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科研院所主辦期刊影響因子提高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影響因子是一個相對統計值,是期刊引證報告中的一項重要數據,一般影響因子越大,期刊的學術影響力越大[1]。我國是期刊大國,目前有期刊9000多種,科技期刊6000多種,數量上僅次于美國,這些期刊主要由雜志社、高校、科研院所、學會等主辦[2]。那么如何從眾多科技期刊中脫穎而出,成為出類拔萃的優秀期刊是值得每個科技期刊認真思考的問題。現以長江水產研究所主辦期刊《淡水漁業》為例,結合刊物影響因子現狀分析原因、查找問題,從辦刊者角度出發,探討提高自身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方式方法,為刊物未來的發展提出指導建議,也給其他同類刊物以借鑒。
1方法
本文以中國知網數據庫為平臺,以《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為依據,統計了2013-2017年《淡水漁業》的期刊計量指標、復合影響因子、學科排名、年發文量、年度平均時滯的變化情況,并針對數據進行了整理和原因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期刊計量指標
期刊引用計量指標和來源期刊計量指標進行評價科技期刊質量和學術水平[3]。可被引文獻量反映了能被學術創新文獻引證的一次發表文獻。復合總被引、他引總引比顯示了期刊論文被其他更多期刊引用的情況,反映了期刊被讀者使用的程度。基金論文比也是期刊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刊物報道和關注的重大課題多,對影響因子的提升將產生積極影響。從2013~2017年統計數據看(表1),《淡水漁業》在每期頁碼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可被引文獻量從2014年開始呈每年遞減趨勢,相鄰年份發文量最大差達到10篇。復合總被引在2015年和2017年出現了明顯的回落,表明刊物被引情況不穩定,呈波動變化。而他引總引比和基金論文比幾年間比較穩定,沒有明顯變化。這些計量指標表明5年間刊物不僅沒有任何進步和發展,甚至有些指標還有退步。
2.2期刊影響因子變化情況
影響因子主要反映科技期刊近期影響力的狀況,期刊影響因子越大,其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表2數據顯示,2013~2017年《淡水漁業》影響因子呈波動變化,但整體呈下降趨勢。從影響因子學科排名看,排名從2013年的第9名跌至2016年的12名,2017年排名又稍有回升,整體基本一直處于學科中間水平。出版時滯較短的刊物更容易獲得較高的影響因子。表2顯示,2013~2017年《淡水漁業》年度出版時滯變化范圍為198~300天,時滯均超過半年,2016年平均時滯接近一年。
3影響因子下降原因分析
期刊影響因子下降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學科因素、論文質量、被引用方式、出版周期和時滯等。現結合刊物實際,具體分析如下:
3.1體制原因
《淡水漁業》是由長江水產研究所主辦的期刊,與大多數科研院所主辦的科技期刊一樣,編輯部在主辦單位中不是一線技術和研究部門,很不受重視。編輯部現有規模比較小,僅4人,辦刊經費主要靠單位補貼,辦刊人沒有任何自主權,對所屬單位依賴性強,因此長久在這種辦刊體制下,期刊編輯人員形成了安于現狀的意識形態,從而導致競爭意識缺乏,也沒有把期刊做大做強的意識。
3.2學科因素
期刊的影響因子與期刊所屬的科學領域和涉及學科有著密切關系[4]。近幾年,學科因素已成為影響《淡水漁業》影響因子的主要因素之一。具體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淡水漁業》是主要刊登淡水養殖方面科研成果的專業性期刊,由于行業局限性、專業性強、受眾面窄、系統內部相關專業科技期刊內容重復交叉,使得稿源分散等[5],這就造成了水產學術期刊同質化嚴重,存在優質稿件的競爭問題。另一方面,現階段國家將大量的科研經費轉向海水養殖、營養、生態環境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帶來從事海洋漁業研究人員數量增多,隨之而來與之相關成果也會相應增多。因此,作為展示海洋漁業科研成果的重要刊物,如《南方水產科學》、《上海海洋大學學報》,它們優質稿源的選擇范圍會更廣,所登文章在選題創新性、影響力方面必定占有更大優勢。這勢必給《淡水漁業》刊物稿件質量和影響力方面帶來一定的影響。
3.3論文質量
