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學期刊編輯具備的素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醫學期刊作為一種重要的信息載體,承載著多方面知識,在傳播醫學信息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多數醫務人員通過下載相關的和最新的文獻獲取本專業先進的前沿知識和學科動態,所以,對醫學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編輯作為醫學期刊的重要工作者,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編輯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順應期刊的發展。本文就編輯應具備的素養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具備扎實的醫學專業知識
醫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且不斷發展、更新較快的學科,雖然一般醫學期刊都有自己的審稿專家,但收到的文章較多,很難做到每篇文章都直接讓專家審稿,所以收到稿件后經常先由編輯初審,初審通過后的文章再由專家審。這就需要編輯利用自己已學的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對文章的科學性、創新性等方面提出合理性的意見,并且針對有些專業領域的知識還需與專家溝通交流。因此,只有全面系統地了解醫學專業知識,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和邏輯思維方式,才能對所接收的稿件提出合理的建議。如果編輯沒有專業的醫學知識,便無法提出合理的審稿意見,也很難篩選到高質量的文章。所以,作為一名醫學期刊編輯,應不斷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常用的專業術語、醫學的最新成果和發展動態,另外要熟悉科學的研究方法和設計原則,能夠科學地鑒定文章的學術價值,才能做好編輯工作。
二、掌握常用的統計學方法
醫學統計學在醫學科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正確運用統計學方法對一篇文章的學術價值意義重大。目前,臨床醫生在寫文章時經常會出現一些統計學錯誤。第一,實驗方法選擇不正確。正確的實驗設計是保障數據準確的前提,對臨床研究進行分組時,要注意患者之間具有可比性,用以判斷實驗的科學性。第二,統計學方法選擇不當。如定量資料偏離正態分布,仍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t檢驗的濫用;定性資料盲目使用t檢驗等等。有些本來是陽性的結果,若選擇統計學方法錯誤,統計學工具使用不當,會造成結果呈陰性,得出錯誤的結論。第三,統計表格不規范。1個表格中包括很多不同內容,顯得雜亂無章;表中數據含義不清等等。第四,語言描述不準確。如有無統計學意義的表達,統計學方法的正確表達,對實驗結果的理解是否正確也影響語言的表達等等。所以,醫學編輯應加強對醫學統計學的學習或參加一些培訓班,掌握常用的統計學方法,對于不能把握的內容,請教相關專家進行指導,保障文章結果的準確性。另外,編輯是醫學期刊的第一讀者,對提高醫學期刊質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編輯的統計學水平較高,在初審文章時,能及時有效地發現其中的統計學錯誤,使編造數據者無可乘之機。
三、掌握編輯出版規范
編輯在工作中要掌握醫學期刊出版規范,常見的幾個方面如下。第一,在醫學編輯加工過程中,要掌握常用的規范化的科技名詞術語。有一些作者雖然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但往往把一些專有名詞寫錯,如將“黏膜”寫成“粘膜”,“禁忌證”寫成“禁忌癥”,“綜合征”寫成“綜合證”,“心肌梗死”寫成“心肌梗塞”,“阿司匹林”寫成“阿斯匹林”等等,這些錯誤往往被作者忽視,但作為醫學編輯,應掌握這些常用的規范用語,加工時仔細核對,保證準確無誤。第二,要規范文中的數字和單位,作者寫稿件一般使用計算機word軟件,有些因擊鍵錯誤可能使一些單位錯寫,如常用的體檢指標mmol/L、μmol/L、pmol/L等,編輯在加工過程中應該熟悉這些指標的常用單位,避免這些低級錯誤出現在期刊中。另外,還有一些單位不能縮寫,如“15%~25%”不能寫成“15~25%”,“(55.2±5.6)kg”不能寫成“55.2±5.6kg”,這些問題作者往往不注意,但編輯應該有一雙火眼金睛,發現這些不當之處。第三,對圖表進行加工。醫學中的一些數據,作者常使用圖表進行描述,使結果更加清晰明了,但要注意使用規范的三線表。第四,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要規范,標點符號應用要正確。英文期刊名稱常用縮寫形式,如將“Bio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寫成BiochemEngJ,“CriticalCareMedicine”寫成“CritCareMed”,“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chemistry”寫成“IntJBio-chem”等等。第五,校對時要注意排版各式,不能背題、單字成行,大于號、小于號、等號不能放于句首,數字和單位不能分割兩行等等。
四、具有較強的編輯加工能力
文字加工是編輯的重要工作,日常工作中,對文字進行整理加工占據了大量時間。編輯應具有較高的文字寫作水平,在加工過程中,不但要忠實于原文,還要對文章的內容和文字全面負責,規范語言表達,使語句通順,標點符號正確,層次清晰,邏輯嚴謹,提高文章的科學性和可讀性。[8]因此,編輯要不斷學習漢語語法規范、科技論文寫作方法,了解語言的規范化標準,同時也要學習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免語言表達產生歧義。另外,要對醫學中疾病名稱、藥物名稱等醫學名詞的不規范用法和醫學文章中常見的錯別字認真鑒別,還要掌握有關的醫學專業術語、一些符號的正斜體、上下標以及字體等。醫學編輯要認真推敲每篇文章,使其達到標準化、規范化的發表水平,才能提高期刊質量。
五、提高運用計算機網絡的水平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期刊編排模式速度慢、成本高、人力多,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因此,運用現代先進的計算機手段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本編輯部采用網上投稿系統,改變了傳統的郵箱投稿,郵編投稿后需要人工下載稿件,登記稿件信息,易出現稿件遺漏、信息錯誤等問題,采用網上投稿后,減少了不必要的瑣碎工作,可以自動編排稿號,每篇稿件處理狀態作者自己也能看到,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咨詢,大大減少了編輯的工作量。編輯除了會運用網上投稿系統外,還應具備其他計算機能力。第一,熟練使用word對稿件進行加工處理,靈活運用excel處理一些數據和表格,利用E-mail與作者交流溝通。第二,具備較強的檢索能力,能利用網絡信息學習一些醫學知識,查詢與稿件內容相關的先進專業知識,從而提高對文章的編輯加工能力。第三,熟練應用常用的SPSS統計學分析軟件,提高對稿件數據的分析能力。第四,掌握常用的Photoshop、SnagIt圖片處理軟件,使圖片符合稿件發表要求。醫學編輯只有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更好地適應期刊編輯工作。總之,醫學期刊編輯應具備扎實的醫學專業知識、掌握常用的統計學方法和編輯出版規范、具有較強的編輯加工能力和提高運用計算機網絡的水平,才能提高對稿件的初審能力和編輯加工能力,從而提高期刊質量。