻計量學和評價研究對期刊的發展也大有裨益。譬如,本文的通信作者結合編輯學和科技評價工作積極申請各類項目,包括“中國科協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業務研究擇優支持項目”“中央高校基本業務費”“江蘇省金陵科技著作出版基金”“江蘇省社科基金”和“雙一流建設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等,研究結果為期刊的發展和學校雙一流建設提供科學依據;還獲得“江蘇省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項目”資助,赴新加坡參加國際管理與技術編輯學會(ISMTE)“2018年亞太論壇”并作有關中國科技期刊微信推廣的交流。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編輯的自我成就感會極大增強。
2制約編輯獨立性的因素
2.1不同類型編輯職責限定不清
國內編輯分工不明確,幾乎所有編輯一專多能[10-11],工作內容包羅萬象,從處理審稿系統到編輯校對再到網站維護、新媒體推送,從開具版面費發票、做好發行到組織會議,樣樣都要會。這使他們無法將有限精力聚焦于稿件質量,從而削弱了期刊的核心競爭力。放眼國際,歐美科技期刊編輯在職責分工上大都很明確,包括主編、高級編輯、初級編輯等在內的科學家團隊構成科學編輯或稱為學術編輯;而包括編輯運營助理、助理編輯、出版編輯、管理編輯、助理出版編輯、實習編輯、策劃編輯、版面編輯等在內的專業崗位構成版面、文字編校、出版發行、行政管理等專業團隊,彼此之間分工明確,且都有各自的專業成長和進步空間。這種模式有利于編輯更好地實現獨立性,促使整個編輯出版流程有條不紊、科學有序。
2.2科學編輯的選拔和培養重視不夠
編輯的自主性是建立在充分相信編輯的職業水準和職業道德基礎上的,并不是說編輯可以任性地發表稿件。在一個期刊會議上,一位報告人說,大學老師若上不好課,校領導就跟他說,你轉崗去學報編輯部吧。還有些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引進人才的時候需要解決家屬工作,也不管家屬們的學歷背景,也將她們安排到編輯部,似乎期刊編輯部就是一個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部門。這樣的用人標準無法支撐編輯的獨立性。事實上,要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要有最好的機制,也要用最好的人才[12]。建議各單位嚴把科學編輯的選拔關,對畢業單位、學歷和專業水平的要求越清晰越好,而且也要注重對科學編輯的培訓,支持他們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和編輯水平。
2.3“人情稿”屢禁不止
在我國,任何一個正式刊物都必須要有主管、主辦單位,期刊都是“單位”的期刊;很多期刊還擁有龐大的編委會,編輯要處理上級領導、編委還有通過各種關系打招呼的稿件,甚至還有廣告單位介紹的稿件。在這種環境下,編輯很難堅持其獨立性。如若退稿,得罪人;如若錄用,損害期刊。“人情稿”大大限制了編輯決策的獨立性,而期刊的版面有限,“人情稿”的泛濫導致了優秀稿件的推遲發表甚至退稿,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
3促進編輯獨立性的建議
3.1不同類型編輯職責限定清晰
與國外出版社分工明確、專人負責不同的是,國內很多編輯部單打獨斗,整合能力不強。國內從開始認知的“學者是專才,編輯是通才”到后來提出的“編輯學者化”,再到近年強調的“編輯職業化”[13],各種說法層出不窮。但“編輯職業化”一直沒落到實處,很多高校的多種期刊分散在各個學院,即使已成立期刊社的高校,各期刊之間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發行和財務部門,每個編輯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即使一個刊僅有一兩名編輯,也須擔任多面手的角色。建議國內各高校整合期刊資源,發揮期刊社的統一管理功能,科學設置崗位,不同類型編輯職責限定清楚,讓專業人做專業事。
3.2提高科學編輯的入職門檻
在明確了不同類型編輯的職責之后,科學編輯的選定顯得非常重要。如果科學編輯的學科背景和知識儲備不足以支撐他獨立判斷稿件,只會造成稿件的誤判,從而違背了編輯自主性的初心。職業道德也非常重要,科學編輯應該在保證科學誠信的前提下獨立處理稿件,不能囿于各種關系的制約,明知文章存在學術不端或達不到刊發要求,還堅持刊用;或者明知文章達到刊發標準,但由于利益沖突或其他行政命令,而強制退稿。實踐表明,編輯在審稿環節越專業,與作者的溝通交流越充分,越有助于期刊品牌的樹立以及與作者和諧關系的構建[14]。國際出版社還經常聘請科學家擔任科學編輯,如英國皇家化學會要求科學編輯能夠為期刊提供嚴格的學術初篩,通過與專業編輯的密切合作,確保所發表研究成果的新穎性。編輯在編刊的同時有自己的見解、認識、心得和學術威望,這才能得到科研人員的認可和尊重,從而獲得職業成就感。
3.3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
《自然》總編輯斯基普認為[15],一本成功的雜志必須是獨立的,“在做決策時必須公正,必須為期刊制定清晰嚴格的原則政策”。編輯部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很重要,國內理想的科技期刊編輯部是主任統籌安排各項任務,不同崗位的編輯專注做好本職工作;編輯部有“傳幫帶”的傳統,促進青年編輯盡快成長為業務骨干乃至領軍人才,使真正的“千里馬”有更好的成長環境[16];編輯能夠立足于指導地位,不隨波逐流;編輯部要制定明確的錄用和退稿標準,錄用稿件和退稿均有理有據,按規章辦事,做到對待所有稿件一視同仁[17]。
4結束語
堅持科技期刊編輯獨立性是培養高水平辦刊人才的基礎,打造高水平專業辦刊人才是推動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培育的前提。編輯部應該在保證科學誠信的前提下,相互支持、相互監督,充分發揮編輯獨立性,營造風清氣正、簡單和諧、民主平等的工作氛圍,以促進科技期刊編輯的成長和科技期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