學術期刊質量最為核心的是學術質量和編輯質量,期刊作為科學論文的載體,科學論文的質量決定了期刊的學術水平[6]。影響因子和論文質量互為因果關系。學術論文質量提高了,才能提高學術期刊的質量,期刊相應地才能獲得較高的影響因子。高質量的文章是期刊高被引頻次的基礎,而高被引頻次是計算影響因子時起決定作用的一個量。要擁有高質量的稿源,必須對稿件嚴格把關。《淡水漁業》在這方面存在兩個比較明顯的不足:(1)初審審核質量的不確定性:編輯部總共4人,其中主任1人,編輯3人,根據編輯部現有人員分工安排,《淡水漁業》文章初審由編輯部主任負責,但因編輯部主任專業是圖書情報,且未從事過科研一線的工作,難免對各領域的研究前沿、研究熱點把控不準確,影響初審審核質量,造成優質稿源無形流失。(2)關系稿處理不夠“狠”:自《淡水漁業》進入CSCD庫,本單位科研人員和與其相關項目合作者等形形色色不同關系的來稿大量涌入編輯部,多數稿件質量并不高,但編輯部礙于情面,并未嚴厲拒絕,依然讓其正常發表,經統計,最終這類稿件被引頻次很低,甚至零引用。因此,要提高刊物的影響因子,最重要的就是把控好文章的質量,提高文章的被引頻次。
3.4出版時滯
《淡水漁業》出版時滯過長,主要與編輯部內部的現有工作流程有很大關系。編輯出版的每個環節環環相扣,一個環節時間設置上有拖延,將嚴重影響該篇文章的正常輸出,而《淡水漁業》最難把控好時間的是在送外審環節和退作者修改環節。在審稿環節中主要存在的問題為審稿人主觀延誤審稿,或當審稿意見沒有較大參考價值或兩位審稿人對同一篇文章審稿意見相差較大,編輯部必須更換審稿人或增加審稿人,導致審稿計劃延誤,影響稿件的處理程序。退作者修改環節主要存在的問題是作者不能準確領會編輯的退修意見,同一問題反復多次才能修改到位,或不能按時間節點準時返回修回稿。因此,要縮短出版時滯,必須在這兩方面進行改進。
4提升策略
通過對《淡水漁業》影響因子下降的原因分析,刊物結合實際考慮以下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其影響力。
4.1提高論文質量
(1)嚴把初審關。要提高《淡水漁業》論文質量,最重要從第一步初審開始,把源頭控制好。《淡水漁業》所屬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系統內共有8所1中心,現院系統內各科室主任,均為中青年,既精力充沛,又有深厚的專業背景和靈敏的專業嗅覺,期刊編輯部根據學科方向聘請學科主任參與文章初審,大大提高期刊文章初審質量。(2)控制好關系稿。關系稿、人情稿是每個編輯部都面臨的老大難問題,要處理好這個問題,每個編輯部必須要有自己的底線和標準。編輯部對本單位各學科組所投稿件,要求通訊作者審核簽名后方能進入審稿流程。對于本單位同事推薦的稿件,要求推薦人提供推薦理由紙質版材料,再根據流程處理。次年統計前兩年在本刊發表的本單位稿件和推薦稿件的被引頻次,若頻次為0,將相關結果告知作者,并將其列入本刊黑名單,該作者和相關研究團隊再次來稿時,編輯部將重點關注。
4.2提高編輯質量
現刊物的編輯隊伍主要包括專職編輯和臨聘編輯,臨聘編輯主要是1名英文編輯、1名終校質量把控編輯、若干名學科編輯,雖然人員設置合理,分工明確。但在實際編輯過程中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通過調查發現,主要還是工作積極性不夠,投入本職工作的精力有限。加強內部隊伍建設在職稱評定和生活方面給予相對多的機會和途徑。《淡水漁業》印前工作的整個流程都是在采編平臺上完成,每個環節上的時間耽擱都會影響進度,因此在工作中我們對工作要求重新規范,細化每步的時間節點,初審,外審,復審各多少時間,作者返回修回稿必須在多長時間內完成,嚴格按時間標準執行,提高編輯效率。
4.3提高期刊顯示度
隨著新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期刊開始重視網絡及信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2017年《淡水漁業》搭建了淡水漁業微信平臺,僅設置投稿須知、期刊介紹、過刊瀏覽等基礎功能,互動和服務功能不夠,因此粉絲關注僅20人,對刊物知名度和影響力沒有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現階段在與傳統的數據平臺合作的基礎上,《淡水漁業》應對所擁有的原始數字資源進行二次加工,增加多樣化的展示形式和知識服務,最大限度的擴大期刊的傳播范圍,提高知識的應用服務能力。科研院所主辦的科技期刊雖然存在體制問題、學科同質化競爭等問題,但作為期刊編輯本身,我們仍然應該具備強烈的責任感,付出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到期刊的建設中,只有這樣,我們的期刊才會越來越好。影響因子關系著科技期刊的發展,影響其大小的最根本的因素是稿件質量,要提高期刊影響因子,應該從根本入手,提高編輯素養,把控和爭取優質稿源,獲得高的影響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